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历数魏忠贤二十四大罪)
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历数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忧国忧民的杨涟终于怒了,皇帝出事,天下怎么办。杨涟上书弹劾崔文升,又指责皇帝生活不检点。上书之后,杨涟做好了死的准备,但是没想到朱常洛没有杀他,而是和颜悦色,称赞他是社稷忠臣,以后国家大事都要依靠他了。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之后,朱翊钧的妃子郑贵妃为了讨好他,送给了他八个美女。朱常洛做太子的时候一直不受宠,身边从来没有过那么多美女,结果一时不懂节制,春药也吃得太多,搞得整个人生病了,人都瘦脱了相。朱常洛自己照镜子也害怕了,赶紧看病,找了一个叫崔文升的太监看病,结果病得越来越重。“帝疾甚,不召太子,非帝意。当力请入侍,尝药视膳,薄暮始还。”《明史 杨涟传》朱常洛听从了杨涟的建议,结果朱翊钧死了,朱常洛顺利登基了。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负挂念,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
这是明朝末年东林君子的代表人物杨涟的遗言,这位忠臣至死不忘报主,临危而不失大义。他是一个执着的人,是一个纯粹的人。今天就让我们回顾这位忠义之士的一生。
位卑未敢忘忧国
万历皇帝朱翊钧一直不喜欢太子朱常洛,朱常洛的各种待遇都是非常低的,直到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朱翊钧生病快死的时候,他也没有召见太子。这在封建王朝皇位更替的时候,对太子是非常不利的,在皇帝身边比较受宠的儿子(比如朱常洵)有可能抢在太子之前继位。
当时身为七品兵科给事中的杨涟找到了首辅方从哲,要求方从哲多去给皇帝问安;同时他找到了太子朱常洛的侍读太监王安说了一句话
“帝疾甚,不召太子,非帝意。当力请入侍,尝药视膳,薄暮始还。”
《明史 杨涟传》
朱常洛听从了杨涟的建议,结果朱翊钧死了,朱常洛顺利登基了。
直言敢谏不畏强权
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之后,朱翊钧的妃子郑贵妃为了讨好他,送给了他八个美女。朱常洛做太子的时候一直不受宠,身边从来没有过那么多美女,结果一时不懂节制,春药也吃得太多,搞得整个人生病了,人都瘦脱了相。朱常洛自己照镜子也害怕了,赶紧看病,找了一个叫崔文升的太监看病,结果病得越来越重。
忧国忧民的杨涟终于怒了,皇帝出事,天下怎么办。杨涟上书弹劾崔文升,又指责皇帝生活不检点。上书之后,杨涟做好了死的准备,但是没想到朱常洛没有杀他,而是和颜悦色,称赞他是社稷忠臣,以后国家大事都要依靠他了。
杨涟以七品兵科给事中的身份受到了皇帝的称赞和看重,杨涟感激涕零,心中已经决定要以国士回报这位礼遇他的皇帝。
《明史 杨涟传》记载
“涟自以小臣预顾命感激,誓以死报。”
移宫案
朱常洛这位好脾气的皇帝终于还是死了,死于滥用药物,他是一个只当了一个月皇帝的苦命人。回顾他的一生,真是憋屈,被自己强势的爹压了一辈子,虽然为人和善,但是自身也很软弱。小的时候怕他爹,怕郑贵妃,;长大了怕自己的老婆——李选侍。
李选侍是一个强势的女人,强势到胁迫老公——当时的皇帝,和他的长子——未来的皇帝天启帝,还欺负死了皇长子的生母。在老公快不行的时候,当着顾命大臣的面呵斥皇长子,要求封自己为皇后。
听到了朱常洛死讯的杨涟在悲伤之余想到皇长子朱由校绝对不可以落在这个恶毒妇人手里。杨涟和礼部尚书孙如游,吏部尚书周嘉谟,左都御史张问达等十三位顾命大臣闯进了李选侍控制的乾清宫,在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的策应下从暖阁将朱由校迎了出来。顾命大臣亲自抬轿,将新皇帝抬出了李选侍的控制。期间李选侍派太监拦阻,杨涟怒目而视,大喝:“殿下是天下臣子的主人,又需要畏惧何人!”,之后将朱由校抬到了文华殿行礼。
后来东林党上书,将李选侍“请出”了乾清宫。
向阉党“亮剑”,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
天启二年,东林党成了朝野第一势力而且他们对齐党,楚党,浙党一味地排斥,同时对执掌东厂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也嗤之以鼻,这些做法客观上促进了以魏忠贤为核心的阉党形成了。
阉党做事不择手段,勾结内廷,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很快东林党就在斗争中处于下风。
眼看世风日下,自己身为先帝顾命大臣,杨涟决定向阉党进攻,他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请求皇帝治魏忠贤死罪,并且发动其他东林党人一起上书历数魏忠贤罪状。
奏折历经千辛万苦到了天启皇帝手里,但是皇帝不认字,选择让太监王体乾读给他听,太监将这封惊天地泣鬼神的奏疏掐头去尾,中间删减地给皇帝读了一遍。就这样,魏忠贤就过关了。
杀身成仁
打蛇不死,是一定会被蛇咬的。魏忠贤以受贿罪将杨涟抓进了诏狱,对杨涟进行殴打。杨涟被打得下颌脱落,牙齿掉落,仍然大骂阉党。最后被打得皮肉碎裂如丝。
被拖回狱中后,他写下了《告岳武穆书》,杨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感叹“涟一身一家其何足道,而国家大体大势所伤实多。”
杨涟在强权面前始终没有低头,最后被魏忠贤的爪牙许显纯用铜锤砸断了所有的肋骨,用铁钉钉入了耳朵,铁钉钉入了头颅折磨而死,年五十四岁。
“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这是这位志士仁人的绝笔,刀斧加身也像砍在春风中一样,他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赏识自己的光宗慷慨赴死了。
我的想法
东林党虽然喜欢空谈,在导致大明灭亡的党争问题也“贡献了不少力量”,但是东林党人杨涟,绝对是一个有气节的君子,是一个坚持理想的人。他虽然书生意气,虽然不能扭转乾坤,中兴大明,虽然有很强的时代局限性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但是他不忘初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得起东林党的脊梁。
END
关注史馆杂谈,了解历史文化,历数风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