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如何说以偏概全(孔子教你怎样做官)
孔子如何说以偏概全(孔子教你怎样做官)2.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1.“学而优则仕”,(“学习优秀者,就去做官。”) 2.“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3.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当国家有道时,他(宁武子)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 其次,怎样才能当官呢?那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那句名言:
孔子虽说自己“少也贱,多能鄙事”,但是他其实一辈子也没有做过什么粗重工夫,不是做官就是做教师。十有五而志于学,二十岁刚读完书出来就找到个好岗位,当了个“委吏”——据说是粮仓管理员,不就是食皇粮的事业单位人员吗?后来生了个儿子,连鲁昭公也送鯉鱼向他致贺,儿子因而取名“鲤”。第二年,就升为公务员了,当了个“乘田”—— 可能是相当农业部管理畜牧的基层干部吧。
孔子“三十而立”后到五十五岁,二十五年来断断续续在官场上担任过各种公职,最高级别的官职是“大司寇”(相当于公安司法部长)、“摄相事”(总理鲁国事务)。所以,在《论语》里,孔子讲得比较多的就是为官之道,他经常向学生诉说自己的做官心得,确实是经验丰富,成为官场政治的专家,就让我们来看看孔子教人怎样做官吧!
首先,孔子认为出仕为官,先要看世道。政治环境好才出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政治环境不好,就走人,有时还要装疯扮傻哩。孔子在《论语》里把这个理念不餍其烦地重复了三次,却从来不会教人作一些既使是轻微的反抗。
1.“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辞退官职)把自己的主张收藏在心里。)
2.“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
3.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当国家有道时,他(宁武子)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
其次,怎样才能当官呢?那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那句名言:
1.“学而优则仕”,(“学习优秀者,就去做官。”)
2.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3.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第三、当了官,在官场上应当怎样做呢?
(一)小心事奉国君。孔子可能是长期在国君身边工作,所以在《论语》里,提到有关“事君”的语句至少有18段之多:
1. 事君,能致其身。(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
2.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3. 臣事君以忠。(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4. 事君数,斯辱矣。(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
5. 其事上也敬。(事奉君主恭敬。)
6.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弑父与君,亦不从也。(用周公之道事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宁肯辞职不干。……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也不会跟着干。)
7.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8. 事君……“勿欺也,而犯之。”(事奉君主……“不能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
9.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事奉君主,要认真办事而把领取傣禄的事放在后面。)
10. 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11.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12.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13.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的样子;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14.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起来,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一样。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15. 吉月,必朝服而朝。(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16.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同国君一道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一定要先尝一尝。)
17.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拖着大带子。)
18.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国君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去了。
(二)管好同僚下属:
1.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
2. “近者悦,远者来。”(“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4. “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不疏远他的亲属,不使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三)善待平民百姓:
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2.“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3.“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
4.“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四)处事要有宗旨:
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2.“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3.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4.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5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最后 做官必须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 由于这些论述同时有关为人之道、君子之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