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戏剧大全(香河的民间戏剧)
京郊戏剧大全(香河的民间戏剧)民国初期,唐山的“东路蹦蹦”开始在天津以“平腔梆子”挂牌演出。香河的“西路蹦蹦”艺人高良田等人为竞技争芳把“西路蹦蹦”正式改称为“平调梆子”,以崭新的艺术风貌活跃在京、津之间的农村。这种平调梆子在西路蹦蹦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哈哈腔、河北梆子等剧种的营养,既有很好的艺术效果,又富有地方特色,其音乐特点激昂高亢,跳跃性大,乡土气息又十分浓厚。其板式有慢板、快板、二六板、流水板、散板、安板等15种。平调梆子当时的代表剧目有《卖水》《双招亲》《秦家花园》《花亭会》《小王打鸟》《杨二舍化缘》《刘公案》等。民国初年在京津地区农村有影响的的平调梆子戏班有香河铁佛堂“王殿佑班”、香河延福屯“高良田班”、武清县“周墨清班”。其中较有声望的演员有会瑞德(艺名小白薯)、刘子琢、武金红、段志贵(艺名盖京东)、段贵芳(后给爱莲君配戏)、穆金凤、元志古等。民国以后,“西路蹦蹦”创始人之一的王殿佑开始在农村收徒授戏。如香河
点击“蓝色”关注
香河方志
从西路蹦蹦到
西路评剧的演变
在清朝末年,在香河农村流行着“蹦蹦”小戏。它起源于京东地区的民间地秧歌。艺人三五成群,以此卖艺乞食为生。
光绪初年,王殿佑(青衣)、侯德生(须生)、高良田(旦)等一批农民出身的蹦蹦艺人在农闲之时从艺授徒,后来又组织了有10几个演员的戏班。乐队有大弦、横笛、鼓、镲、钹、手锣、梆子等。戏班主要在县城农村庙会等节日演出,也进过北京、天津等城市茶园出演。
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香河艺人王殿佑与宝坻县艺人金叶子及蓟县艺人“人人乐”搭班,到北京东安市场唱蹦蹦。几位老艺人按新剧剧情的需要,集体改革了老蹦蹦腔,形成了“蹦蹦新腔”。赢得了北京观众的喜爱,被称做“北京蹦蹦”。为区别于唐山一带的“蹦蹦”,人们惯称这新腔蹦蹦为“西路蹦蹦”。这种由京东民间地秧歌起源的“西路蹦蹦”,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到了莲花落及河北梆子的影响,逐渐演变成对口彩唱小戏。唱腔高亢激昂,曲调富于旋律性。代表剧目有《夜宿花亭》《谷存打鸟》《孙继皋卖水》《冯奎卖妻》等。王殿佑、金叶子等人的戏班,后来被称作“西路评剧第一班”,在中国评剧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王殿佑因为唱戏不惜力,被称做“拼命王”。他带出了一批艺人,如小秃子(小包头)、小六头(小生)、朝温(彩旦)小老头(小生)、韩祥(彩旦、小花脸)、三盏灯(旦,通县人) 、李连坤(旦,通县人)、李文正(花脸,三河人)、二领头(花脸,平谷人)、范维时(青衣,京东丫髻山人)、范三(小生,丫髻山人)、曹大嘴(彩旦)、二古鲁(小包头)、刘廷忠(小包头,宝坻人)、夏三(大弦,顺义人)等。
民国以后,“西路蹦蹦”创始人之一的王殿佑开始在农村收徒授戏。如香河县的商汪甸戏班、东马家窝戏班、谭家务戏班均为王殿佑传授,授徒计60余人。
民国初期,唐山的“东路蹦蹦”开始在天津以“平腔梆子”挂牌演出。香河的“西路蹦蹦”艺人高良田等人为竞技争芳把“西路蹦蹦”正式改称为“平调梆子”,以崭新的艺术风貌活跃在京、津之间的农村。这种平调梆子在西路蹦蹦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哈哈腔、河北梆子等剧种的营养,既有很好的艺术效果,又富有地方特色,其音乐特点激昂高亢,跳跃性大,乡土气息又十分浓厚。其板式有慢板、快板、二六板、流水板、散板、安板等15种。平调梆子当时的代表剧目有《卖水》《双招亲》《秦家花园》《花亭会》《小王打鸟》《杨二舍化缘》《刘公案》等。民国初年在京津地区农村有影响的的平调梆子戏班有香河铁佛堂“王殿佑班”、香河延福屯“高良田班”、武清县“周墨清班”。其中较有声望的演员有会瑞德(艺名小白薯)、刘子琢、武金红、段志贵(艺名盖京东)、段贵芳(后给爱莲君配戏)、穆金凤、元志古等。
1958年,中国评剧院在挖掘整理传统戏曲时,将西路蹦蹦至平调梆子发展过来的剧种称为“西路评剧”。不过近年来,香河境内再未出现过专业性的西路评剧戏班戏社。现在,只有香河延福屯村的李庆余老人和高庄村的一部分老人尚能演唱西路评剧曲调。
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