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赵贞吉的回答也是冠冕堂皇,海瑞只能“我去”,当然有可能他心里也骂了句“我去”┓( ´∀` )┏▼海瑞自然不愿,他想查案。▲此时嘉靖40年,海瑞49岁,正德12年已经是45年前的事情了。海瑞再如何神化,他也是个人。在那些被寡母带大,屡试不第的人生中,他一定有想过他的父亲如果在,生活是不是会待他更好一点。“杀父之痛,锥心难忘”,这八个字不是为了应对赵贞吉的虚言,而是刻在他人生道路上的铭文。▼海瑞一跃站上了道德高地,赵贞吉的诛心之法也失效了。赵贞吉不欲再辩,为让海瑞不再生幺蛾子,派他去送军需。▲小说里有写了些赵贞吉的心理变化。赵贞吉对海瑞最初判断,应该是“大忠似伪”、“以博直名”,所以才有以军功之名相诱之举。只是这一番辩论下来,他倒也认可海瑞是周公和孔子所推崇的“朴人”,但如今的官场,海瑞便是个“野人”,显得不合时宜。作为一个审时度势技能满点的人,赵大人自然是不喜欢不合时宜的“野人”。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1)

第二十二集的剧情完成了“一审郑何”的“地方博弈-上疏中央-朝堂博弈-下达地方”的整个博弈流程,又开启了“二审郑何”的剧情。这集的剧情先是完成了海瑞和赵贞吉互怼,结束了“一审郑何”中的地方博弈,海瑞的供词和杨金水疯了的情况一起传递到了宫里,中央完成博弈后又形成了新的决议下达到了地方。博弈中间还夹着交代了齐大柱的情事、海瑞和胡宗宪第一次见面、司礼监内部斗争,为之后的剧情做好了铺垫,真是纹丝不乱。最关键的是,这集的海刚峰第一次燃起了希望。

当然,这集还有我喜欢的船戏!

  1. 赵贞吉、海瑞互怼

赵贞吉和朱七商量暂押郑、何,在圣旨到来之前不再审问,海瑞却还要继续追查。赵贞吉和海瑞辩论,利诱不成、讲理不过便开始诛心。

▼但海刚峰毕竟是海刚峰。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2)

▲此时嘉靖40年,海瑞49岁,正德12年已经是45年前的事情了。海瑞再如何神化,他也是个人。在那些被寡母带大,屡试不第的人生中,他一定有想过他的父亲如果在,生活是不是会待他更好一点。“杀父之痛,锥心难忘”,这八个字不是为了应对赵贞吉的虚言,而是刻在他人生道路上的铭文。

▼海瑞一跃站上了道德高地,赵贞吉的诛心之法也失效了。赵贞吉不欲再辩,为让海瑞不再生幺蛾子,派他去送军需。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3)

▲小说里有写了些赵贞吉的心理变化。赵贞吉对海瑞最初判断,应该是“大忠似伪”、“以博直名”,所以才有以军功之名相诱之举。只是这一番辩论下来,他倒也认可海瑞是周公和孔子所推崇的“朴人”,但如今的官场,海瑞便是个“野人”,显得不合时宜。作为一个审时度势技能满点的人,赵大人自然是不喜欢不合时宜的“野人”。

▼海瑞自然不愿,他想查案。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4)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5)

▲赵贞吉的回答也是冠冕堂皇,海瑞只能“我去”,当然有可能他心里也骂了句“我去”┓( ´∀` )┏

2. 齐大柱情事

齐大柱这条线很有“草灰蛇线”之感。作为一个普通桑农,他参与了剧里所有的主要剧情,他是成为了倒严的最后导火索,也是告知海瑞嘉靖殡天的见证人,这个人物无疑是作者很下功夫的人。而柱嫂,在其中也扮演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所以,我在这里花很大篇幅讲他们的感情戏是极其正当的!

柱嫂求戚将军将她许配给了齐大柱,因为齐大柱无意间为她报了仇,齐大柱便将她领回了家。同屋相处,男壮女美,救命之恩,怎么看都是“以下省略一万字”的情节,但仿佛没那么顺利。至少此时,齐大柱仍然不在家吃饭。

▼齐大柱的同僚便取笑他不去家里吃饭。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6)

▲齐大柱表示,我还是个木有家的单身狗~语气甚是不满意。小说里面倒是有说齐大柱原来是有妻子的,但是当兵前一年生孩子,母子均没有保重。倒有点像民间版没有文化的海瑞。

▼同袍们听他这样说,愈加取笑了起来。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7)

▲遥想当年大学,男生聊天总会围绕着“3G”——Girl,GPA GRE。其他话题总是因时因地而变,唯有“女人”永垂不朽。军中说话更加赤裸裸,比起“爱不爱”,更喜欢讨论“睡没睡”。

▼正谈着,柱嫂就过来了,找大柱回家吃饭。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8)

▲小说里倒是对柱嫂的相貌评价颇高,赞其“漂亮风致”,剧里面这位倒也和人设一致,看着就很刚烈。

▼虽然被大柱拒绝,柱嫂还是愣愣地一句“回家吃饭”。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9)

▲大柱还是个好人,他这几天和柱嫂相处大约也心中有事,不甚愉快,只想着过几天送走柱嫂。

▼柱嫂却油盐不进,重复了第三遍“回家吃饭”。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10)

▼眼看小两口有点闹僵了,刚还开玩笑的同袍站起来劝了劝。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11)

▲不管是什么时代,吃瓜群众对八卦的热情总是高涨的,一众同袍便起哄让齐大柱回家吃饭。齐大柱无法,便跟柱嫂回去吃饭了。

▼大柱走后,吃瓜群众们的八卦热情还是没有熄灭。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12)

▲八卦群众们很了解大柱啊。

▼谈论完女人后,将士们又进行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赌博活动。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13)

▲赌的也是广大吃瓜群众乐见的“睡不睡”。

▼被赌的两人却在屋里,齐大柱很焦躁,想让柱嫂走。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14)

▲柱嫂也很别扭,她是想嫁给齐大柱的,但觉得大柱不是真心想娶她。脑补他俩在这个事情的讨论是这样的。

齐大柱:虽然你被倭寇糟蹋过,但咱们是戚将军做媒,我还是娶你。

柱嫂性情刚烈,心里委屈又不会示弱:你不想娶就别娶。

于是直男齐大柱同学理解为“她不愿嫁我”,柱嫂理解为“他嫌弃我”,所以干柴烈火,木有成亲┓( ´∀` )┏

▼两个人又就“真心”进行了讨论。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15)

▲明朝男同志们的求生欲还是挺弱的,直男齐大柱同学直接就说确实是心里堵。大柱同学要是活到现在,处女情节估计要被各位女权主义骂死。姑娘已经很惨了,全家被杀,又差点被倭寇玷污,本来就不是她的错,嫁人还要被嫌弃。不过换到那个时代,也是无可厚非。大柱虽然心里堵,到底还是愿意待她好。

▼两人又就“真信”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16)

▲这一段和小说里有点出入。小说里面柱嫂是被井上十三郎看上,为了避免被羞辱,自己主动在脸上割一刀,十三郎就对她没兴趣了。其实还是更喜欢小说里的处理些,把柱嫂刚烈的性格表现的更好。

▼直男齐大柱就这样被轻易说服了(⊙o⊙)…先是沉默了下,给柱嫂盛了碗饭。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17)

▼大柱飞快地吃完了第一碗饭,柱嫂上来给他添饭。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18)

▲饱暖思那个啥,话说开了,心结也解开了,干柴烈火就开始烧烧烧了。不过,柱嫂还没吃上饭....话说为啥剧里面两场床戏都是公主抱啊,大柱还好,海刚峰那文官身子板真的大丈夫吗....

▼大柱虽然心急如焚,还记得关怀门外的吃瓜群众。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19)

▲看大柱的表情,我原来还以为是事后来交待的,看小说才发现是事前....所以大柱你是脱衣服脱了一半然后被媳妇叫出去驱散众人的吗....

3. 胡宗宪送诗

这厢里两人情投意合,那厢的两个人却是初次见面。

▼虽是初次见面,却都闻名已久。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20)

这两句话有个小bug。胡宗宪本是夸海瑞的,海瑞竟然回了一句“部堂明鉴”,岂不是说胡宗宪夸得对吗┓( ´∀` )┏

▼这句“部堂明鉴”应该是胡宗宪说了下一句,海瑞才回的。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21)

▲海瑞之所以答应赵贞吉来押送军需,本也是存着会一会胡宗宪的心思。

▼胡宗宪没有继续问,却送了海瑞几句诗。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22)

▲念诗的长者赐教,又有何人会拒绝呢。此处有个小bug,全唐诗本是清朝编纂,放在此处确实不妥。

▼这位长者念的自然不是“苟”,而是高适的诗。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23)

▲这诗是海瑞近况的真实写照了,从海南调来浙江,陷入党派之争,为了堵住郑、何的诘问,鞭挞齐大柱一行为其过关,他心中又如何好过。这首诗其实后面还有后半首。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高适写诗的时候还是县令,后半首诗流露出了强烈的归隐意愿,但究竟还是留在官场中,最后做了御史、刺史、礼部尚书,还封了侯。在朝or在野,这是中国每个传统文人面对的问题。在此处,胡宗宪也是借高适来激励海瑞。话说高适和海瑞最后的谥号都有个“忠”,也算某种程度的对照了。

▼胡宗宪给自己找的,便是岑参的诗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24)

▲岑参也不用多介绍了,戎马一生,和胡宗宪也是极配的。这几句诗是大白话,是胡汝贞的真实写照,也是胡宗宪对海瑞的剖白。世人皆疑他,他却是真的“一身无所求”。边塞虽苦,比起朝堂却要安全的多,他也知道其中诡谲,步步谨慎,如履薄冰,又岂是为了家人的富贵名利。这首诗全文是这样的。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不知是不是说给海瑞听的。“高岑”并称,这两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表达了创作者对胡宗宪和海瑞的态度吧。胡宗宪给海瑞念这两首诗,又特意选了并列的“高岑”,便是表明自己和他殊途同归,身处不同位置不同党派,爱民报国的心却是同样的。

▼海瑞听得如此,便亲近了些,却还是问了自己要问的问题。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25)

▲胡宗宪的回答也是挺艺术的~

▼海瑞问的第一个事,便是胡宗宪亲谊之事。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26)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27)

胡宗宪肯定了海瑞的猜测,但事情牵涉到嘉靖,他无法回答其中详情。顺带一说,之前看到有小朋友说沈一石的家产卖给胡宗宪的亲戚是吕芳的意思而并非嘉靖的意思,我是不太同意的。一则前情正是嘉靖动了倒严心思的当口,也是劝胡宗宪倒戈不成的时间,嘉靖做这件事情完全是合理的;二则剧情后面嘉靖为了安抚严党,特意提了这件事,显然是知情的,而且也知道其中利害。最重要的是,这种解读极大地误解了吕芳这个角色的基本成色。吕公公何许人也,说是嘉靖最信任的人也不过分。嘉靖对司礼监的基本要求就是“不瞒”,吕公公除了“金樽共汝饮”犯了错误,可是连假哭都不会瞒着嘉靖的主。冯保多次和吕芳通消息,嘉靖也是默许的,事实上,严嵩也多次通过吕芳来递折子。有些事情,嘉靖到底需要知道多少,是只有吕芳才能掌握合宜的度。

▼这个问题告一段落,海瑞又问了毁堤淹田的事情。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28)

▲胡宗宪如此说,也是变相给了海瑞的回答。有隐情,但是朝廷已经结了,要再查就要调朝廷案卷。海瑞便说了句“承教”。

▼海瑞问了第三个问题,便是关于通倭。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29)

▲这个问题倒是能显示出海瑞和胡宗宪的区别,胡宗宪在意结果,只要大局能稳定,他不会纠缠。海瑞便不同,他是一往无前的利剑,追求的是正确的道和正确的结果。

在和海怼怼的交锋中占据上风,胡宗宪也是厉害人儿。胡宗宪知道海瑞一问到底的性格,便不欲和他多聊,便打发他去看齐大柱。

▼齐大柱此时正在贤者时间,春意正浓。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30)

▲大柱只以为是同袍们八卦,只说不让进。还是男人懂男人,想象力才是最好的chun药。

▼柱嫂却更通人情世故,劝大柱放他们进来。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31)

▼原来柱嫂早就备好了东西。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32)

▲大柱之前还说要送柱嫂走,工资却早就上交了,也是萌萌哒。

▼有酒有菜,大柱便去开门,请同袍们热闹下。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33)

▼开门见到是海瑞,便跪下磕头。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34)

▼柱嫂是没见过海瑞的,大柱一番解释,夫妻俩便一起跪下来拜。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35)

▲小说有写,直到大柱说完是明媒正娶,海瑞方才笑了起来。想是怕大柱在军中,强抢民女。

▼电视剧里处理的不一样,海瑞来的时候便知道了柱嫂的事情。敲门敲了这么久,吃瓜群众怕是早就普及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36)

▲这段送贺礼的情节在小说里也有些不一样。小说里的海瑞此时是没有带银子的,他只得问齐大柱借了一吊银子做贺礼又给了柱嫂,说回到淳安再还给大柱。所以咱们的海大人,借新郎的钱又做贺礼送了回去,也是挺萌萌哒的。小说这样处理,也算是侧面写了海刚峰的清廉,随身连一吊钱都没有,比起冒青烟之流,一出手二十万两的戏班子,相差太多。

好啦,海瑞的送军需之旅结束。地方博弈暂时收尾,奏疏到了宫里,又掀起了一番风波。

4. 黄锦报喜

三审郑、何是个关键点。在这个剧情以前,宫里、严党、清流三方博弈,除了严党内部有小阁老和胡宗宪两种意见,宫里和清流这两方的内部一直是保持一致的。但在“三审郑何”这个剧情上面,宫里和清流内部的纷争也慢慢浮了出来。掌印太监,只有一个;内阁的位置,也是极有限的。

司礼监的配置是一个掌印太监,四个秉笔太监。目前掌印太监是吕芳,四个秉笔太监是陈洪、黄锦、石公公、还有一个姓也不详(约莫是姓孟或者卞,小说里陈洪倒是有叫过),排名分先后。四个秉笔太监里,主要的戏份便集中在陈洪和黄锦身上。陈洪和黄锦出身都不太好,能上位必有其过人之处。陈洪和黄锦继承了吕芳的一体两面,一个狠厉,一个忠厚。

吕芳成色偏忠厚,正副手要搭配,副手便选了陈洪,与其说是因为陈洪能力最强,还不如说陈洪最适合,毕竟,坏人总要有人做。吕芳要在各个派系中斡旋平衡,当坏人也不合适,总要留些余地。陈洪眼下便是首席秉笔太监,掌着东厂。正副手天生存在着矛盾,偏偏吕芳对陈洪也不算亲厚,剧里面,有见到他教冯保、教杨金水、教黄锦,却从未见过他对有过陈洪有亲近之举,陈洪在吕芳的心里,至少是及不上杨金水的。陈洪的前程已经走到了太监二号位,他前面就只有一个吕芳了。他要上位,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吕芳腾出他的位置。吕芳不是最看重他,掌印太监更可能留给他看重的杨金水或者黄锦。杨金水和黄锦是拜把子的兄弟,杨金水得势了,必然是要偏向黄锦,那这司礼监焉有他陈洪的容身之地。所以对陈洪来说,他只有选择干掉吕芳。

黄锦是一个忠厚的人,嘉靖对他的评价是“笨人”。能走到司礼监这个位置,他自然是不笨的(当然这部电视剧也没有啥笨人)。但他的心思是从不用在朝堂上的,全用在了伺候人上。他第一忠于嘉靖,第二忠于吕芳。书里有写,黄锦去伺候嘉靖的时候都是便服,俨然是一个家奴。黄锦大半的心思都用在伺候嘉靖,让嘉靖更舒适上。忠厚的人自然也看不上陈洪这样有野心的人,及到后面陈洪得势,杨金水被折磨,两人的梁子也就越来越大。黄锦没有政治智慧,也没有所谓的大局观,所以陈洪得势后,他还是和陈洪硬杠,这也是极不明智的。黄锦忠厚,便也重情义,对杨金水也极好,杨金水疯了后还帮着照顾芸娘。一个忠厚、有情义的“笨人”,还有修脚这种高级技能点,嘉靖待他是好的,从不让他做得罪人的事情,和他相处也是最轻松的。只是嘉靖虽然待他好,却没有想着让他去掌印,毕竟黄锦没有那么能力去斡旋。至于黄锦自己心里有无掌印的想法,我觉得是有的,这也才有了两个小太监叫他“二祖宗”的片段。只是黄锦心中,还是觉得伺候好嘉靖更重要,他的野心并没有那么大。

石公公的剧情不算多,倒不太好说,只是从他出现的剧情多集中在陈洪得势以后来看,他应该是偏向陈洪一些。另外一位公公就纯属背景布一样的角色了,连姓名都没有。

吕芳对于他下面人的心思是清楚的。他待陈洪有防备之心,陈洪在他面前再卖乖,吕芳也从不叫他“洪儿”,只叫一声“陈公公”;他待黄锦亲近,从来叫“锦儿”,也总让他帮着伺候嘉靖;最得力的杨金水去了织造局。吕芳要是选继任人,其实更可能选杨金水,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最像他。可惜,终究是由不得他选。

5. 吕方过关

▼赵贞吉的奏疏和海瑞的供词送到了宫里,吕芳不在,先是送到了四个秉笔太监手里。杨金水疯了,陈洪很兴奋,这是吕芳的坎,也是他等待已久的机会。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37)

▼陈洪长吼了一声“来——”,蜡烛都快被吹灭了。(刘立伟老师的气真长啊……看截图是真快吼灭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38)

▼陈洪吩咐备轿,急着把奏章呈上去,不给吕芳反应的时间。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39)

▲陈洪不想给吕芳反应的时间。

▼大家都懂陈洪的心思,黄锦马上就挑破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40)

▲陈洪还辩解了下,黄锦却把陈洪的心思放在明面上来说了。

▼难得的机会,陈洪不想放弃。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41)

▲emmm....我看这的时候想了半天神马叫报喜~

▼陈洪继续挣扎,吓唬杨金水要担责任。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42)

▲黄锦有一桩好,他不是明哲保身的人,只要他觉得对嘉靖、对吕芳好的事情,他并不怕危及自身。后面《治安疏》的时候,他为海瑞说话也是真为了嘉靖好,嘉靖懂,也为他考虑不少。官场虽大,连像黄锦这样肯担责任的人也少。

▼黄锦不听话,陈洪又问其他两个秉笔太监。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43)

▲此时陈洪尚未得势,这两位还是偏着吕芳的,都说先禀报吕芳。

▼陈洪无法,却要表现下自己的大度。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44)

▲黄锦丝毫不搭理陈洪。这也是黄锦比较不成熟的地方,陈洪再怎么要搞吕芳,表面还是挺恭敬有加的,黄锦却是连客气话都不愿意说。

▼黄锦来到了精舍,问了问值守的小太监里面的状况。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45)

▲不是很懂什么是“神游八极坐”,度娘也没有度出来。不过没人敢打扰就是了,小太监吓得不行。注意,这两个小太监可是叫黄锦“二祖宗”,陈洪可是在吕芳被发配到吉壤了才有人叫“二祖宗”。宫里的人,心里也约莫更认黄锦一点。

▼小太监不愿意报喜,黄锦也不勉强,也就自己来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46)

▲原来所谓的报喜便是学喜鹊叫。做公公也是门技术活啊,不只要会修脚,还要会学鸟叫┓( ´∀` )┏

▼黄锦报喜叫出了吕芳,吕芳知道事态严重,马上回到了司礼监。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47)

▲小说里面写了嘉靖听到报喜的声音,便知道是叫吕芳,以为是胡宗宪打了胜仗。陈洪所言不虚,这报喜,原就是有喜事找吕芳禀报的暗号。

▼吕芳回到了司礼监,先是看了赵贞吉的上疏和海瑞的供词。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48)

▲发挥不稳定的道具组又上线了,八百里加急的急递,自然是有鸡毛的。小说里倒是还说了有一个和田玉的纸镇,想来剧组还是穷,也没有加上。

▼如此大的事情,吕公公却丝毫不慌,表情都没怎么变,马上就有了部署。首先,便让陈洪去拿住送信的差役。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49)

▲事关重大,在嘉靖没有决断前,不能扩大,吕公公做的第一步,便是封锁消息。事关宫里,急递是直接送到司礼监的,并未按照之前胡宗宪的奏疏那样走通政司,也并未直接给内阁。宫里的事,内阁是没有资格置喙的。心疼一秒钟驿差,不过是干本分工作,却祸从天降。拿人这种黑活,自然是陈洪去做,陈洪利索地领命而去。

▼控制住消息,第二步还要顾着嘉靖,吕芳便吩咐黄锦去伺候嘉靖。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50)

▼黄锦正要领命而去,吕芳又叫住了他,交代了黄锦如何向嘉靖对答。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51)

▲吕芳还是不放心黄锦,事关重大,需得他把事情都弄明白了,亲自禀明才放心。只是未曾想到,他此时竟然要见高翰文和芸娘。

▼另外两个秉笔太监对望了一眼,不懂为何此时要去见高翰文和芸娘。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52)

▲这两位此刻心中估摸也是翻江倒海,吕芳会不会倒?如果倒了,他们会不会受牵连?谁又会做掌印太监?他们内心一定也闪过了一重又一重的猜测。

▼吕芳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吩咐完了黄锦,就剩下两个秉笔太监了。吕芳先是安了他们的心,又摁住了不让出去,阻止任何消息传播的可能性。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53)

▲吕公公还是很懂下面的人的,拿人的拿人,伺候人的伺候人,值班的值班,丝毫不乱。陈洪、黄锦和吕公公还是差很多很多很多啊。

5. 吕公公过关

吕公公部署完毕,便自己去找高翰文和芸娘。之所以去找这两个人,有三个目的:

一、试探高翰文是否知道沈一石和江南织造局的事情。

二、试探高翰文和芸娘是否知道杨金水疯了的内情。

三、吕芳受了杨金水的托付,杨金水已经疯了,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他要保这两人的命。

▼吕芳来到了关押高翰文的小院。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54)

▲小说里还稍微介绍了下高翰文住的诏狱。虽然是诏狱,但不都是牢房,也是有小院子的,高翰文的待遇还不错。

▼院子北边有三间房,西边的房子是犯人住的,中间的房子是审问的录房,东边的房子是锦衣卫审问时中场休息的房间,布局大概如下。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55)

▲所以我画个图就是想表达,芸娘实际上也木有和高翰文住一块。所以这也是一对同住一起,干柴烈火没有烧起来的情况,和前面多对应!!!编剧一定是故意的!最后这一对后面还救了前面那一对┓( ´∀` )┏

▼吕芳进门以后,芸娘透过窗户,就发现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56)

▲吕芳进了中间的录房,芸娘又看到有人领着高翰文进去,她焉能不担心。

▼高翰文进了录房,却不认识吕芳,施施然坐下。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57)

▲小说补充了下大明朝的规矩,审问的官员不主动问,被审的人也是不能开口说话的。

▼旁白贴心的解释了下为啥探花高翰文会不认识嘉靖身边的吕芳。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58)

▼吕公公开口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59)

▲可以介绍自己不加title的人都是厉害人,无需title,名字就是通行证。高翰文一听是吕芳,心中激动非常,扑通就跪了下去。

小说里,高翰文坐下后还有一段,剧里面没拍,很有意思。

高翰文再站起后就没有进来时那般平静了,坐下后脸上立刻涌出了激动:“朝局败坏,已成痼疾;苍生之苦,实难名状!吕公公知否?我主皇上知否?”
果然是个书生,吕芳默默地望着他,不答他,反问道:“何为知?何为不知?”
高翰文一怔,刚才还激动的面容立刻显出了失望。

戏里面都是这么演的,皇帝微服私访,发现当地官员鱼肉百姓,方知道自己受了蒙蔽,拿出尚方宝剑,表明身份,惩恶扬善,最后地方人民安居乐业。可是,可是,可是,宫要建,仙要修。君父不是不能知,只是不愿知罢了。而那些心存良善的人,踩荆棘,进诏狱,告御状,又能如何呢?上位者只会在心里默念一句:书生而已。

▼吕芳来找高翰文,要确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高翰文是不是知道沈一石和江南织造局之间的事情。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60)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61)

▲高翰文也不傻,他说的也是实情。他抄家并没有抄出账册,唯一的文字就是那句“侯非侯 王非王 千乘万骑归邙山”,和时局无关。

▼吕芳又进一步试探。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62)

▼这下问到了实处,高翰文突然就想到了海瑞对他的交代。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63)

▼高翰文一时沉默,吕公公越发的和蔼起来。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64)

▼高翰文还未回答,芸娘就在外面要冲进来。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65)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66)

▲吕公公本也是要见芸娘的,便放了她进来。高翰文和芸娘也有些别扭,便要回避,被吕芳留了下来。吕公公也是助攻啊~

▼吕公公找芸娘,本来也是想确认杨金水疯了的事情是否他们知道内情。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67)

▲吕公公是试探之意,芸娘却有摆脱和杨金水关系的意思,吕芳自己就是太监,杨金水又是他看重的儿子,他自然不喜。不过吕公公再怎么聪明,大概也很难懂女人的心思,高翰文是芸娘的心上人啊,芸娘当然不能和之前的对食表现地多亲近啊。

▼吕公公的语调便冷下去了,继续试探芸娘。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68)

▲原来不是以为杨金水落难就要撇清关系,芸娘以为杨金水不会有事。吕芳倒没想到芸娘会这样答,倒也明白芸娘是真的不知道杨金水疯了的事情。

▼得到了他想得到的答案,吕芳便告诉芸娘杨金水的现状。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69)

▲前面确认了高翰文并不知道沈一石和江南织造局的事情,也确认了芸娘并不知道杨金水疯了的内情,他便能保下这两个人,也不会伤了大局。

▼顺便一提,芸娘的演技还是有些捉急。她对杨金水的感情也那么复杂,听说杨金水疯了,竟然一脸木然(⊙o⊙)…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70)

▼确认完了要确认的事情,吕芳便也轻松了,便按照杨金水的托付,为二人安排起了后路。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71)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72)

▲其实,杀了高翰文和芸娘也更彻底一些,织造局的事情更不会泄露。但一则众口悠悠,突然暴毙未免招人口舌,就如同杨金水能疯却不能死一样;二则究竟是杨金水将芸娘、高翰文托付给了他,他也不愿杀。

▼吕芳又接着劝起了高翰文。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73)

▲吕芳像一个真正的长辈教着高翰文和芸娘。他说的又何尝不是真心话呢?伴君如伴虎,嘉靖又是最难伺候的主,内心谁都不信,吕芳对自己的后路也是忧虑的。不过发现吕公公很喜欢喝茶,用赐茶来表示亲疏远近啦,每晚要喝最后一杯茶啦。嘉靖就比较喜欢玩各种文字游戏,出各种谜面让下面人猜猜猜啦。

▼芸娘也是感动不已,要认祖父。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74)

▼吕公公说完后,高翰文和芸娘在进京后第一次对视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75)

简直是....内心毫无波动.....要说是演技问题吧,高大人看海瑞的眼神明显要炙热的多....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76)

▲哪个是真爱,一目了然┓( ´∀` )┏大约还是黄志忠老师比芸娘的演员更能带起戏来吧~

▼吕芳过完关以后,便回到了司礼监。司礼监四巨头在吃面。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77)

▲作为一个天天勤快做家奴的黄公公,胖的原因当然就是吃的比较多了~

▼吕芳回来了,陈公公一秒上演变脸。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78)

▼大约是欲害吕芳不成,又怕被黄锦告状,陈公公特别谄媚。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79)

▲这也是陈洪比黄锦成熟的地方,他对吕芳恨的要死,表面功夫却还非常到位。刘立伟老师拿捏地也好,那种狠厉小人的谄媚也恰到好处。

▼黄锦又送上了两份小菜。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80)

▼吕芳边吃边问黄锦嘉靖的情况。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81)

▲黄锦是个很忠厚的人,第一忠的是嘉靖,他不瞒着嘉靖,也不瞒着吕芳,所以吕芳也不怪罪。

▼吕芳又问嘉靖有无旨意。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82)

▼嘉靖又一次玩起了猜猜看的游戏,根据书里所说,给的是个和田玉的镂空玉球。吕芳一看就懂了,却还是拿起来考一考下面的人。

▼四个秉笔太监纷纷摇头,不解。吕芳便公开了答案。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83)

▲朝堂这次没有几番博弈,和宫里有关,严党和清流都不敢伸手,一切都由嘉靖决定。嘉靖的决策主要是三个:1. 宫里该查的查;2. 杨金水押解进京;3. 赵贞吉署理江南织造局,给胡宗宪筹措军需。嘉靖这样做的原因暂且不说,下集赵贞吉会有一番剖析,咱们按下不表。

6. 大明之福

朝堂有了旨意,便要下达到杭州。

▼已经是深夜,杭州的杨金水已经疯了,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只是干儿子呢。守着杨金水的太监早就不耐烦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84)

▼才说两句话,杨金水又发疯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85)

▼之前对着杨金水唯唯诺诺的胖太监,此刻已经丝毫没有畏惧。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86)

▲胖太监真的演的不错啊~~不管是对着高翰文耍赖,还是对着杨金水唯唯诺诺,或者对着疯了的杨金水明嘲暗讽,都是一副小人嘴脸,感觉他的脂肪都恰到好处的讨嫌。

▼杨金水的贴身太监却看不过去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87)

▼熬得快不行了,胖太监只盼着来圣旨。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88)

▼一听圣旨,杨金水又疯起来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89)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90)

▼胖太监无法,只得被使唤着去开门。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91)

▼谁知竟然正好圣旨来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92)

▲这一段配乐简直了.......胖太监简直是沦陷区人民见到解放军啊。

▼来的是赵大人一行,杨金水被架了出来,又发起了疯。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93)

▲鉴于开了上帝视角,知道杨金水是装疯,所以,杨金水就是借疯恶心赵贞吉。书里面有个细节,杨金水扑上赵贞吉的时候,锦衣卫是不想去拉的,因为毕竟他们归司礼监管,还要留着颜面。即使是后世传说飞扬跋扈的锦衣卫,对着司礼监却也不得不小心翼翼。

▼杨金水跪着,赵贞吉便开始念旨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94)

▲emmm....听了这个圣旨,觉得吧,嘉靖脸皮是真的挺厚的。他修仙成本那么高,竟然好意思说自己很节约,就四套衣服。宣传节俭,并不是因为自己要节俭,是因为要别人节俭。别人节俭的多了,自己不就能用的多了吗┓( ´∀` )┏这个圣旨一大段,3/4都是在洗白自己多么节俭,下面人多么贪腐。后面才是正经的,基本决策和吕芳之前说的一致,不过对宫里的事,只说要查,却没说要如何查。嘉靖要脸,这种有可能流传后世的书面材料还是要好好利用,来树立人设。

▼赵贞吉本是要试探宫里的态度,偏偏嘉靖给的态度却不那么明确,还让他署理织造局这个烂摊子,他细细摸索着其中奥妙,内心却很焦灼。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95)

▼锦衣卫也明白事情大了。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96)

▲在事情不明朗前,什么都不开口,不做决策,才是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朱七本是热血的汉子,在这个世道都变得如此谨小慎微,他后来冒险给海瑞讲话又是有多难得。多年饮冰,难凉热血。

▼赵贞吉回到了巡抚衙门,陪审海瑞也来读了圣旨。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97)

▼和赵贞吉试探不成的焦虑不同,同一个圣旨,海瑞读出来的意思却截然不同。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79集(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二集)(98)

▲海瑞对嘉靖的感情是复杂的。自古以来,百姓都期待一个青天大老爷,文人都期待一个赏识自己的君主,海瑞,并不例外。海瑞他屡试不第,却也没有恨过世道恨过嘉靖。国有道,不变塞矣。来淳安之前和他母亲的谈话,他痛恨奸臣当道,却并不知道君王是否是被蒙蔽。天地君亲师,海瑞对亲至孝,对君怀抱的感情也是至诚的。到了淳安,他越了解这个世道,就越痛恨这个世道。君父高高在上,他知道吗?海瑞一定问过自己。直到此刻,他看到了这个圣旨,他看到的是希望,他的君父是圣明的,他的君父只是不知道而已。只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如果没有这次的希望,大概海瑞在最后也问不出那句“君父知否”吧。

好啦,这集终于写完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