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普格火把节宣传(普格唱响火把节之乡)

普格火把节宣传(普格唱响火把节之乡)黑龙潭秋色(陈修甫 摄)螺髻秋色(陈修甫 摄)普格县城的绿水青山(陈修甫 摄)普格是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民俗文化旅游火把节(钟玉成 摄)

凉山州普格县是著名的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这里有火一样的民族,火一样的热情,火一样的梦想。

时代向前,风云激荡。紧跟时代的步伐,普格县如蝶蜕变,从“昨日”走向“今天”。

眼看,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之中,这里的贫困群众告别了破旧的石板房、瓦板房、茅草房,搬进了气派的新居;眼看,宽敞的水泥路修到了乡里、村里,修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富民产业让大家脱贫致富,日子一天美过一天。

眼前,山水不变,时代的变化却已经融入到了普格县的每一块土地,唱响了“火把节之乡”的精彩乐章。

普格火把节宣传(普格唱响火把节之乡)(1)

普格县城的绿水青山(陈修甫 摄)

普格火把节宣传(普格唱响火把节之乡)(2)

普格是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

普格火把节宣传(普格唱响火把节之乡)(3)

民俗文化旅游火把节(钟玉成 摄)

普格火把节宣传(普格唱响火把节之乡)(4)

螺髻秋色(陈修甫 摄)

普格火把节宣传(普格唱响火把节之乡)(5)

黑龙潭秋色(陈修甫 摄)

住上好房子 过上好日子 老百姓的“春天”来了

“你看,现在我们住的房子和之前那是大大的不一样了。”走进普格县孟甘乡古里村集中安置点,白墙灰瓦的新式民居已经建设完成,不少村民已经从山上的老房子搬到了这里的新居,家家户户都是独栋的小洋楼、小院子,很是惬意。

孟甘乡古里村党支部书记吉克俄子说,现在安置点的54户村民已经陆续入住了,大家对于新房子都非常满意。

曾经,古里村的村民们住在山上,路不好,交通特别不便,村民们想要去市场上买东西都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现在,大家从山上搬到了山下,集中居住,离县城近了,发展产业也有干劲了。近年来,古里村大力发展花椒、烤烟等经济作物种植,还利用当地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

“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我们致力于发展生产、改善条件、消除贫困,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普格县委书记刘若尘说,普格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东南部,共有贫困村10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444户68195人,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山区农业县、深度贫困县。

普格县大多数贫困村处在生态脆弱、环境恶劣地区。过去,普格县彝区贫困群众基本上住的是石板房、瓦板房、茅草房,低矮潮湿、人畜混居、不避风雨;土地生产率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生活处于“酸菜 荞馍 土豆”的低层次温饱状态。

近年来,普格县立足区域资源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改变贫困村种养业结构单一、产出效益低下现状,全面构建高寒山区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二半山烟桑和特色林业、沟坝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为主的农业扶贫产业带,培育了螺髻山红米、螺髻山乌骨鸡、螺髻山黑猪等一大批特色品牌。其中,三阳畜牧通过托管代养方式(村集体产业扶贫基金和农户用小额信贷资金购买小尾寒羊交由三阳畜牧公司代养),投入资金7800万元,存栏各类托管代养羊只7100只。

截至2018年12月,普格三阳公司带动贫困户600户,向月吾乡、辉隆乡等16个乡镇贫困户累计发放扶贫金150余万元,收储青贮饲料5000余吨,为群众创收170余万元。同年,螺髻山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区项目落户普格,签约螺髻山特色风情小镇等多个项目。全年协议引资61.9亿元,实际到位12.8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08元、较上一年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3元、较上一年增长11.6%。

今年,普格县种植马铃薯13.5万亩,种植烤烟4万亩,养蚕1.5万张,新建水果、蔬菜、中草药基地2.55万亩,嫁接改造核桃6万亩,“1 X”林业生态产业提质增效2万亩。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培训3160人,广东(佛山)转输贫困劳力238人,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1075个。先后引进铁骑力士集团、泸州龙马神等企业,发展蛋鸡养殖、生姜产业,建立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致富”的种子撒向了普格的大地,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明天” 。

交通先行 一通百通 为老百姓铺就“幸福”之路

“现在普格县的路大大的不同了。”肖楚林是普格县交通局的“老资格”了,他在这里工作了30年,见证了普格县交通的翻天巨变。

30年前才从大学毕业的肖楚林,怀着一腔热血来到了普格县交通局工作。回想起那个时候的普格县,他印象特别深刻,到处都是泥巴灰尘的土路,路上人背马驮,出行特别困难。

时至今日,再看普格县的路,笔直的柏油路通往乡镇、通向农村,修到了农户们的家门口。

“要发展,就要修路,打好交通脱贫攻坚战,交通一通,一通百通。”刘若尘说,普格在发展交通上花了大力气。

2016年,普格县农村公路建设51个项目,建设里程298.51km,投入建设资金1.3018亿元,完成了51个通村硬化路建设;2017年,农村公路建设36个项目,建设里程156.41公里,投入建设资金1.1203亿元,完成36个村通村硬化路建设,实现全县34个乡镇乡乡通油路,153个行政村通硬化路。

2018年,农村公路建设27个项目,建设里程130.2公里,投入建设资金2.5117亿元,建设往返不畅路面整治工程,确保普格县交通路网更加完善、道路畅通,切实解决好老百姓出行问题。

今年,普格县着手于东西走廊S464省道(东连接布拖,西连接德昌)的交通大动脉,有望在年底实现开工建设;大家盼望的高速公路(西宁高速)目前也取得立项批复,力争于2020年开工建设。

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为普格县带来了新的变化,也为普格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立下了“战功”。

脱贫攻坚工作是普格县一直以来工作的重点。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普格县统筹推进安全住房、道路交通、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禁毒防艾、“四好”创建等重点工作,苦干实干。

已累计完成安全住房建设11001户,建成新村新寨15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3963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4.1万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99.78%、98.98%;开办“一乡一园”“一村一幼”教学点139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6.06%;实现贫困人口参保、免费体检、健康档案“3个100%”;累计创建省级“四好村”2个、州级“四好村”73个、县级“四好村”90个,评选“四好文明家庭”24462户、“最美家庭”306户。

截至2018年底,普格县顺利实现了72个贫困村退出、3517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7.34%降至18.08%。

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带动了普格县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据统计,2018年,普格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63亿元,其中,濠吉鸡精实现出口交货值2.5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32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2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0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3元、增长11.6%。

发挥资源优势 发展优势产业 让老百姓鼓了钱袋子

普格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天然草场136万亩;有铅、铁、锌、铜、煤、石英石、白云石、高岭土等10余种矿产资源,水能蕴藏量41.7万千瓦。

这里有神奇秀美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螺髻山、罕见的四川名泉——温泉瀑布、适宜休闲度假地——温泉山庄、南国牧歌情调高原——海口风光等自然景观,有中国第一彝寨——螺髻山彝寨,有以彝族火把节为代表的魅力“阿都”文化,享有彝族“火把节之乡”美誉,是凉山旅游观光的最佳目的地之一,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近年来,普格县重点发展旅游业,全面构建高寒山区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二半山烟桑和特色林业、沟坝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为主的农业扶贫产业带。”刘若尘说,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带动普格经济发展,让老百姓真真正正把钱挣到袋子里。

旅游业是普格县产业的“王牌”,依托邛海泸山和螺髻山景区品牌效应,利用生态农业、民俗体验、温泉康养、阿都文化等资源优势,全面构建以螺髻山为核心,以火把节和彝历年为补充,以螺髻山、温泉瀑布、海口花海、日都迪萨和则木河生态观光走廊、西洛河历史文化走廊为辐射的“一山两节四线两走廊”旅游框架,打造凉山温泉康养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

2004年普格被省文化厅授予“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被省政府评为“四川省文化先进县”,2007年彝族民间文艺“朵洛荷”被省政府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获得“中国最佳民俗文化旅游名县”称号。

2018年,螺髻山5A级景区创建通过专家评审和景观评价等前期工作。全年接待游客533万人次、增长10.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增长11.0%。

镜头回转到普格县花山乡红星村2组,村民黎运辉正在自家蚕房里忙碌着。

“今年我喂了200张蚕,光是这个,一年就能收入40万元。” 他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算了一笔账,今年一公斤蚕茧平均收购价是41元,家里养的蚕一年有三季,每季的收入都很可观。

为此,他在2015年建立了辉煌家庭农场,建了4个大棚,大力发展桑蚕;同时,还带动村里其他人一起养蚕。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满,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做大做强,向每年收入100万元进军!”

特色农牧产业是普格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2016年以来,普格坚持以螺髻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牵引,加快构建“三带”农业经济,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稳定粮食生产。

持续依托本地农副产品资源,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打造以烤烟、蚕茧、青豌豆、生态萝卜、小兴场稻米为重点的“大凉山普格”特色农产品品牌,以濠吉集团为龙头,通过瑞士雀巢有限责任公司、西昌必喜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以螺髻山镇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工业集中区,着力构建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以五道箐乡500亩设施蔬菜大棚建设为重点,以普基镇老农场100亩工厂化育苗基地为核心,以普基镇文倡村50亩食用菌大棚为特色,辐射带动县城周边350亩的设施蔬菜大棚种植。

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州项目资金2250余万元,建成标准圈舍100间、国家生猪项目3个,改造血防棚圈496间,新建人工授精改良点5个,发展科技示范园区、家庭牧场、专合组织43个,规模养殖企业3家、养殖户850户。

眼看,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幸福美丽新普格的蓝图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英比韦慕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胡智 陈国盼)

普格火把节宣传(普格唱响火把节之乡)(6)

收获满满的蚕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