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内家拳正确心法(内家拳心法阐微)

内家拳正确心法(内家拳心法阐微)内家功夫作为一种强度不断增大的锻炼形式,它所要求的“松”,是在桩架不散的前提下,肌肉放松。也就是说,我们站桩时大脑指示肌肉,要绝对的松,如同喝醉 或者泡澡时一般,但是同时又命令肌肉,桩架不能散乱变型。这样周身的肌肉实际就处在一种矛盾状态,既要松,又要保持紧,一旦感觉到了紧,又要马上放松,太 松了又要略略收缩,结果就是所有的肌纤维处于一种类似于弹簧振子般的震荡状态中,幅度极微,但频率极高。这时候,肌肉深处的毛细血管会充分打开,通过血液 把营养输送到身体各部,同时把体内的垃圾清走。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下,正是这种深度的灌溉和清洗,使本身没有血管的筋腱和骨骼也吸收到了的充分的营养,所以 出现了“强筋壮骨”的效果。这是第一步。虽然咱们几乎人人都把松挂在口头上,但是真能把“松”说明明白白的,估计还没有几人。大部分人还是在松、紧、僵、懈之间,摇摆不定,苦苦摸索。筋骨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静态的站桩,二

内家拳正确心法(内家拳心法阐微)(1)

内家武学,肢体动作简单,就花样而言,远不如外家拳法。关键在于其心法。教学双方只有心心相印,这功夫才能传承的下去。所谓心法,就是“理”。理法不明, 修炼也只是空耗时日。由于我国武学门派众多,这理论也是各说各话。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在不同门派指代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元素,诸多争执,多源于此。

既然要离开传统圈子发展传统武术,就得先跳出话语的“是非圈”。因此,我们准备着手构建便于现代人理解的武学理论体系。本贴就是尝试把内家功夫修炼的理念和细节,用大家能听懂的话解释出来。内家功法体系庞杂,我们凭借一己之识进行梳理总结,肯定是挂一漏万。所以暂时不定框架,不定进度,想到哪,写到哪,先把内容罗列出来,将来再系统整理。

内家拳正确心法(内家拳心法阐微)(2)

内家功夫的基础——筋骨修炼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大家现在都知道,我们所传播的内家功法,强调松静入门。但是往往忽略了,松静之法背后的含义,是从筋骨修炼入手。筋骨锻炼,是中国传统内家功夫的基础。如同制造一辆战车,筋骨就是战车的构架和钢板。坚硬如铁的骨骼,柔韧如簧的筋腱,才是内家拳以“柔弱胜刚强”的“资本”。气血和神意的训练,必须以强壮的筋 骨为物质基础,否则就如同空中楼阁。

筋骨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静态的站桩,二是运动的“走架”。不论哪种形式,均要以九字诀为指导原则,即“骨要撑、筋要绷、肉要松”。动也好,静也好,只要保持这种状态,筋骨就会不练自练,不养自养。

但是我们要明白,原理不直接等同于功夫。要想功夫上身,还要明白训练的程序、层次及不同阶段的标准。下面,我把筋骨修炼的大致程序及每阶段的效果简介如下,供大家自修时参考。

内家拳正确心法(内家拳心法阐微)(3)

1、肌肉放松

这是第一步。虽然咱们几乎人人都把松挂在口头上,但是真能把“松”说明明白白的,估计还没有几人。大部分人还是在松、紧、僵、懈之间,摇摆不定,苦苦摸索。

内家功夫作为一种强度不断增大的锻炼形式,它所要求的“松”,是在桩架不散的前提下,肌肉放松。也就是说,我们站桩时大脑指示肌肉,要绝对的松,如同喝醉 或者泡澡时一般,但是同时又命令肌肉,桩架不能散乱变型。这样周身的肌肉实际就处在一种矛盾状态,既要松,又要保持紧,一旦感觉到了紧,又要马上放松,太 松了又要略略收缩,结果就是所有的肌纤维处于一种类似于弹簧振子般的震荡状态中,幅度极微,但频率极高。这时候,肌肉深处的毛细血管会充分打开,通过血液 把营养输送到身体各部,同时把体内的垃圾清走。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下,正是这种深度的灌溉和清洗,使本身没有血管的筋腱和骨骼也吸收到了的充分的营养,所以 出现了“强筋壮骨”的效果。

这就是只要坚持站桩,既使是不明道理,体质也会逐渐改善的原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嘛。

但是我们作为武学爱好者,不能满足于这个层次的收获。既要搞明白其中的道理,更要继续深入。

内家拳正确心法(内家拳心法阐微)(4)

2、关节间隙拉大

肌肉不用力,骨架在重力作用下就要出现塌散的趋势。但是由于肌体还在执行一个维持桩姿的指令,所以骨架不会像人昏倒那样彻底垮下去,而是维持着一种将散未散的临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骨骼之间的关节囊以及联系骨骼的肌腱,均会承受骨骼下坠的力量。而我们智慧的祖先,通过“桩架”中的各种细节微调,如调顶竖 项、松腰坐胯、沉肩坠肘、撑肩横肘等一系列要领,把各节骨头单纯下坠的力量变为各个方向的分力,在这种状态下,骨与骨之间呈现一种“节节相反”的状态,关 节的间隙拉大,关节囊和肌腱被拉长,从而建立起一种拱形的骨架支撑结构。也就是所谓的“骨为弓,筋为弦,一身备五弓”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骨骼和韧带受 力程度很大,相对的,吸收的营养就更多,锻炼效果也就更进了一步。

内家拳正确心法(内家拳心法阐微)(5)

3、体会骨骼的重量,并以这种重量为引子,进一步拉伸筋腱和筋膜。

在这里首先要提出一个概念,就是“内感知”。

一般人的感知能力都是向外的,如看、听、嗅、触等。练习内家拳,主要是在身体里面做功夫,因此必须具备感知体内变化的能力。个人认为,如果一定要把武术分为内家外家的话,是否具备了“内感知”能力,应该是关键性标准。没有内感知,就得以外导内;有了内感知,就可以内御外。这个话题可以单独成篇,在此先简单 提个概念。

内感知的物质基础是神经系统,只有神经系统发达了,才能真实感知自己身体各个部分的情况,进而控制身体进行各种极其细微的调整,引导其向内家拳的锻炼目标 发展——这里推荐一本参考书,李中莹先生的《重塑心灵》,是一本关于神经语言学(NLP)的书。里面有很多理念,对练习内家功夫极有助益。希望大家认真读 一下。

内家拳正确心法(内家拳心法阐微)(6)

那么如何让神经系统发达起来呢?其实很简单,整个内家拳从头到尾都在锻炼和增强神经系统,你就按部就班的训练就行。实际上,从开始最基本的桩架调整开始, 你的神经系统就在参与工作,随着功法难度的加深,神经系统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复杂,自然被锻炼得越来越发达。因此这方面的内容大家现在不必去过多考虑,知道 其中原理就行。我们还是重点论述筋骨的训练。

伸筋拔骨的训练,从开始站桩时就在进行。但是筋骨抻拔的感受,却是在你内感知能力足够强的时候,才能有真切体会。一旦有了清晰的体会之后,你就可以尝试支配身体,有意识地向着我们所要的目标迈进。

体会到骨重,证明了你已初步具备了内感知能力。后面就是在不断实践中,锻炼深化这种能力,并充分利用这种能力,来探索和开发你体内的潜能。

比如说,我们体会到了手骨的重量,就可以利用它来拉伸肩关节,这样附着在大臂骨、锁骨、肩胛骨上的大肌群的筋腱就会被拉伸。

这些“绳索”被拉伸开,肩关节间隙就会进一步加大。

肩关节间隙加大,整条手臂的沉重感就会随之增强。(这时候拘马鞭就颇具威力了)

内家拳正确心法(内家拳心法阐微)(7)

我们就利用这份沉重感,开始拉伸背部的肌群筋腱,达到“开背”的目的。

当背筋拉伸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聚会体会到肩胛骨的重量。(这时候打劈拳就会有一定功力了)

我们利用两个肩胛骨的重量把背筋进一步向两侧拉开,背椎就会挺立出来……

依此类推,当我们清晰体会到骨盆和脊椎骨的重量时,我们可以说,我们已经摸到形意拳“明劲”的门口了。

这也是我们对“我这种感觉是不是肩开了或胯开了”之类的问题不予理会的原因。一旦肩开了,那种肩膀沉甸甸的感觉自己是一清二楚。根本就不用旁人给你解释何谓形意的“熊膀”了,你自己就明白了。反而言之,还要问别人自己肩胯开没开的,那就是没开。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我能下横叉、竖叉,做朝天蹬,即便体会不到骨重,是否也应该算胯关节开了呢?

我们说,那只能叫关节活动量大,还不是内家所谓的“开”。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想,开是与合相对应的,有合有开,才是功夫。能松得开,却合不上,算怎么回事?

好比一扇大门,能关能开,才有意义,一开连门轴都滑掉出去了,那不叫开合,那叫散架了。

由此就引出了下一个话题。

内家拳正确心法(内家拳心法阐微)(8)

4、骨骼承力结构重组

随着关节的活动量加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已经把自己的骨架拆散了,只不过旁人看不出来而已。然后,我们要把自己这副骨架重新组装,让它支撑架构更加牢固,运动起来更有效率,内在力量传递更加流畅。这是个极复杂的精细活,而且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用语言很难将其进度、层次完全表述清楚。过去只能通过各 种比喻来大概其说明,比如接骨斗榫,一身备五弓,身如九曲珠,肩胯若机轮等。

根据我们自己实践的体会,几乎每个关节的支撑结构都要经过几番调整。就拿感觉最明显的肩关节在明劲初级阶段的变化来举例吧:

一般人手臂一用力,或者一受力,肩部肌肉就要收紧,连带着胸部、颈部、背部的肌肉都要紧缩。其中三角肌和肱二头肌的紧张是最易体会的。没有经过训练的人, 意识里越想用力,这两块肌肉收缩的越紧,把肩关节牢牢锁死,身上的力量越发挥不出来,而且反应速度变慢,能量的浪费增大。

内家拳正确心法(内家拳心法阐微)(9)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站桩、活肩法),可以做到这两块肌肉不紧张,肩关节始终保持灵活,这时候挥臂的力量就会增大,如果能结合蹬地转胯拧腰,借助惯性 可以打出较大的力量。但是动作幅度较大,征兆明显,而且运动过程中缺少变化。一旦被人晃过,则有受重击的危险。如果被人制住手臂,肩部肌肉还会本能产生对 抗而再度紧张。

如果继续深化训练,肩胛骨的活动量加大(开背法),这时候,练习者会觉得肩膀好像长长了一截(伸筋拔骨),表象是肩头锁骨与大臂骨结合处出现一个凹陷。即 使被人抓住手臂,肩膀内还有很大的腾挪周旋的余地,这样肩峰和大臂的肌肉就不会过于紧张。向外放劲时,可以不用很大幅度的挥臂,只要肩一旋一抖就能打出较 大力量。但是还是需要一定的空间来完成蓄发。一旦被人用身体顶住拳头,就打不出劲来了,必须撤手来赢得再次爆发的空间。

在此基础上,继续加深训练程度,肩周的筋腱不但长度加大,而且弹性和韧性都大大增强,一般人这时候都可以用手直接摸出来。练习者自己会感觉腋窝和肩窝“通 了”,周围的筋腱像弹簧或者皮筋一样。这时候,从肩膀到手背的肌肉(阳面)可以“真正”放松下来,腋下到手掌心(阴面)会有大筋撑起来。再发劲时,可以感 觉到“腋力”到手。个人认为,这一点可以作为“松肩”的检验标准之一。体会到这一层面的人,一看到“腋力”两个字,应该马上就能做出来,或者至少身体上会 有感应。如果不能,则证明还未松开。如果从受力方面体会,假设有人推你的手掌,或者按你的前臂,即使你跟他较劲硬顶,也是用背力或者整个上半身的力量与之 对抗。如果你松的好,即使你不用力对抗,对方也会觉得你的力量很沉实,不好弄动,这时候,你可以说自己初步具备一点“内劲”了。

再往下深入,就到了腰背层面,其中的变化与细微之处就更多了,越说越挂一漏万,因此不一一尽数了。希望大家在练习过程中细细品味。只有重新组建了自己的骨架结构,我们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内容。

进阶:由外而内,内运动模式的初步建立。(本文完)

内家拳正确心法(内家拳心法阐微)(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