广东最正宗越南菜(越南这道看家名菜)
广东最正宗越南菜(越南这道看家名菜)2018年那段时间,韩国总统文在寅两夫妇在越南的时候也跑去当地吃河粉,吃完赞不绝口,应该也是听说了越南河粉的美味来吃的,是有多美味,才能吸引韩国总统过去吃。在河内时,我住在99%都是越南人的社区里,社区里的小无名河粉店完全打趴国内的河粉名店~那地道的汤,加汤免费,要求「油一点、清淡一点」,任君选择,真的好想念那地道的美味啊!有是都有了,但口味呢?一碗河粉,从北到南,各自表述!据我的北越友人说「南方不是正统口味,太甜了」~北越的河粉比较宽、汤比较清、常配油条吃、配「醋泡大蒜」;南越的比较窄、汤比较油、常配生菜吃(这里的生菜包括豆芽菜、水芹菜、罗勒等,看店家不一定,但必有豆芽)、常加黑甜酱油膏…;但相同的是,「汤头」都很重要,传统是用牛大骨熬成,再加上鱼露、桂皮、八角、姜、草果等。从文字记录上来看…亚历山德罗(Alexandre,法国传教士)于1651年出版的拉丁语、葡萄牙语和越南语字典中并没
讲到泡菜就想到韩国,讲到「河粉」就想到越南!河粉绝对是越南饮食文化的代表,但它具体的起源地点与时间,至今仍有许多争议。(普遍认为,应发源自北部,而且在越南的「法属殖民时期」就有了)
在河内时我常吃河粉,尤其是在冷冷的天吃上一碗,通体舒畅!在越南,牛肉河粉有很多选择:熟度(全熟、半熟)、部位(牛腩、牛腱、牛胸等)和作法(红烧、干拌、炒),也有鸡肉的(但没有猪肉!)。
鸡肉河粉,据说从1939年开始才出现,因为那时在河内,周一和周五不卖牛肉,但当时没有冰箱,店家不可能先买了牛肉存起来,因此没卖牛肉时就用鸡肉取代。还有,在北越吃河粉时,人们常配着油条一起吃,这里的油条正是来自中国的「油炸桧、油炸鬼」(越南语的油条”quẩy”,中文发音与「鬼」非常相似)。
简单的一碗河粉,其实有很丰富的味道,那在历史上考证,它从何而来?
从文字记录上来看…亚历山德罗(Alexandre,法国传教士)于1651年出版的拉丁语、葡萄牙语和越南语字典中并没有「phở(河粉)」一词(这是一部用罗马拼音来标记越南语的综合字典,亚历山德罗正是”发明”现代越南语的人);到了1930年发行的字典里首次正式出现这个词,而1931年时作家阮公欢曾写到「卖河粉的路边摊生意太好了,好到要被政府收税!」…
越南维基百科说,可能是从中国广东传到越南的(广东人说「粉」,粉的发音和越南的phở相似),也可能发源自北越的南定(Nam Định),传到河内后发扬光大。关于发源自南定的说法,有的学者不认同,因为以前的越南人绝大多数是农民,而农民不吃牛(越南河粉的正宗口味是「牛肉」)!因此说河粉源于越南本土并不合理。也有人说来自法国配着面包吃的pot au feu (牛肉蔬菜锅),一开始是卖给法国人吃的,最近我读到另一种版本:
1910年有很多越南青年从军(注意,是为法国人「当兵」),主厨每天一早发令让助手准备伙食时会大喊“Feu Feu”(应该是模仿火烧发出声响时的拟声词),发这种声音的含义就是「升火啦」,这时就他们会煮牛肉汤,让士兵们配着干面包吃,但是越南士兵常常不吃,于是主厨想了一个方法好让士兵愿意吃早餐…他把青葱、洋葱和香菜等配料加在牛肉汤里,把汤头变得更符合越南人的口味,因此受到士兵的欢迎(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法国人吃了也喜欢,问主厨这是什么,主厨回答是“Feu”,对应到越南发音就是phở(河粉之意)。后来这军团里的很多越南士兵退伍后回到河内,就以路边摊的形式以卖河粉为生,同时会喊着“Feu”来叫卖,就这样慢慢地,河内街头有越来越多卖河粉的小贩。此后,在1930年中部的大叻,和1940年南部的西贡也各自开始有了第一家河粉店。
有是都有了,但口味呢?一碗河粉,从北到南,各自表述!据我的北越友人说「南方不是正统口味,太甜了」~北越的河粉比较宽、汤比较清、常配油条吃、配「醋泡大蒜」;南越的比较窄、汤比较油、常配生菜吃(这里的生菜包括豆芽菜、水芹菜、罗勒等,看店家不一定,但必有豆芽)、常加黑甜酱油膏…;但相同的是,「汤头」都很重要,传统是用牛大骨熬成,再加上鱼露、桂皮、八角、姜、草果等。
2018年那段时间,韩国总统文在寅两夫妇在越南的时候也跑去当地吃河粉,吃完赞不绝口,应该也是听说了越南河粉的美味来吃的,是有多美味,才能吸引韩国总统过去吃。在河内时,我住在99%都是越南人的社区里,社区里的小无名河粉店完全打趴国内的河粉名店~那地道的汤,加汤免费,要求「油一点、清淡一点」,任君选择,真的好想念那地道的美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