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松的作文(从文松父子的故事感悟)
文松的作文(从文松父子的故事感悟)父母只是努力想融入孩子的世界,想知道孩子的成长中,是否如自己期待的那样;想在他跌倒时,及时告诉他爬起来一样成长;想在他们哭泣时,默默陪着疗伤,告诉他成长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苦有乐,喜忧参半。其实,父亲的QQ只有她一个,微博关注也只有她,微信里,女儿始终是置顶。他只想多了解她,捕捉她日常喜怒哀乐的蛛丝马迹。作家王小毛曾说起父亲买了手机之后的“忙碌”,从QQ到微博,再到微信,一路紧跟女儿步伐,笨拙的适应着网络的变化。王小毛春天露个脚踝,父亲推送的《女人最怕脚受凉》、《足部穴位详图》之类的文章接踵而至;在朋友圈说了“累成狗”,他会紧张追问。女儿说的网络词,都要问个明白。女儿开始选择性地屏蔽他,展现给他“积极向上”的一面。在一次父亲又不停地追问时,她忍不住发了火,看着父亲憋红的脸时,心里波澜四起。
1、我想融入你的世界,陪你成长的路再长些。
最近文松和老戏骨张晨光的小品《我的同学是我爸》,经过两人精彩幽默地演绎,笑点不断。
为了陪伴儿子,父亲张晨光出其不意的和儿子文松考上同一所大学,成为了同学和舍友。四年同学期间,文松沉迷网络时,张晨光晓之以理及时拉回,遇到恋爱苦恼时 张晨光给予及时的疏导,直到文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小品为博得大家一乐,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也令人感慨。想在陪伴孩子的路上再走长些,远些,是许多父母的愿望。
作家王小毛曾说起父亲买了手机之后的“忙碌”,从QQ到微博,再到微信,一路紧跟女儿步伐,笨拙的适应着网络的变化。
王小毛春天露个脚踝,父亲推送的《女人最怕脚受凉》、《足部穴位详图》之类的文章接踵而至;在朋友圈说了“累成狗”,他会紧张追问。女儿说的网络词,都要问个明白。
女儿开始选择性地屏蔽他,展现给他“积极向上”的一面。在一次父亲又不停地追问时,她忍不住发了火,看着父亲憋红的脸时,心里波澜四起。
其实,父亲的QQ只有她一个,微博关注也只有她,微信里,女儿始终是置顶。他只想多了解她,捕捉她日常喜怒哀乐的蛛丝马迹。
父母只是努力想融入孩子的世界,想知道孩子的成长中,是否如自己期待的那样;想在他跌倒时,及时告诉他爬起来一样成长;想在他们哭泣时,默默陪着疗伤,告诉他成长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苦有乐,喜忧参半。
父母眼中,孩子无论多大,都是自己眼中长不大的孩子。
2、给一个舒适的距离,一起成长。
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一定的距离,给双方舒适的距离。父母不再事无巨细的在一旁叮嘱唠叨,孩子在自己的舞台学习和施展能力。
著名小说家麦家,在青春期时有过很长的叛逆期,如今面临自己18岁的儿子也进入这个阶段。
作为父亲,麦家在坚持、忍受中过了三年,对他来说,这也是他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儿子出国读书,他尊重了孩子的选择。
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说,这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你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一切都要自己操心操劳。
虽然很想,但是我们不能为你挡风遮雨,因为爱你,而爱你的方式,就是去提醒你。
儿子在读过信后,发了两个流眼泪的表情。这一刻,父子俩的心打开了。
汪曾祺老先生曾说到他们的父子关系,他的父亲是“孩子王”,常陪着孩子们一起玩耍。
17岁时汪曾祺初恋,在家写情书,父亲就在一旁瞎出主意。学会了抽烟,父亲就陪着抽。旁人以为怪的这种关系,父亲回答,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成长,也成就了他一生乐观豁达的性格。在和自己儿子的相处中,他同样给了尊重。对孩子给他的称呼,一会“爸”一会“老头子”,连孙女也跟着叫,他觉得挺好。
他说,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做父亲的想用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是愚蠢的,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童心。
不试图追求完美,就像一年四季,各有花开。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季节和独特之处,保持一种细水长流的态度,结果会更好。
3、做适合的自己才是最好的状态。
蔡康永在《奇葩说》中提到一位妈妈疯狂追星的举动时说,女性一旦套上“妈妈”这个头衔,无论是王冠还是枷锁,这种担子无法卸下。
老人们经常回忆过去,其实他们只有说过去,因为没有多少现在和未来。而追星的妈妈起码拥有了一次现在,做了自己喜欢的事。
许多父母把自己的时间、快乐维系在孩子的身上,孩子觉得被束缚,自己也容易变得焦虑,爱成了成为一种负担。
杨澜曾说,一位妈妈的成功,就是让你的孩子成功地离开你。最终的放手,是让他走向自己的世界,成就他自己的人生。
育儿先育己,不放弃自身的学习,不懈怠好习惯的养成,不骄纵自己的言行,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用自己的乐观豁达为将来铺路,也胜过千言万语的叮嘱。
父母努力和自律的态度孩子看得见,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孩子感受得到,做最好的自己,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