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三年级的时候(04中学时代上)
2005年上三年级的时候(04中学时代上)我8、9岁时就开始自己洗衣服刷鞋子了。我很注意自己的衣着是否整洁,或许是受妈妈的影响,或是遗传了爸爸妈妈爱干净的基因(打了些折扣了,远远逊色于他们)。当然,也有少年春心悸动而产生的爱美之心的缘故。我有一件军绿色的上衣,一条天蓝色的裤子,这是我最爱的一套衣服,因为这是空军军服的颜色。一般是星期六下午或晚上洗干净,周一早上再穿上去上学。有一次,不知怎么搞的衣服很脏,我就把衣服放到洗衣板上用刷子刷,结果出现了绿白相间的杠杠很是心疼。妈妈安慰我说,挺好看的像是海军战士的海衫。妈妈知道我很崇拜解放军,也梦想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听了妈妈的话,失落的心情马上变得兴奋起来。那件衣服一直穿到中学毕业,大概是我这辈子穿的时间最长的一件衣服,也是性价比最高的一件衣服。妈妈柜子里有一双黑色系带棉皮鞋,中性样式男女都可以穿,她一直舍不得穿藏在柜子里有好几年了。1977年的冬季的一天,妈妈打开柜子找布料,要给我们做新衣
1974年9月1日我上中学了,当时中学要读四年,不分初中、高中。我们这届六个班,我被分到一班担任班长。由于没有学习压力,主要工作就是纪律和卫生。有班主任老师的撑腰和干部们的配合,工作还算顺利。此外还有政治学习和文艺活动等工作。我班的同学很活泼,各项活动都很好开展。文艺委员组织能力强,有一位女生唱歌全校闻名。所以,文艺活动我们班有优势。1976年“七一”前夕,学校举办了“诗朗诵庆七一”活动,我是本班领颂。记得在一次全校的政治学习汇报会上,我做了学习《哥达纲领批判》的学习体会发言。现在想起来有些尴尬,不知道当时自己“胡诌”了些什么。十四、五岁的小孩子,对于那样的历史文献,能有什么体会呢?体育却是我们班的弱项。到了二年级,省里招收飞行员,我的好朋友四班的班长、帅气的严同学,成为我校唯一的幸运儿,走上了从军之路,让我们好不羡慕。近两年的时间,我们经常在一起开会、一起讨论工作,彼此很了解、很熟悉,中学毕业前夕,他还回到母校看望老师和同学们。
这也是我们追捧的装束
一、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王老师,她是下乡知青,一个典型的知识女性。看上去非常儒雅,也非常漂亮很有亲和力。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她已经怀孕数月了,还是一如既往的勤奋工作。虽然当时社会不重视学习,但是,她上课还是一丝不苟。她是语文老师,记得她上的一节“五只白鸭”课,绘声绘色画面感极强,把文章讲透了、讲活了。那些调皮捣蛋的同学,也听得津津有味。现在回想起来我才恍然大悟,她知道休了产假后就要调离了。在一天的课间操后她把我留在操场上跟我谈心,对我进行了一番鼓励和教诲。她具体讲了什么没有印象了。但是,当时心里的感觉是暖暖的,产生了有朝一日报答师恩的愿望。这是她留给我的最后印记,至今还是那么清晰,但是,当初的愿望还没有实现,不知道能否有机会实现,只好借此机会祝福她老人家健康长寿。三年级班主任换了数学老师秦老师,后来他一路升迁。四年级时班主任又换了物理老师徐老师。徐老师英俊睿智,喜欢打篮球。球场上他的身影灵活也最潇洒。虽然我们只有一年的师生之缘,但是,却对我影响很大。中学阶段我只有这一年是在真正的学习,也正是这一年徐老师的付出,我才有了金榜题名的结果。高考考完物理他第一时间问我答卷情况,当我谈到最后一题解答过程时,他兴奋地说:你答的太好了,完全正确,有望达到70分!我非常开心,当然她对我的帮助不仅仅是物理,还有人生的方向。
真像《五只白鸭》课堂很温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又置青春期,十三四、十四五岁的孩子都知道美了。虽然物质条件有限,女孩子还是把自己尽量打扮的更加精神、漂亮,至少玩整洁大方。男孩子也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能太邋遢。如果在女同学面前丢了面子,就会一直抬不起头来。我们同学穿的鞋子一般春秋都是黄胶鞋,大概两三块钱一双。到了运动会有体操表演需要白鞋,所以白鞋也较多一些。有的同学家里买不起白鞋,就把黄胶鞋用白粉笔涂白,夹在队伍里。平时穿自己家做的布鞋,有的同学的鞋子穿的很久了也没有新的可换。虽然“漏洞百出”,但还是有鞋子的功能,总比赤脚要好多了。常有同学因家里实在困难不得不辍学。
皮鞋一般也穿不起,一双“三接头”黑皮鞋要二三十元。还有一种“翻毛”皮鞋比较普通,也很流行,现在也有但是很少了。表面不是光亮的而是带“毛”的,一般都是红褐色或黄褐色的,也有少见的黑色,保养用鞋粉擦涂表面。由于造价较低,穿得起的人多一些。这种鞋一般都是冬季穿的棉皮鞋。由于谐音是“反毛”,所以改称“反修”鞋。1976年春,爸爸出差回来给我买了一双春秋季的“翻毛皮鞋”,这是刚上市的最新款,很有青春活力非常漂亮,记得是8元钱一双。这是我第一次穿上了皮鞋,引来了众多羡慕的目光。
我的第一双翻毛皮鞋远没有这么精致
妈妈柜子里有一双黑色系带棉皮鞋,中性样式男女都可以穿,她一直舍不得穿藏在柜子里有好几年了。1977年的冬季的一天,妈妈打开柜子找布料,要给我们做新衣服,又翻出了这双皮鞋。我拿起它翻来覆去的看,简直就是爱不释手。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是说:儿啊,这双皮鞋你拿去穿吧。现在你要好好学习,明年高考了让它给你带来好运,走进大学的校门。我高高兴兴的穿上了这双鞋,我每天都很开心的穿着这双鞋上学,时不时的就给它擦鞋油保养,保持着它的光亮完美,让我满足着小小的虚荣心。不过虚荣心并没有膨胀,常常想着妈妈的话鞭策自己,学习尽头更足了。
我8、9岁时就开始自己洗衣服刷鞋子了。我很注意自己的衣着是否整洁,或许是受妈妈的影响,或是遗传了爸爸妈妈爱干净的基因(打了些折扣了,远远逊色于他们)。当然,也有少年春心悸动而产生的爱美之心的缘故。我有一件军绿色的上衣,一条天蓝色的裤子,这是我最爱的一套衣服,因为这是空军军服的颜色。一般是星期六下午或晚上洗干净,周一早上再穿上去上学。有一次,不知怎么搞的衣服很脏,我就把衣服放到洗衣板上用刷子刷,结果出现了绿白相间的杠杠很是心疼。妈妈安慰我说,挺好看的像是海军战士的海衫。妈妈知道我很崇拜解放军,也梦想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听了妈妈的话,失落的心情马上变得兴奋起来。那件衣服一直穿到中学毕业,大概是我这辈子穿的时间最长的一件衣服,也是性价比最高的一件衣服。
六七十年代空军军服
那时人们的衣着颜色以黑蓝绿灰为主。洗的次数多了就会褪色,就显得破旧不堪穿着也没面子。不像现在,新衣服还要故意弄旧、弄破,称之为“乞丐服”。所以,就有了“变新”的方法——染色。到商店里买来专用染衣服的染料,把退了色的衣服、裤子染成新的颜色。一般都是染成黑色,因为其他颜色不好染。染衣服也是有点“技术含量”的活儿,染不好会“花”就没法穿了只有扔掉。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染衣服,当然也免不了交了些“学费”的。
这是“打”毽子的情景
我们的体育活动比较单调,一周几节体育课,基本上是老师领着做做准备活动,然后给几只篮球或一支足球,让学生“自由活动了”。但是课间自发的体育活动还是不少的,我最喜欢踢毽子活动了。踢毽子有“踢、奔、压、打、掏”等花样玩法,可以单项也可以综合起来玩,可以两个人也可以多个人比赛。我“打”的技术不错,在年级里还能排到前五,一口气可以打一百多个。“打”是最累的一个花样,“技术含量”也是较高。把毽子在身体的左侧抛起来,然后人跳起来用右脚把毽子弹起来,这样一直反复下去。也可以转移到右侧,用左脚将毽子弹起来左右开弓。下了课马上到操场,几个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就聚到一起,开始玩毽子。十分钟玩的也很开心,反正没有学习压力,上完课下课再玩。放了学也要再玩一会儿再回家。如此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毽子没有卖的要自己做,需要柔软的狗毛或羊毛,还有铜钱(古币)。一只毽子要三枚铜钱。多了太重玩起来费力,少了太轻有点风就漂移了。将适量的、长短适宜的狗毛或羊毛穿进铜钱的方孔里,再从背面钉入竹楔子,用刀具削平即可。毽子常常丢失谁也不在意,因为丢了再做很方便。那时,谁家都有一些铜钱一串一串的,也不知珍惜,现在很难找到了,它们已经作为古钱币成为稀缺的收藏品了。
(下期预告:《(04)中学时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