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外滩夏衍故居(跟小编一起打卡夏衍故居)

北外滩夏衍故居(跟小编一起打卡夏衍故居)这位一个人翻译了托尔斯泰全部小说的翻译家一生挚爱就是书。“留一块墓碑,不如建一个书房”,草婴先生生前的遗愿,如今终于得偿所愿。一摞摞稿纸堆着,方格子里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书房一角,陈列了大量草婴的原版书籍和手稿原件。书橱陈列着草婴生前阅读的书籍和相册。古朴的书桌上,旧式的绿色台灯、钢笔、墨水、俄罗斯书籍、文稿纸、放大镜……这是对草婴生前的工作场景的真实还原。更贴心的是,如果你想在这里多多感受人文气息,还可以借阅书籍在这里小坐一会。在夏衍故居的斜对角,淡黄色的西式建筑,这正是为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草婴搭建的书房。踏入新落成的草婴书房,书桌、沙发和书橱还原了草婴先生的生前“一个人的翻译马拉松”的工作场景。

随着2019市民文化节的开幕,位于乌鲁木齐南路178号的夏衍旧居、草婴书房也正式向公众开放。

开放第一天,预约名额转瞬即满,一直手快的小编竟然“脱了手”,怀着“好景不怕晚”的心态,小编随预约到了今天的参观名额。下面,就跟小编一同前去参观参观吧。

大院内共有三栋历史建筑。一座三层砖木结构的小洋房格外引人注目,深棕色的装饰木架、简洁几何装饰的腰线元素,体现了英式建筑风格。而入口的尖券门洞、绿色釉面漏窗、高耸的烟囱则是西班牙元素。这便是剧作家、文学家、文艺评论家、社会活动家的夏衍的故居。

北外滩夏衍故居(跟小编一起打卡夏衍故居)(1)

旧居中展示和梳理了夏衍在上海的足迹,以其具有“红色文化”“海派文化”特质的历史事件为主线,回顾他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革命工作;筹建左联,创刊《救亡日报》,参与隐蔽战线工作;翻译《妇女与社会主义》《母亲》等著作;创办左翼剧社,创作话剧《上海屋檐下》、电影《风云儿女》,筹办《光明》刊物,发表报告文学《包身工》等历程。

北外滩夏衍故居(跟小编一起打卡夏衍故居)(2)

北外滩夏衍故居(跟小编一起打卡夏衍故居)(3)

北外滩夏衍故居(跟小编一起打卡夏衍故居)(4)

北外滩夏衍故居(跟小编一起打卡夏衍故居)(5)

更贴心的是,如果你想在这里多多感受人文气息,还可以借阅书籍在这里小坐一会。

在夏衍故居的斜对角,淡黄色的西式建筑,这正是为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草婴搭建的书房。

北外滩夏衍故居(跟小编一起打卡夏衍故居)(6)

踏入新落成的草婴书房,书桌、沙发和书橱还原了草婴先生的生前“一个人的翻译马拉松”的工作场景。

北外滩夏衍故居(跟小编一起打卡夏衍故居)(7)

北外滩夏衍故居(跟小编一起打卡夏衍故居)(8)

一摞摞稿纸堆着,方格子里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书房一角,陈列了大量草婴的原版书籍和手稿原件。书橱陈列着草婴生前阅读的书籍和相册。古朴的书桌上,旧式的绿色台灯、钢笔、墨水、俄罗斯书籍、文稿纸、放大镜……这是对草婴生前的工作场景的真实还原。

北外滩夏衍故居(跟小编一起打卡夏衍故居)(9)

北外滩夏衍故居(跟小编一起打卡夏衍故居)(10)

这位一个人翻译了托尔斯泰全部小说的翻译家一生挚爱就是书。“留一块墓碑,不如建一个书房”,草婴先生生前的遗愿,如今终于得偿所愿。

此外,在衡复艺术中心,小编还看到了徐汇区精心打造的《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一书。

北外滩夏衍故居(跟小编一起打卡夏衍故居)(11)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书收录了衡复风貌区内138幢优秀建筑,重新为“万国居住建筑博览群”写影留档。此外,该书中的每一幢建筑都附有二维码,通过扫码,公众可自书页上的图文一跃进入更丰富的多媒体体验之中,让“建筑可阅读”的体验更丰富、更愉悦、更易读。

据了解,院落里的第三栋小楼也将被改造成市民文化空间,今后还可以参加各种思想、学术交流,读书交流、讲座诵读等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延伸阅读】:由于故居属于试运营状态,四月底前预约时间和人数均有限制,前去参观的市民需要提前通过微信进行预约。具体可以点击以下文章了解:

mp.weixin.qq/s/fHbH4aoDvlKaKJ26hW7t4A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