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和现代社会一样,贩毒,从来就是个一本万利的暴富生意,当时也是如此。鸦片战争不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题,中间也很复杂,远不是我们在课本上看的那么简单,暂不细说,只说这场东西方战争的“药引子”鸦片和它后面的背景。不过,隔着千山万水开来几十艘军舰,就敢来一个陌生的大国“踢馆”,是不知深浅还是充满自信?......我以前一直认为是前者,或是兼而有之,现在我觉得我错了。这一脚就把这“庞然大物”踢了个窟窿,大清国的孱弱让英吉利这帮莽撞的家伙摸了个透。因为,当时保守、自大的清王朝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就是个纸糊的“巨人”而已。“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

A 但凡上过学的人对“鸦片战争”都不陌生。

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块“痛”,翻到那儿就得疼一下。因为就是从这个事儿起,大清国的怂劲儿露出来了,列强们一看:我靠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啊!

我一直认为,鸦片战争是新兴帝国英国对老牌帝国中国的一次军事试探,欧洲新晋的工业霸主想码码这个东方古国的深浅。

在这个事件中英国人是主动的,鸦片只是一个借口,打开这个东方大国的门户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

不过,隔着千山万水开来几十艘军舰,就敢来一个陌生的大国“踢馆”,是不知深浅还是充满自信?......我以前一直认为是前者,或是兼而有之,现在我觉得我错了。

这一脚就把这“庞然大物”踢了个窟窿,大清国的孱弱让英吉利这帮莽撞的家伙摸了个透。因为,当时保守、自大的清王朝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就是个纸糊的“巨人”而已。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1)

“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不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题,中间也很复杂,远不是我们在课本上看的那么简单,暂不细说,只说这场东西方战争的“药引子”鸦片和它后面的背景。

和现代社会一样,贩毒,从来就是个一本万利的暴富生意,当时也是如此。

由于中国出口的物资,茶叶、丝绸、瓷器等给西方和中国的贸易造成了巨大的逆差,致使老外们每年都不得不付出巨量的白银。西方的商人们急需找到一种物资来抵消,来达成贸易的平衡。

后来找着了,就是鸦片。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2)

在鸦片毒害下的大清市井百态

当时清王朝的腐败已经深入到了骨髓。皇帝严令不允许外来鸦片的进入,但几乎每个层次,从高层到中低层,从地方政府到各路军队,都跟老外们联起手来肆无忌惮地走私,用不同的渠道保持着鸦片的畅通。

鸦片的泛滥坑害了千千万万中国人不说,它还把中国和西方,特别是与英国的贸易掉了个个儿。到林则徐虎门禁烟的前夕,每年进入中国的鸦片已达到1500吨,巨量的白银又流出了中国。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3)

“虎门禁烟”与鸦片战争

这些鸦片全来自我们的邻国——印度。这里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面积广袤,非常适合鸦片的生长和种植。

更方便的是,控制印度国政的是一家来自英国的企业——“东印度公司”。

很牛掰吧?一个千年东方古国竟然在一家外国股份制公司的掌控之下。我们都知道印度给英国当了多年的殖民地,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实际控制者却是这个“东印度公司”。

这就是我这篇文章的主旨,知道一下这个让中国近代史拐了个弯儿的可不简单的“神公司”。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4)

当年位于伦敦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总部

B 东印度公司并不是英国人的首创,当时和英吉利齐名甚至略先一步的还有另一个海上强国,人们熟知的荷兰。

这些欧洲国家的国土和市场都非常有限,以贸易为主、向外拓张是它们唯一的选择。

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几乎是同时建立,都在1602年左右,只不过荷兰的公司更有实质性,先走了一步,而英国的公司当时还不过是英王给的一纸“特许状”而已。

为什么叫“东印度公司”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那个著名的冒险家哥伦布了。

哥伦布当年航海的目标本来是寻找印度大陆的,可这货飘来飘去的飘到了美洲。他以为他找到的就是印度,但后来被证明不是,但这家伙死不改嘴,人们只好把真正的印度叫做“东印度”,把美洲大陆叫做“西印度”。在英文中,“印第安人”和“印度人”都是同一个单词,就是拜哥伦布所赐。

所以,欧洲后来在亚洲从事贸易的公司,都名为“东印度公司”。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5)

英、荷东印度公司的商队

我们都知道,台湾是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夺回来的,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很有分量的一笔。

其实,那不是荷兰正式的驻军,台湾也不是荷兰正式的殖民地,它只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商业据点。类似这样的据点当时在亚洲有35个,台湾这个居于第二,日本还有一个占第一。

荷兰人在台湾呆了38年,后来还是郑成功把这帮一贯强买强卖的家伙轰走了。有点儿霸占了一幢以为无主的“烂尾楼”,住了多年后来了正装儿的房东,又把楼收了回去的意思。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6)

郑成功收复台湾

当时,正独守厦门、与清军对峙的郑成功也是没地儿去,一直在苦苦寻求未来的方向。

这时,一个从台湾跑来的叫何斌的人求见老郑,大力鼓吹进军台湾的美好愿景。

这老何原本是荷兰人的翻译,跟老外闹翻了跑了过来,恨死了这帮“红毛”,特想给他们添堵。

谁能想到啊,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后来竟成就了一个永留史册的盛举。

当时的郑成功确实正有点儿懵圈,是何斌打开了他的眼界和思路。

“反清复明”大业搞得不太顺手,入关后的清军已然是成了气候,一路南下追杀。对水战熟悉,陆战不是强项的郑成功,为了保存实力,以图来日东山再起,毅然力排众议,在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三月,率领2.5万部众、几百艘战船由金门出发,杀向台湾。

孤悬一岛的商业雇佣军怎么也不是这支见过血的虎狼之师的个儿啊,虽然也经过了顽强的抵抗,几个月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还是乖乖的签了字,黯然退出了这座在后世比中国哪个省份都吸引眼球的宝岛。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7)

郑成功塑像

C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可比荷兰的还要牛,它们才不是建了几个基地,而是统治了一个国家,在这个国家牛逼狼烟了近100年。

这个悲催的兄弟就是印度,跟中国一样的一个又有文化、又有故事的古老国家。

印度可不是才发现不久的美洲。美洲的主人都是当地的老农,打不过洋枪洋炮的殖民者,加上到美洲探险的西方人中没几个好鸟,大多是作奸犯科、好勇斗狠之徒,下黑手敢豁命,很快就站住脚拿下了地盘。

印度当时是有自己的统治者的,而且名气不小,叫“莫卧儿帝国”。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8)

全盛时的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建立于1525年(当时中国是明朝嘉靖皇帝在位),第一任皇帝叫巴布尔,一个蒙古血统的穆斯林,也是一个外来户。国家创立时的规模并不大,是到它的第三任时赶上出了一位精英人物。

这个叫阿克巴的少年13岁继位,当了49年的皇帝,非常牛掰。到它撒手的时候,这个帝国的领土已经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成为唯一的统治者。

人人熟知的印度标志性古迹“泰姬陵”,修建于1631年,就出自莫卧儿的一个皇帝沙贾汗之手。这老兄当时怎么也忘不了死去的爱妃,耗费举国之力、历经11年时间,完成了这个非常牛逼的建筑,据说在世界建筑史上可称“完美艺术的典范”

一般建这种东西都会把国家累吐血。不知是不是修这陵墓修的,反正打这以后,莫卧儿王朝就进入了抛物线的“下坠期”。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9)

泰姬陵

在17世纪初英国人开始琢磨这块大陆的时候,这个庞大的帝国跟邻居大清国差不多,看上去风风火火热热闹闹,其实早就四处漏风千疮百孔了。

不过人再怂也不是一伙儿英吉利买卖人就能轻易吃得下的。东印度公司的策略是“蚕食”。不着急,一步步来。

首先这帮老外有钱,仗着有从美洲抢来的大量的白银和黄金,比家里有矿的还阔气。印度盛产高质量的丝织品和棉织品,老外就统统买下。有了销路自然就更刺激了上下产业链的发展,大伙都来干,越弄越红火。

繁荣的出口型经济使各个层次都变得富有,有了钱就刺激消费,国库里自然增加了税收,皇帝佬的统治就稳定就更加容易了。

所以,莫卧儿的皇帝看这些英国人还挺顺眼,他们在印度的贸易活动也自然顺理成章的合法化。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10)

D 站稳了脚跟的东印度公司怎么会仅仅满足于老老实实的做买卖呢?已经攥住了莫卧儿王朝出口命脉的他们,开始了进一步的试探。

他们在来到南亚次大陆冒险之初,口袋里就揣着英王给他们的“特许状”的,里面包括5项“特权”:掠地铸币、筑城养兵、缔结盟约、宣战媾和及审理刑事民事案件。

当然这没安好心的“特许状”他们可不敢就掏出来,怕不让阿三给你拍个半死儿。

随着商业地位的逐渐稳定,英国人在印度的布局在一一落实。

今天在西部设立一个贸易站,明天在东南部建个商馆,后天在北边取得专营权......一年一年的下去,印度人似乎发现,他们离不开这群老外了。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11)

印度加尔各答的维多利亚纪念馆

1698年,东印度公司索性买下了印度3个村子的“包税权”。什么意思?就是这仨村儿我说了算了,相当于从政府手里买下了这块地的产权,成了不容置疑的所有者,有点像中国后来的租界。

这3个村子里面的一个,就是后来成为印度第四大城市的加尔各答。

加尔各答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周围盛产大米和黄麻。东印度公司把他们在印度的总部设在了这里,除了丝织品、棉织品之外,粮食和工业原料也源源不断地运往了英国。

此外,他们还垄断了鸦片、食盐和烟草的经营,通过这些重要物资牟取暴利。为什么清政府的禁烟引起了那么大的波澜?你断了俺的财路,无异于刨了俺的祖坟,让俺还怎么赚钱?不打你丫的还有活路吗?......

更重要的是,清政府不让他们在沿海城市设通商口岸,不给做买卖的地儿。你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大的市场,把我关在外面不许掺和,合适吗?......

这,才是鸦片战争的根源。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12)

印度雇佣军

E 到了18世纪初期,莫卧儿王朝越来越趋于衰落,由一个完整的国家分裂成为一堆城邦,各自为政,一个个都不听老大的了,这些“邦主”自个儿说了算。

这种“诸侯割据”的乱象给英国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彼退我进,彼消我长,已经经营了几十年的东印度公司这时开始加快了控制印度的步伐。

吃人的“狼”终于露出了尖利的牙齿。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英国人索性褪下了“商业公司”的外衣,蓄养军队、划分管区、控制税收......后来干脆占领了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孟买,成了最大的一家“军阀”。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13)

军事化了的东印度公司

他们把设在加尔各答的总部搞成了一个军事基地,建筑了一个巨大的堡垒。里边都是经过了专业训练的雇佣军人,以此为中心,辐射四方。

这么做就有点太过分了,阿三大哥再温顺再好捏咕,多少也是有点火气的。孟加拉邦的印度总督向东印度公司提出了抗议,可想而知抗议无效,于是这位总督老兄带着兵收回了加尔各答。

英国人简直乐坏了,可有“茬口”了!这给他们彻底撕下“面纱”提供了足够的理由。

同时,这个事件也成为英印“七年战争”的导火索。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14)

东印度公司当年的登陆地点

1757年1月英印开战,1764年以印度全部失败而结束。在中间的过程中,和“八国联军”一样,就是一个“抢”,莫卧儿帝国最后的一点家底全都落到了这帮西方强盗的口袋里。不用藏着掖着,甩开膀子干了。

后来的印度就成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东北的“伪满洲国”。找个听话的做“傀儡”,剩下的一切都是东印度公司说了算。税权、财权、军权、行政权.....印度人全是摆设,这个国家已经不存在了。

1767年,英国议会索性通过了一个《东印度公司管理法》,把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权直接授权给了东印度公司,由它代表英国政府管理这块土地。

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东方大国就这么完了。从此,印度彻底沦为了大不列颠人的殖民地。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15)

F 殖民者的特质决不是建设,而是掠夺。成为英国人的农奴之后,这个曾是南亚大陆最繁荣富庶的国家进入到了急剧的衰落之中。

贫困、愚昧、肮脏......在世人的心目中,“落后”,就是印度的另一个标签。

可是,就像谁都违背不了自然规律一样,后来英国工业革命出现了,资本的目标由贸易转为实业,在诸多因素的累加下,以贸易为主的东印度公司也进入了衰退的轨道。

到了19世纪,它的很多特权被英国皇室逐渐一一解除,这个曾不可一世的公司后来竟混到了破产的边缘。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16)

也曾不可一世,谁料逝去无声

1858年,英政府一脚踢开了这个给它带来过庞大财富的“殖民先锋”,把印度的一切权力收回到自己的手里,东印度公司也被正式注销。

一个在东亚呼风唤雨、左右了许多国家前途走向的牛逼企业,就这么——寿终正寝了。

200多年中,光鲜过、辉煌过、强霸过、血腥过......

125个股东、7.2万英镑起家,由钟鸣鼎食到归为尘土,悄悄的来亦黯然的去,倒是在世界近代史上留下了独有的一笔。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17)

G 说到最后,聊一个也和“东印度公司”有关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160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叫亨利.哈德逊的老兄,伙同几个到美洲淘金的小伙伴,乘坐一艘名为“半月号”的船驶进了纽约港(这是后来的发展,那会儿就一无名停泊地)。

16年后,他们用价值60荷兰盾(24美元)的货物,从当地土著手里买下了这里面积57平方公里的一个岛(估计也是强买强卖),起名“曼哈顿”。

围绕着这个岛,荷兰人在老远老远的美洲,给自个又建了一个新的故乡,起了个很温馨的名字——“新阿姆斯特丹”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18)

现在的曼哈顿

经营了40年,1664年来了一伙更霸道、更凶残的英国佬。他们一看这块地不错啊,就一顿暴揍打跑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家伙。然后,给这地儿改了个名儿,叫“纽约”。

荷兰人跟英国人打架的时候,曾经在纽约的一块空地上修了一道木头的栅栏墙,后来若干若干年过去,纽约越来越大,在这道墙的原地也形成了一条街。

英国殖民印度工业(殖民印度叫板大清)(19)

就是这条牛得不行的街

这条街即使现在也既不长、又狭窄,其貌不扬,但可是牛逼得了不得,一跺脚国际金融界都得颤乎几下,无人不敬三分。

它的名字叫——华尔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