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有志青年之孙健初石油之父(古今有志青年之孙健初石油之父)
古今有志青年之孙健初石油之父(古今有志青年之孙健初石油之父)崇尚科学创事业,艰苦卓绝寻找源。大义民族国为本,三一社立抗敌顽。踏平千重山和水,
咏孙健初
张玉林
石油之父健初传,
地质人生灿烂篇。
大义民族国为本,
三一社立抗敌顽。
踏平千重山和水,
艰苦卓绝寻找源。
崇尚科学创事业,
振兴中华梦划圆。
孙健初,石油中国地质学家。他发现了中国第一口油井,他开发了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他当选为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主席,他主持开办了新中国第一期石油技术干部培训班,他组织绘制了新中国第一张石油发展蓝图。他就是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
勤奋学习。孙健初,1897年8月18日出生于河南濮阳县白堽乡后孙密城村。在父亲的私塾里学习了六年。在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毕业。在1920年9月考入了山西大学堂理工科采矿系预科班,从此开启了他人生崭新的历程。1926年,孙健初毕业,第二年,经过严格的考试,孙健初正式被录用为瑞华地质调查会会员。
孙健初发现了中国第一口油井。他发现了中国人的第一口油井,而后,探明并开发了玉门油田;他是第一个跨越祁连山的中国地质学家;他建成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他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人才诸多的第一,勾勒出一个潜心笃志、始终如一的拓荒者形象,也画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前世和今生。
孙健初用双脚测量大地。“每次调查皆努力肯干,尤其对荒凉之西北调查,无人愿去,我却自动前往。”这是孙健初对待地质工作的态度。当年,他骑着骆驼越沙漠、走戈壁,吃的是炒面拌雪,住的是帐篷窑洞,他曾因又冻又饿而昏死过去,幸好被一位蒙古族老大娘救活。他无暇照顾妻儿,他的妻子张芳晨女士第二个孩子还没有出生就夭折在腹中。他在陕南镇安、青海茶卡等地进行地质勘探时,曾与土匪相遇,险遭不测。尽管如此,他的志向丝毫未变,他为理想矢志不渝。
孙健初《发展中国油矿计划纲要》。他所划定的可能产油的区域,几乎都发现了大油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东北的大庆油田、吉林油田, 西北的青海油田、长庆油田,山东的胜利油田,江汉平原的江汉油田,华北的中原油田、任丘油田、大港油田,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早已得到了改变。而为了支持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玉门油田功勋卓著,主动承担起了“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经验、出技术、出人才”的历史重任。
孙健初培训第一批石油地质干部。1950年,孙健初出席全国第一次石油工作会议,当选为主席,提出西北石油勘探计划。1951年,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出席,孙健初先生汇报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情况及远景,毛泽东主席感慨地说:“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1952年10月,孙健初主持开办了第一期石油地质干部训练班,亲自讲课,参加讨论,指导总结。这批学员后来都成为我国石油地质界的中坚。1952年11月10日夜,正当孙健初先生为新中国呕心沥血、大显身手的时候,由于深夜备课,极度疲劳,一场煤气中毒夺走了他的生命, 享年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