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停了一天又开始怎么回事(停孩子发烧先别做这件事)
孩子发烧停了一天又开始怎么回事(停孩子发烧先别做这件事)很多口口相传的“传统退烧法”,都是错的:你知道吗?关于退烧,你说知道的,你所做的,可能都是错的!一、这些退烧方法都是错的
每年这个时候,随着气温的骤降,感冒发烧也到了高发的季节。
很多家长呢,一遇到孩子发烧就慌了手脚,退热贴、酒精、退烧药全上阵,就为了给孩子快速降温。
住!手!啊!
你知道吗?关于退烧,你说知道的,你所做的,可能都是错的!
一、这些退烧方法都是错的
很多口口相传的“传统退烧法”,都是错的:
1.退热贴(×)
退热贴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退热方法,但最近央视新闻点名指出:退热贴并不能退热,它和凉毛巾敷脑门效果是差不多的。
家长们不要再花冤枉钱了!
2.捂汗退热(×)
这个方法可真说的上是人尽皆知了,每次一发烧,不少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赶紧盖上厚被子,出一身汗就好了!”
这真是错的离谱了,实际上加衣服、捂被子的方法可能会让宝宝的体温不降反升,严重的还会诱发高热惊厥。
3.酒精擦身(×)
用酒精降温的坑,不知道又有多少妈妈踩过,其实酒精擦身的退热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持续的时间也很短。
但这么做的坏处却显而易见,宝宝在发烧时血液循环加快、毛孔张开,用酒精擦拭皮肤不仅会对宝宝的皮肤产生刺激,还可能被宝宝吸收到体内,造成酒精中毒。
4.洗冷水澡(×)
冷水浴会使孩子的身体受到寒冷的刺激,更要靠提高体温来抵抗,只会导致体温上升,根本起不到降温的作用。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洗个温水澡可以么?
现在关于温水擦浴有很多说法,有的医生认为可以让宝宝更舒适,有的医生则认为根本起不到作用。但很明确的一点是:孩子发烧的时候,温水擦浴降温绝不是首选的方式。
二、退烧不是目的
写到这,在说正确的退烧方法前,我希望家长们能先明白一件事,那就是:
发烧本身并不是病,它只是身体抗击疾病的一种表现。
比如你嗓子发炎了,身体中的白细胞就会增多,白细胞与入侵的病菌抗争时会释放出热素,这时人就会有发烧的症状,等嗓子的炎症消除了发烧自然也就终止了。
所以我们要治疗的,也不是发烧,而是引起发烧的疾病。比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等。
发烧不是病,相反,它可能还是一件好事。
因为发烧能提高宝宝的抵抗力,使病菌变弱。孩子的免疫系统也会在一次次与病毒交锋的过程中而不断完善。
所以并不需要一发烧就吃药,这样做不仅会减弱孩子的免疫力,甚至可能掩盖真实的病情,耽误治疗的时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发烧是很多疾病的重要体征,这些疾病在刚开始发作时的表现,就是发烧。
所以当孩子出现连续发热且状态很不好的时候,就是在提醒家长,孩子有得某些疾病的可能,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只是单纯的退烧,不去找到真正的病因,才会耽误了孩子。
三、正确的退烧方法
之前很多科普文章都说,孩子到 38.5 ℃就要吃退烧药。
不是的!
我国最新的《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以及国际上一些新近的研究表示:
不要把体温作为衡量是否用药的唯一标准,还要考虑孩子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因素。
因为退烧药并不能治疗疾病,只是会让孩子更舒适一些。
一些专家建议的 38.5 ℃,也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到达这个温度就会让孩子感到难受。
《指南》的建议是:
如果孩子到了 38.5 ℃,甚至更高一些的体温,只要孩子精神状态良好,也没有不适表现时,不需要用退热药。
而哪怕孩子体温没有达到 38.5 ℃,可伴有精神不佳、疲惫、疼痛等不适感时,要给予及时服用退热药。
如果确实需要吃退烧药,那推荐儿科应用最广泛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者均是安全有效的退烧药:
3个月以上的孩子,建议用对乙酰氨基酚,常见的有泰诺林。
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选择布洛芬,代表药有美林。
四、有下面这些症状,请及时就医
除了上面这几个常见的坑,还要提醒一下妞们,如果孩子有下面这几种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
1.3个月内的宝宝发烧:这么大的宝宝抵抗力很低,出现任何发烧症状都应该及时就医。
2.3-6个月的宝宝发烧温度≥39 ℃。
3.出现脱水症状:小婴儿换尿不湿的次数减少,或大宝宝小便次数骤减。
4.宝宝的精神状态很差:越来越没有精神,甚至哭声都很小,这种情况是一定要注意的,无论宝宝的发烧温度是多少,赶紧去医院。
5.有明显的细菌感染症状:比如耳朵痛,小便痛,咳嗽等。
6.退烧后孩子还是没有精神:这种情况可能是宝宝身患其他疾病,务必要到医院检查。之前小小包就有过这种情况,退烧后精神萎靡,还有咳嗽症状,去医院检查发现有支气管炎。
发烧,应该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考验了。
咱们当妈的也不用过于焦虑,毕竟它对于孩子来讲也不全是坏事。
但多掌握点科学育儿的知识,还是很有用的,不听信谣言,才能让孩子少罪!
请转发给其他家长
科学育儿让孩子少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