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孩子动手打父母是什么心理疾病(孩子动手打父母)

孩子动手打父母是什么心理疾病(孩子动手打父母)看到这些新闻,让人不由得困惑与不安。 而就在前几天,一条新闻刷爆了朋友圈,盐城一个13岁的少年,因为不服妈妈的管教,双方发生激烈冲突,他用家里的猜到把妈妈砍死了。 2017年8月,网上爆出一条视频:一名12岁男孩在饭店弄坏了东西,妈妈教育了他一番,他不但不听,还对母亲大声吼叫,最后竟然动手掐妈妈的脖子,被人拉开后竟然又连续三次对妈妈动手。 2013年4月,我们本地有个小男孩,只因为妈妈拒绝给他买玩具,便在广场上撒泼哭闹,妈妈上去劝阻还被他抓住头发拉扯。当妈妈疼得让他放手,旁边的路人上前阻止,还被男孩骂道:“关你什么事,滚!”

前段时间,朋友喝醉了,和我们哭诉,自己被儿子踹了一脚,踹在腿骨上,生生黑了一片,当时又疼又气,心都要碎了。

孩子动手打父母是什么心理疾病(孩子动手打父母)(1)

我们追问才知道,原来,朋友看到她13岁刚上初中的儿子,由于整天玩手机,学习成绩下降了不少,于是就把儿子的手机强制没收了。因为这件事,儿子几天不上桌吃饭,当她又一次去他房间叫他吃饭时,他突然就做出了这样的举动。

儿子踢了妈妈后没有道歉,甚至依然不吃饭。而他爸爸因为忙于生意,从来不理会家里,朋友和他说起,他甚至责骂说是当妈的没管好儿子。孩子的爷爷奶奶更是不问缘由地站在孩子那边,不吃饭就偷偷给他塞钱。她觉得自己在家里没法活下去了,她不明白为什么掏心掏肺地照顾孩子,到头来有这样的下场。

孩子打父母的新闻其实早已屡见不鲜了。

孩子动手打父母是什么心理疾病(孩子动手打父母)(2)

2017年8月,网上爆出一条视频:一名12岁男孩在饭店弄坏了东西,妈妈教育了他一番,他不但不听,还对母亲大声吼叫,最后竟然动手掐妈妈的脖子,被人拉开后竟然又连续三次对妈妈动手。

2013年4月,我们本地有个小男孩,只因为妈妈拒绝给他买玩具,便在广场上撒泼哭闹,妈妈上去劝阻还被他抓住头发拉扯。当妈妈疼得让他放手,旁边的路人上前阻止,还被男孩骂道:“关你什么事,滚!”

而就在前几天,一条新闻刷爆了朋友圈,盐城一个13岁的少年,因为不服妈妈的管教,双方发生激烈冲突,他用家里的猜到把妈妈砍死了。

看到这些新闻,让人不由得困惑与不安。

孩子会出现为什么打父母的行为?

现在有一个说法,把孩子打父母这种现象叫做新型家庭暴力。过去,我们听到的都是父母打孩子的暴力新闻,自从法律规定打孩子犯法后,这种现象越来越少,反而是孩子打父母的新闻越来越多,所以被叫做新型家庭暴力。

孩子动手打父母是什么心理疾病(孩子动手打父母)(3)

孩子会出现殴打父母的暴力行为,其背后的原因很多,大体看来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这其中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里父母本身就有以暴制暴的行为习惯,比如父母在家里吵架,当着孩子的面大打出手,喝醉了或者动怒了,回到家把气撒到孩子身上,通过打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绪等等。

这些行为会严重影响孩子,在他心灵上造成严重的创伤。若是年纪他还小,没有反击能力,他可能就会憋在心里,当他十几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武力时候,很可能就会像父母一样,以暴制暴了。

另一方面,可能是父母对孩子的过渡宠溺。这可能是更为普遍的情况,由于过渡宠溺,父母会对孩子轻微的暴力行为选择无视,比如,被孩子打了一下,会说“不疼”“轻点”,在孩子看来像逗他玩一样,导致了孩子不断试探父母,突破道德底线,最后一旦父母某个时候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他们就会对父母大打出手,发泄自己的不满。

朋友的儿子就是被宠坏的典型,他们家家庭条件不错,对孩子是有求必应,尤其是在外做生意的父亲,带孩子出去买衣服总是要买名牌,朋友劝阻还会说,你懂什么,穿什么样的衣服就是什么样的人,我赚的钱我愿意给我儿子花。父子二人一致对朋友的态度是觉得她很土,看不起她,这个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没有一点地位。

第二,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孩子现在在电脑、手机上玩网络游戏,游戏中就有很多打斗情节,孩子在这种氛围的渲染下,潜移默化地就会受到影响,从而演变成为自己也想要试一试。还有,十几岁带孩子可以更多地和朋友在一起,很容易受到坏朋友的影响,让他们学坏。

孩子动手打父母是什么心理疾病(孩子动手打父母)(4)

第三,自身人格发展不健全。其实问题还是出在父母和老师等教育者身上,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尤其是唯分数论,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关心他有没有吃饱穿暖,却很少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以至于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情感方面缺失,以至于人格不健全。

孔子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若是放纵孩子伤害父母的暴力行为,就很有可能让他养出更多的施暴施虐行为,给社会造成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最后追悔莫及。

所以,我们如何避免孩子动手打父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孩子动手打父母是什么心理疾病(孩子动手打父母)(5)

首先,从小就应该和孩子明确,打人是不对的。

在综艺节目《育儿大师》中,有一期是两对父母分别带着自己四岁左右的孩子上节目,孩子一起玩耍,父母在一旁看,而摄像机的背后是一个儿童教育心理专家,她在分析孩子和父母的行为,引导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这两个孩子都是小男孩,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叫强强吧,长得很瘦小,性格却很强势。另一个小男孩叫恩恩,长得胖胖的,在玩耍的过程中,总是被强强拖着跑,还差点被强强给弄伤。妈妈让强强不要弄伤恩恩的时候,强强居然用手狠狠地打了妈妈的胸口。

强强父亲说,在家里强强也是这样,被他妈妈惯的。心理学家要求妈妈告诉强强,打人是不对的,如果还打就把孩子晾着,直到他回来跟妈妈认错。妈妈居然说孩子不会认错的。是父母的纵容导致了孩子分不清是非黑白。

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而且要明确,打了人是要受到惩罚的。比如制定惩罚规则,要是孩子出现这种行为,要严肃对待,表情言语上都要让他意识到这是一件严重的事。

怎么做呢?严肃地告诉他“他的行为不对,父母会对他进行惩罚,但不是因为不爱他,让他到房间思过十分钟,反省自己的错误”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导,慢慢让孩子明确一些行为准则,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孩子动手打父母是什么心理疾病(孩子动手打父母)(6)

其次,父母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还是拿朋友的儿子为例,她儿子在学校里表现很好,成绩优异,彬彬有礼,老师同学对他的评价都不错,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的孩子会出现打父母的暴力行为。

但正是因为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只有学习好就行了,而忽视了他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对他学习成绩下降,简单粗暴地剥夺他使用手机的权力,会让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更不听父母的话。

父母在这种时候,应该和孩子好好沟通,搞清楚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如果确实是因为玩手机的时间过多了,影响了学习,我们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制定一些计划,比如每天学习多久,玩手机多久,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被理解,才能让他更好地成长。

孩子动手打父母是什么心理疾病(孩子动手打父母)(7)

最后,要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比如,出现愤怒情绪的时候,不能通过打人的方式发泄,我们可以打篮球、踢足球、跑步等等,通过一些体育运动,释放自己的消极能量,我们还可以写日记、找朋友聊天,和信任的长辈沟通等等,把情绪表达出来,寻求帮助。只有学会正确地表达情绪,我们才能不被情绪控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