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王安石变法评价王安石(王安石初入仕途时)
通过王安石变法评价王安石(王安石初入仕途时)这位坚持而又固执的少年,就是王安石。那天,当他拿起第999支笔时,突然觉得文思泉涌,一挥而就写成了一篇质量上乘的《策论》。老师想考验他的决心和耐力,就对他说,你只有锲而不舍的坚持下去,才能找到那支生花的笔。许多人都劝他放弃,但他固执的坚持,并坚信一定能找到生花的笔。日积月累,他写秃了一支又一支笔…….
北宋时期,江西临川出了一位天才少年,他被人们称为神童。
有一次,他翻阅《开元天宝遗事》:得知李白因做梦自己的笔上长出花后,就写出了很多漂亮的文章,他很是羡慕和好奇。
于是,他向老师请教,这世上真有生花的笔?老师抱来一大捆笔,告诉他,这是999支笔,其中有一支是生花的笔。
他着急地问老师,如何才能找到那支生花的笔?
老师想考验他的决心和耐力,就对他说,你只有锲而不舍的坚持下去,才能找到那支生花的笔。
许多人都劝他放弃,但他固执的坚持,并坚信一定能找到生花的笔。
日积月累,他写秃了一支又一支笔…….
那天,当他拿起第999支笔时,突然觉得文思泉涌,一挥而就写成了一篇质量上乘的《策论》。
这位坚持而又固执的少年,就是王安石。
他用手中的笔,写出了传世的经典作品,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主持变法运动,使北宋国富兵强;
他曾两次被封相,又两次被罢相;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然而无论境遇如何,王安石始终坚持初心,四个拗是他人生的底色,更是他做人做事最朴素的情怀。
不畏权贵
公元1042年,年仅21岁的王安石,荣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
才华出众的他,得到了时任宰相—晏殊的赏识。
有一次,晏殊请大家吃完饭后,单独留下王安石。
晏殊有意提携王安石这位同乡,就语重心长对他说,你做人做事不要那么“拗”,要宽容一些。
言外之意,是告诫他要圆滑一些,才能更好地适应官场。如果换作别人,马上就会谄媚迎合套近乎,借机攀上晏殊宰相这个高枝。
谁知王安石并不领情,他表现得很是淡定。
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他不会为了讨好任何人而放弃自己的想法,不管对方是谁。
又一次,王安石遇上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
欧阳修对王安石的才学早有耳闻,对他非常赏识。
他曾作诗称赞王安石: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他把王安石的才华比作像李白、韩愈这样优秀的人物,而且前途不可限量。
王安石听完欧阳修的称赞,却表现得不以为意。
王安石固执地认为欧阳修并不真正了解他,他想告诉欧阳修自己的看法。
他在诗中写道:“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安敢望韩公”。
他自比孟子,将欧阳修比作韩愈,言外之意还说自己不敢高攀欧阳修。
在别人看来,王安石的“拗”,是不知天高地厚,更是不懂得通情达理。
其实,王安石的“拗”是刚正不阿,是不畏权贵;他敢痛快淋漓地表达心中的想法。
也正是王安石这种异于常人的执拗,承载了他日后变法的雄心壮志。
守住初心
王安石初入仕途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的志向。
他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常州知府等官职时,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政绩卓然。
朝廷曾多次邀请王安石到京城做官,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拒绝了。人人趋之如骛的京官,在他眼中只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他只是为做事而做官,而不是为了名利去做官。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在等待机会,等待可以让他实现心中宏图大志的一个平台。
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46岁的王安石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一个是有着雄心壮志的少年君王,另一个是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贤臣。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了一起。两人见面后,王安石对宋神宗提出的问题,均给出了满意的答复。
宋神宗坚信,王安石就是那个力挽狂澜,可以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领军人物。
宋神宗先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第二年又任命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并让他全面主持变法运动。
王安石不负神宗厚望,在北宋的舞台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彰显出一名政治家独特的魄力和风骨。
改革变法是一项空前巨大的工程,王安石带领他的团队,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方田均税法等一系列新法。
新法的推行触犯了以朝中权贵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大反对。
甚至连昔日好友司马光也公开站出来反对,他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劝他放弃新法。
面对重重阻力,王安石如磐石一般,屹立不倒。他写下赫赫有名的《答司马谏议书》,表明自己变法的决心和立场。
只要是王安石认准的事情,任凭你用九头牛来拉他,他也绝不会回头。即使撞上南墙,他也会一条道走到底。
正是在他的固执坚持下,一年后,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了数倍,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升,初步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天变不足惧
王安石的变法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是暗流涌动,瞬息万变。
新法和保守派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要一有机会,保守派就会跳出来,在宋神宗面前进献谗言,抵毁王安石的新法。
最初,是御史中丞吕诲对王安石的变法进行猛烈抨击。他说,凡事都要顺应天意,而新法恰恰是逆天的行为。瘟疫和灾荒都是因为变法,上天给我们带来的警示。
紧接着,当朝著名地理学家—程颢也上书说:“天时未顺,灾异丛生,四方人心日益摇动,此皆陛下所当仰观天意,俯察人事者。”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在封建社会,大家普遍认为人与天,人与自然是一体,互相有联系和感应的,凡事都要顺应天意,而不能背道而驰;否则就会有祸事降临。
宋神宗有些犹豫不决,他问王安石,难道我们所做的真的让上天发怒吗?
王安石微微一笑,镇定自若地回答,天地运行自有其规律,与人事其实无关。
尧帝和汤帝都是古代的圣王,可尧在位时有连续九年的水灾,最后还是大禹费尽天下之力才治服了水患。
你能因此说尧帝是昏君吗?汤帝在位之时,连续七年国家大旱,也没听谁说这是上天警告汤帝啊!
宋神宗听完王安石解释后,不再怀疑新法的推行。
王安石之所以坚持到底,是因为他对变法有足够的信心。他认为,只有变法才能拯救满目疮痍的朝廷,唯有变法才能使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
而他做官为相的本质就是“矫世变俗”,为了这一信念,他披肝沥胆,义无反顾。
他始终是变法路上的英雄,他不怕得罪任何人,更不怕与天抗争。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天变不足惧”。
凌寒独自开
公元1074年春天,朝廷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对新法产生了致命的打击。
有位叫郑侠的小官,向宋神宗进献了一幅《流民图》,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策划。
当宋神宗看到《流民图》中百姓的惨状时,这位忧国忧民的君王,不由得潸然泪下。朝中的保守派,借此机会上疏论新法的过失,并力谏罢相王安石。
宋神宗回到后宫,两位太后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不停地向神宗哭诉“王安石乱天下”的言词。
四面楚歌,危机四伏。宋神宗开始动摇,在重重压力之下,他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之职,并暂停部分新法的实施。
王安石面对大起大落的人生考验,并没有哭天喊地,更没有愤愤不平。他首先想到的是,等他走后,如何让新法继续发挥作用。他推荐前任宰相韩绛接替他的位置,曾经的手下吕惠卿为参知政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王安石置个人荣辱于不顾,他的心中装的是家国天下,这也是他做人做事最朴素的情怀。
王安石离开后,朝中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控制住局面,王安石于1075年二月,再次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
他在这个位置上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即使身上的病痛不断,他也咬牙扛着。
然爱子的突然离世,白发人受黑发人的打击,让他心灰意冷。
在他的再三请辞下,宋神宗同意他辞去宰相之职。
虽然王安石远离了朝堂,可他的心却留在朝堂上。他关注着朝局的变化,心里默默祈愿新法能够顺利推行。
然而命运的走向,却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宋神宗去世后不久,新法便被一一废除,连根拔起。
几十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变法的成果付之东流。
王安石心中的目标豁然倒塌,他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变法虽然失败,但王安石坚持变法的执着精神,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梁启超称赞王安石,说他的德行就像千万顷湖泊一样宽广;他的气节就像是万仞高山一样高尚。
王安石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无论境遇如何,他始终是以铮铮铁骨的形象示人。
他就是一株傲雪的梅花,不畏严寒冷峻,不向权贵低头,
他的执拗是但尽吾力,不问前程,矢志不渝,九死不悔。
他以自己倔强的姿态盛开着,传递着执着的信念。
历经一千年的风雨洗礼,他的风骨依旧——凌寒独自开,唯有暗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