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感动地讲述,这首词中,毛泽东生动地表达了对杨开慧这位“知己”的深深感情,甚至说是心心相印,比翼齐飞。“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当她全心全意爱上毛泽东以后,便不顾任何艰难险阻,全力支持毛泽东的事业,他们是亲密伴侣,更是革命伉俪。从毛泽东给杨开慧写的一首词就可以看出来。1923年底,毛泽东为了革命事业离开长沙,临走前写了一首词名叫《贺新郎》。

前言

毛泽东的三位妻子,为他生下了四男二女,其中三儿子毛岸龙和四儿子毛岸红失踪,生死不明,二儿子毛岸青身体不好,最让他心疼的是大儿子毛岸英的早逝,给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1)

图|毛主席和长子毛岸英的旧照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有人说,妻子就像是一面镜子,从另一个侧面照出一个人的心灵。

杨开慧是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的女儿,这位书香闺秀,身材适中,聪明睿智,热情温柔。

当她全心全意爱上毛泽东以后,便不顾任何艰难险阻,全力支持毛泽东的事业,他们是亲密伴侣,更是革命伉俪。

从毛泽东给杨开慧写的一首词就可以看出来。

1923年底,毛泽东为了革命事业离开长沙,临走前写了一首词名叫《贺新郎》。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感动地讲述,这首词中,毛泽东生动地表达了对杨开慧这位“知己”的深深感情,甚至说是心心相印,比翼齐飞。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2)

图|毛泽东一家(剧照)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再次告别杨开慧和三个孩子,不久便上了井冈山,从此和杨开慧失去了联系,最后得到的是杨开慧被敌人残忍杀害的消息。

1930年杨开慧和长子毛岸英一起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杨开慧咬牙回答:“我死不足惜,只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杨开慧牺牲时,年仅29岁。

随后,毛岸英被组织营救出来,带给了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毛岸英哭着告诉毛泽民:“妈妈被敌人杀害了。”不轻易落泪的毛泽民得知后悲痛而泣。

为了三个孩子的安全,杨家人火速把三个孩子送到了上海。他们先是在幼儿园读书,后来不得不走上大街流浪。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3)

图|毛岸英三兄弟

当时相传毛岸龙已经不幸夭折,他和弟弟毛岸青在上海吃尽了苦头,翻过垃圾桶,睡过公园,卖过报纸。

直到1936年,毛岸英二人才被组织上找到,火速送到苏联避难,毛岸英和毛岸青从此生活在苏联,走上了安静的读书之路。

而毛泽东这边,他在1930年读报纸的时候,突然从报纸上证实,杨开慧牺牲在何健的屠刀之下,悲痛万分,随后说了八个大字: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或许毛泽东不知道,当时的杨开慧对他的思念犹如漫漫长河,这从杨开慧1928年写的一首诗中可得到佐证。

这首诗名叫《偶感》,其中有一句:

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

从这几句中可以看到“足疾已否痊”指的是毛泽东在离家时脚上有伤,一直没有痊愈,杨开慧的关心可谓细致而感动。

多年以后,贺子珍在回忆和毛泽东初次见面时也证实,当时毛泽东脚上磨起了泡,似乎患有严重的足疾,再加上长时间走路,情况似乎更为严重。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4)

图 | 杨开慧和孩子

遗憾的是,杨开慧的这首诗《偶感》是在1982年工作人员修缮杨开慧故居时,在墙缝中发现的,此时毛主席已经逝世多年,他生前没有看到这些字迹。

新中国成立后,杨开慧上学时的同窗好友李淑一,曾给毛主席写信,表达对杨开慧的思念之情,毛泽东触景生情,抑制不住对亡妻的厚爱,这才创作了悲壮而浪漫的著名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其中开头便是: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骄杨”正是杨开慧,说明杨开慧在毛泽东的心里,是骄傲的,自豪的,更是尊贵的。

据毛岸青回忆,有一次他让爸爸重新写一遍《蝶恋花》,毛主席提笔写下四个字“我失杨花”。

毛岸英提醒道:“爸爸,你是不是写错了?不是骄杨吗?”

再看毛泽东,他已老泪纵横,情不自禁。他缓缓说道:“岸青,杨花也很贴切。”

原来,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心里,他的爱妻杨开慧从来都是一朵“杨花”,只是他一直藏在心里,不为人所道。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5)

我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

毛岸英在苏联的时候,毛泽东是非常想念的,他多次给两个孩子寄信,信中不忘记给孩子们寄去照片还有李讷的画画作品。

在每封信中,毛泽东写了“十分喜欢”“期盼回来”的字样,希望他们快乐成长,不断进步。

父爱相隔千山万水,仍然隐隐可见,日理万机的毛主席每天从百忙之中写的那些信,便是伟大的父爱。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6)

图|毛岸英

1945年底,毛泽东身体不好,或许是积劳成疾,延安的中医无法根治,中央的一些同志建议让苏联派几个医生过来。

那天毛泽东正在家里养病,苏联来电说,派到中国的医生已经出发,同行的还有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

看到最后这句话,毛泽东猛地从床上坐起来,赶紧让警卫员备车,他不惜抱病也要去机场,为的就是亲自接自己的儿子。

飞机抵达延安那天,当毛岸英穿着苏联陆军上尉的军装走下来时,已经十多年没有见到儿子毛泽东悄然落泪了,他走上前紧紧地抱住毛岸英:“你都长这么高了!我的岸英啊!”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7)

毛岸英回到延安后,毛泽东的病情还没有经过医生的诊断就有了大的好转,一如毛泽东说的,这是“思念的疾病”。

父子两,多年不见,彻夜长谈。

但很快,毛泽东就发现了毛岸英身上存在的小问题,他常年在苏联长大,吃的是洋墨水,喝的是牛奶,穿着干干净净,每当出门,都吸引了无数的人围观。

其实毛泽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

一天,毛泽东沉下心来和毛岸英说:“岸英啊,爸爸对你有一个要求,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毛泽东说得极其含蓄,他又说:“你在苏联大学上的学,还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可是你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还了解的不够,应该补补课。”

毛岸英是个聪明的孩子,他虽然低着头一言不发,但早已经明白了爸爸的意思。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8)

第二天,毛岸英脱下军装,背着行李,来到了模范村吴家枣园,让农民带着自己下地劳动了,他要和农民伯伯同吃同住同劳动。

毛泽东得知后,满意地笑了。

周恩来见状,曾对毛主席说:“主席啊,你这样是不是对岸英太严格了,他从小受的委屈就够多了。”

结果毛主席说:“谁让他是我的毛泽东的孩子呢。”

1946年下半年,胡宗南进攻延安,局势紧张,毛岸英回到延安给父亲汇报学习成果。

当毛泽东看到皮肤黝黑,手上起了老茧,并且大变样的儿子,心疼地说:“岸英啊,你的学习成果不错啊。”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9)

为了趁热打铁,毛泽东还让毛岸英去参加了土改,继续接受锻炼,毛岸英乐此不疲。

中央机关迁到西柏坡后,李讷的妈妈曾为毛岸英介绍了一个对象,人很漂亮,是从北京来的,但是毛主席却不以为然,他对毛岸英说:“人光长得漂亮有什么用呢?她的理想,她的性格,你知道吗?”

不久,毛岸英在西柏坡认识了一个姑娘,名叫刘思齐。

其实,刘思齐是毛泽东的干女儿,早在十年前,毛泽东在看戏的时候就见过这个女孩,她是烈士刘谦初的孩子。

毛主席心疼地说:“你原来是烈士的孩子,那你以后就当我的干女儿吧。”或许毛主席也没有想到,日后这个女孩会成为自己的准儿媳妇。

当毛岸英得知这么一回事后,激动坏了,这是亲上加亲啊。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10)

毛主席虽然表面上同意了这桩婚事,但因为刘思齐当时年纪还小,不满18岁,而且还在读书,所以不允许现在结婚,要等一等。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半个月后,毛主席把毛岸英和刘思齐叫在身边,决定为他们举办婚事。

这次婚礼虽然场面不大,但规格极高,请来的都是贵宾,比如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还有他们的夫人等。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11)

毛岸英和刘思齐胸前佩戴大红花,喜庆十足。据李敏回忆,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后十分幸福,毛岸英在工厂上班,刘思齐在学校继续读书。

毛岸英曾多次问刘思齐:“你觉得我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

合格,当然合格。在刘思齐的眼里,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好儿子,更是他的好丈夫。

然而刘思齐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还没有当面问毛主席,他便永远把自己留在了异国他乡。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12)

在大火中永生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在中南海紧急开会,研究要不要出兵的问题。

他曾对彭德怀说:“为了我们后面几代人的幸福,这一仗必须要打。”

用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句台词,毛主席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随后,毛主席下令成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为总司令,也正是在这时候,刚刚从老家探亲归来的毛岸英,突然找到彭德怀,表示要去朝鲜参战。

彭德怀收到毛岸英的这个请求其实并没有感到意外,但他却一万个不同意。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13)

图|毛主席和彭德怀

彭德怀说:“你们兄弟三个,一个在上海失踪,一个身体不好,现在能陪在你爸爸身边的,可只有你了。”

但毛岸英坚决要去,他找到毛主席,让毛主席为彭老总说情。

毛主席是懂自己的孩子的,他也知道毛岸英的优秀,最后专门宴请了彭德怀,希望彭德怀可以把他带到朝鲜。

在这时候,聂荣臻这边给毛主席汇报,说志愿军司令部缺少一位政治经验可靠的俄语翻译,毛主席想了想说:“那就让毛岸英去吧。”

就这样,毛岸英以俄语翻译的身份,跟随彭德怀跨过了鸭绿江,来到了朝鲜战场。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14)

临走前,细心的毛岸英专门去给妻子刘思齐做了告别,他嘱咐妻子三件事:第一,每周去中南海看望爸爸,第二,好好完成学业,第三,帮他照顾好毛岸青。

毛岸英在朝鲜的表现是极好的,据和毛岸英曾经在一起待过的赵南起回忆,毛岸英在苏联学习了一身的本领都用在了朝鲜战场。

他还热心地帮助战友们写家书,还有一次,朝鲜居民遇到了大火,毛岸英从居民家抢救出了一个小女孩。

但命运无情。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15)

1950年12月25日早上,志愿军司令部大榆洞,传来了两声敌机战斗机的轰鸣,按照惯例,大家要一起去防空洞。

当时彭德怀和大家都已经转移到了防空洞,彭德怀专门问了问有没有落下人。

敌机飞过后,大家本想着敌机已经离开了,不料还没有几分钟,敌机掉头回来了,然后朝着大榆洞扔下了百枚凝固汽油弹。

当时大榆洞一片火海,毛岸英的战友回忆:“大火的气浪很大,把我们冲出几米远。”

但是当大火过后,有人突然报告,牺牲了两位战友,彭德怀左右看了看,毛岸英不在身边,意识到大事不妙。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16)

经过清理现场,发现了两具烧焦的遗体,一个是秘书高瑞欣,一个就是毛岸英。

事发后,彭德怀马上给中央发电,汇报这一惨烈结果。

彭德怀在电报中写道:

11时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两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时跑出被烧死。……

电报传回北京后,周恩来担心毛主席难以忍受,便悄悄把电报压了下来,直到1951年初,周恩来才让叶子龙把电报给毛主席看。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17)

父亲得知儿子牺牲,是什么感受呢?

叶子龙回忆,毛主席盯着电报看了很久,他把头突然埋得很低,想去拿支烟抽,可是那个火柴盒明明就在他面前,他还一直在口袋里找。

他沉默了很久,叹息地对周围的人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谁让他是我的毛泽东的孩子呢!”

他还说:“不要以为是我的儿子牺牲了就怎么样了,那么多志愿军战士哪个不是爹娘养的。”

关于毛岸英,毛主席不止一次说过“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孩子呢。”

这句简单而质朴的话,足以表明,毛主席虽然钟爱毛岸英,但又始终很严格,直到孩子牺牲,他仍然忍着泪水,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骄傲,这种胸怀不是每个人可以有的。

让人心疼的毛岸英(让人心疼的毛岸英)(18)

图 | 毛岸英生前影像

后来,抗美援朝即将结束时,周恩来曾提议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安葬在杨开慧身边,但毛主席不同意,他说:“就让他留在朝鲜吧,不是还有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在朝鲜吗?”

正所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毛岸英和其他志愿军烈士一起,留在了异国他乡。

“我做毛泽东的孩子合格吗?”

毛岸英牺牲后,刘思齐把这个问题转告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含泪答:“合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