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打糍粑是什么意思吗(搞义诊猜灯谜打糍粑)
你知道打糍粑是什么意思吗(搞义诊猜灯谜打糍粑)上游新闻记者 刘翰书 摄影 李斌“共同等候在梅前。”(打一个字);“一只罐,两个口。只装火,不装酒。”(打一物品);“只能欣赏不能拿,梅花菊花样样有。瓶中藏有百种花,小小花瓶不能插。”(打一物品)……随后进行的猜灯谜环节,居民们热情高潮、踊跃猜谜,在一张张灯谜的互动中,传递彼此的祝福。竹棒、石舂、糯米……传统的打糍粑环节,将当天的主题活动推向高潮。只见参加活动的居民们自告奋勇走上前来,挽起袖子,或两人一组、或三人一团,围着石舂,快速而卖力地打起了糍粑,不过10多分钟,两大舂热气腾腾的糍粑就大功告成,居民们蘸着黄豆粉和白糖,开心地享用起自己亲手制作的传统美食。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主办这样一场活动,目的就在于营造和谐互助的文化氛围,调动社区残疾居民对生活的激情,加深邻里之间的感情,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让社区真正成为乐居康居的大家庭。
搞义诊、猜灯谜、打糍粑……9月18日,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残联举行了一场“浓浓中秋寄温情·幸福邻里乐不停”的主题活动。让辖区上百名残疾群体,既享受到来自社区的关怀,也体验了来自邻里的温情。
“你目前血压有些偏高哦,还是要尽早到医院接受系统规范治疗。”“好的,谢谢你们,平常我自己也没太在意这些问题。”当天的中秋主题活动正式开始前,47岁的康居西城二社区居民程刚在义诊台前,量了血压、测了血糖。他告诉记者,自己原是沙坪坝磁器口居民,9年前因工受伤失去了左手,成了一名肢体残疾人士。6年前搬到康居西城社区独居,平日里也少不了社区的关怀和邻里的帮衬,像一些不太方便的家务,时常都有邻居帮忙,社区工作人员也经常登门嘘寒问暖。
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康居西城第二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孟介绍,此次庆中秋主题活动主要面向康居西城社区以及香炉山街道辖区的常住低保户残疾人、一户多残家庭、0-6岁困难残疾儿童、孤寡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等群体。主要想以此为机会,营造节日氛围与社区关爱氛围,缓解残疾人家庭的照护压力,增进他们幸福生活的信心,促进残疾人家庭之间以及残疾人人际关系的发展,促进残疾人群体与社区其他居民互动,增进社区居民邻里情,从而营造文明祥和、团圆和谐的良好氛围。
活动正式开始,先由来自大学城高校志愿者们的“趣味说月”拉开序幕,这些志愿者们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中秋节由来,以及《嫦娥奔月》《天狗吃月》等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伴随着志愿者的娓娓道来、跌宕起伏,近百名参加活动的残疾人士坐在台下听得津津有味。
“共同等候在梅前。”(打一个字);“一只罐,两个口。只装火,不装酒。”(打一物品);“只能欣赏不能拿,梅花菊花样样有。瓶中藏有百种花,小小花瓶不能插。”(打一物品)……随后进行的猜灯谜环节,居民们热情高潮、踊跃猜谜,在一张张灯谜的互动中,传递彼此的祝福。
竹棒、石舂、糯米……传统的打糍粑环节,将当天的主题活动推向高潮。只见参加活动的居民们自告奋勇走上前来,挽起袖子,或两人一组、或三人一团,围着石舂,快速而卖力地打起了糍粑,不过10多分钟,两大舂热气腾腾的糍粑就大功告成,居民们蘸着黄豆粉和白糖,开心地享用起自己亲手制作的传统美食。
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主办这样一场活动,目的就在于营造和谐互助的文化氛围,调动社区残疾居民对生活的激情,加深邻里之间的感情,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让社区真正成为乐居康居的大家庭。
上游新闻记者 刘翰书 摄影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