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各乐章术语解析(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各乐章术语解析(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贝多芬并没有让古典奏鸣曲的形式束缚自己的创作,他不断地对奏鸣曲形式进行探索和改进,寻求表现力更强、更为新颖的奏鸣曲结构。在这一阶段,贝多芬完成了两部经典名作《黎明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这两首作品的问世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个人风格。第十八首《降E大调奏鸣曲》,是贝多芬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唯一一首四个乐章的奏鸣曲,但这首曲子并不同于他之前创作的传统的四个乐章的奏鸣曲模式,贝多芬试图将奏鸣曲的长度加以扩展,使每个乐章更加充实、饱满。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贝多芬对调性的处理彰显出他作品的特性,如在第十六首《G大调奏鸣曲》(Op.31 No.1)中,第二主题以B大调代替了原来应当出现的D大调;第十七首《d小调奏鸣曲》(Op.31 No.2)开始于一个定位在属调上的引子及一个快板的乐句,但随后反复引子时却出现在C大调上,直至第二十一小节之后才正式进入了乐曲的主调d小调,在作品的再现部,
导LEAD语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城,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他的钢琴奏鸣曲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人生虽然充满坎坷和磨难,但在他的音乐里却始终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斗争精神,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中期(1800―1815年)
中期历史背景Development
中期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和关键时期,并开始走向成熟。
17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思想自由、个性发展思想和反对封建传统、宗教束缚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浸润到贝多芬的意识中。因此,他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充分体现了追求真、善、美的呼唤和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和抗争,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成为贝多芬中期所有音乐作品的主题。为表达这种主题,贝多芬根深蒂固地置身于现实中。他谱写的东西,记录着他的良知,凝聚着他的理想,塑造着他的全部思想历程,是他人格力量的物化。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第9首至第27首是在中期创作的,这也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和关键时期。
另外,随着当时社会的发展,机械工业的崛起带动了整个钢琴制造业的发展,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也大胆地利用了新的钢琴技术不断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创作。在第十八首《降E大调奏鸣曲》中,贝多芬加入许多断奏(Staccato)和颤音(Trill)技术,这也使他的作品更加立体、完善。
中期风格Medium-term collections
这一时期,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的技法上和艺术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他把奏鸣曲的套曲结构功能和奏鸣曲的表现力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贝多芬并没有让古典奏鸣曲的形式束缚自己的创作,他不断地对奏鸣曲形式进行探索和改进,寻求表现力更强、更为新颖的奏鸣曲结构。在这一阶段,贝多芬完成了两部经典名作《黎明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这两首作品的问世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个人风格。第十八首《降E大调奏鸣曲》,是贝多芬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唯一一首四个乐章的奏鸣曲,但这首曲子并不同于他之前创作的传统的四个乐章的奏鸣曲模式,贝多芬试图将奏鸣曲的长度加以扩展,使每个乐章更加充实、饱满。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贝多芬对调性的处理彰显出他作品的特性,如在第十六首《G大调奏鸣曲》(Op.31 No.1)中,第二主题以B大调代替了原来应当出现的D大调;第十七首《d小调奏鸣曲》(Op.31 No.2)开始于一个定位在属调上的引子及一个快板的乐句,但随后反复引子时却出现在C大调上,直至第二十一小节之后才正式进入了乐曲的主调d小调,在作品的再现部,贝多芬同样延续了这种非正统的手法进行调性的处理。
中期作品Medium-term style
E大调第9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9 Op.14-1 1798-1799
作品第14号的两首奏鸣曲(第9号、第10号)小巧玲珑,都是三个乐章。辛德勒认为,这两首作品“有两种意见之争,也有夫有妻,有相爱的男女之间的对话”。
1. Allegr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2. Allegrett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3. Rondo (Allegro comod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G大调第10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0 Op.14-2
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第10号钢琴奏鸣曲》是最简单易学的乐曲之一。因为曲调非常优美可爱,经常被选为初学者学习用曲。
1. Allegr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2. Andante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3. Scherzo. Allegro vivace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降B大调第11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1 Op.22 1800
《第11号钢琴奏鸣曲》充满着青春的气息和年轻人的感情,没有一丝灰暗的阴影。是贝多芬早期风格的最后而又最杰出的一首奏鸣曲。
1. Allegro con bri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2. Adagio con molto espressione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3. Menuetto (Allegrett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降A大调第1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2 Op.26 1800-1801
很多人知道《英雄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英雄的葬礼”,却不知道这首奏鸣曲中第三乐章也是一个“葬礼进行曲”,它也是因此被一些人叫作“送葬奏鸣曲”。据说,肖邦尤其喜爱这首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奏鸣曲。
1. Andante con variazioni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2. Scherzo (Allegro molt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3. Marcia funebre sulla morte d'un Eroe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4. Allegro (第4首 快板)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降E大调第13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3 Op.27-1 1800-1801
作品27的两首奏鸣曲,是敲开贝多芬中期创作新世界的重要作品。贝多芬为这两首奏鸣曲都加上了小标题“幻想曲似的奏鸣曲”,用意非常明显,贝多芬曾指出:他是为了在奏鸣曲的传统曲式中取得自由才用了这个标题。各乐章之间并没有划上终结线,而是要求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地演奏,幻想性十足。
1. Adagio sostenuto (升C小调第14号钢琴奏鸣曲,作品27之2 “月光” 第一乐章 持续的柔板)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2. Allegrett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3. Presto agitat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升C小调第14号钢琴奏鸣曲(月光)
Piano Sonata No.14 Op.27-2 1801
在贝多芬的32奏钢琴奏鸣曲中,如果只选一首知名度最高为代表,应该非第14号钢琴奏鸣曲“月光”莫属。不过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并非贝多芬所取,而是在作品完成的三十年后,一位音乐评论家H.F.L. Rellstab听过此曲第一乐章后表示:“犹如置身瑞士琉森湖月光闪耀湖面的摇荡小船上一般。”
1. Adagio sostenuto (升C小调第14号钢琴奏鸣曲,作品27之2 “月光” 第一乐章 持续的柔板)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3. Presto agitat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D大调第15号钢琴奏鸣曲(田园)
Piano Sonata No.15 Op.28 1801
大家都知道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这首“田园”钢琴奏鸣曲却鲜少被人关注。据考证是汉堡出版商克兰茨当时因田园情调音乐流行,为商业目的而冠名。虽然如此,但这个标题与奏鸣曲的气氛却非常一致,全曲四个乐章无不散发着田园牧歌般的气息。
1. Allegr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3. Scherzo (Allegro) (第三乐章 谐谑曲 - 快板)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4. Rondo. Allegro ma non tropp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G大调第16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6 Op.31-1 1801-1802
作品31由三首钢琴奏鸣曲组成。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说过,贝多芬在这时候曾向小提琴家克伦布·霍尔兹说:“我对自己过去的作品并不感到满意,我打算今后朝着另一个新的方向进行。”虽然贝多芬的这段话是否就是指这三首奏鸣曲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管如何,新的东西已在这些作品中萌芽,这确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2. Allegro vivace (第二乐章 活泼的快板)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2. Adagio grazios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3. Rondo (Allegro) (第二乐章 广板)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D小调第17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Piano Sonata No.17 Op.31-2
这是一部带有内心独白的思索式作品,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争议最大的一首。无论从它的思想、内容,还是从它在贝多芬一生钢琴创作的地位都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在思想性方面,按照罗曼・罗兰的看法:《暴风雨奏鸣曲》是贝多芬在音乐中直接表达思想的最突出的例证之一。“这是他,就是他本人!”罗曼・罗兰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时期贝多芬艺术独具一格地表达了《暴风雨》中的对立性,这是“无法遏止的急流,粗犷的力量”和“高瞻远瞩思想的统治”之间的对立。这一时期,正是贝多芬耳病加重,个人生活中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写下了遗言。当时有人问贝多芬这部作品的内容是什么,贝多芬回答说:“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这部作品也就因此而得名。这首奏鸣曲在构思上是美学和伦理学上的胜利,它摆脱了《月光》音乐发展中达到高峰时感情的动荡不安、心灵的苦难,它肯定了人民的因素,通过民间曲调与社会的悲欢相融合,难怪是列宁所喜爱的音乐作品之一。
1. Largo - Allegr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2. Adagi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3. Allegrett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降E大调第18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8 Op.31-3
第18号钢琴奏鸣曲,全曲充满明朗的气氛。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最初动机和1803年创作的《鹌鹑的啼声》的钢琴伴奏完全一样,史科托把这个动机形容为:“犹如夜晚的明星降临窗边,轻叩窗扉一样神秘、迷人的柔和声音。” 贝多芬的第31号三首钢琴奏鸣曲在所有钢琴奏鸣曲中是一个转折点,而且在他的整个音响化哲学体系中也是一个大的转折前的先兆和信号,正是这先兆和信号,预告了贝多芬的体系中出现了一个英雄的、革命的浪漫派的时期,向贝多芬心目中的新目标昂首挺进。
1. Allegr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4. Presto con fuoc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G小调第19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9 Op.49-1 1805
作品49由两部钢琴奏鸣曲组成。从较为简单的演奏难度上来看,有人认为很可能是为了学生们练习而作的,但其中的音乐之美却非比寻常,艺术品味极高。
1. Andante (第1首 行板)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2. Rondo (Allegr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G大调第20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0 Op.49-2
第20号钢琴奏鸣曲比前一首第19号还要短小,共两个乐章,建立在明朗的G大调上。其中第二乐章中优雅的小步舞曲节奏主题,与《降E大调七重奏》(作品20)第三乐章的主题相同。
1. Allegro ma non troppo (第一乐章 不太过分的急速)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2. Tempo di Menuett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C大调第21号钢琴奏鸣曲(黎明)
Piano Sonata No.21 Op.53 1803-1804
第21号奏鸣曲因贝多芬题赠给好友华尔斯坦伯爵而得名。不过人们更熟悉的是它后来的名字“黎明”,大概是因为在第二乐章的朦胧晨意之后,紧接而来的末乐章起首,给人一种太阳喷薄而出的壮丽和畅美。它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活力、清新的气息和抒情的诗趣,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2. Introduzione (Adagio molto) (第二乐章 引子 - 很慢的柔板)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F大调第2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2 Op.54 1804
第22号奏鸣曲是夹在“黎明”与“热情”之间的一首小奏鸣曲。它并不是太流行,倒不是因为它很平常或传统,而是因为极其不符合传统。贝多芬并没有在这里探求高度和深度,而是开发了其别具一格的超然幽默,有“音的游戏”之称。
1. In Tempo d'un Menuett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F小调第23号钢琴奏鸣曲(热情)
Piano Sonata No.23 Op.57 1804-1806
第23号“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中期创作中的钢琴杰作之一。这个标题没有贝多芬的认可,但用于这部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是相当恰当的。列宁曾在听过这首奏鸣曲后说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
1. Allegro assai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2. Andante con mot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3. Allegro ma non tropp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升F大调第24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4 Op.78 1809
“热情”奏鸣曲诞生4年后,贝多芬写下了这首第24号奏鸣曲,这首作品结构小巧、幽静而又温文尔雅,从另一侧面发挥了钢琴纤细微妙的表现力。此曲呈献给贝多芬心爱的泰丽莎,因此也有“泰丽莎”奏鸣曲之称。
1. Adagio cantabile - Allegro ma non tropp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2. Allegro vivace (第二乐章 活泼的快板)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G大调第25号钢琴奏鸣曲(杜鹃)
Piano Sonata No.25 Op.79 1809
第25号钢琴奏鸣曲与24号同样小巧玲珑。贝多芬在1810年7月21日给出版社的一封信中写到:“请将这两首奏鸣曲(第24号、第25号)分别出版。假如要同时出版,则请将G大调命名为“简易奏鸣曲”或“小奏鸣曲”。1810年9月的初版,标题就依照贝多芬的要求用了“小奏鸣曲”。由于在乐曲中可以听到杜鹃的叫声,所以这首后来也得名“杜鹃”奏鸣曲。
1. Presto alla tedesca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2. Andante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降E大调第26号钢琴奏鸣曲(告别)
Piano Sonata No.26 Op.81a 1809
第26号“告别”奏鸣曲,呈献给鲁道夫大公爵——贝多芬的资助人,亦是挚友。他以1809年鲁道夫因法国军队侵占维也纳而愤然离去的故事为背景,创作了第一乐章“告别”;当一年后大公爵再次返回故土时,贝多芬创作了“重逢”作为第三乐章;后以大公爵离乡这段时间为背景,作了第二乐章“别后”,构成奏鸣曲后正式出版发行。
1. Das Lebewohl (Adagio - Allegr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2. Abwesenheit (Andante espressiv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E小调第27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7 Op.90 1814
写作第27号钢琴奏鸣曲时,贝多芬已因为第七、第八交响曲等作品闻名遐迩。但个人生活上(比如爱情)却连连受挫。这首作品呈献给李希诺夫斯基,据说当时李希诺夫斯基询问作品的内涵,贝多芬说第一乐章是“理性与感情之争”,第二乐章是“与情人对话”。
1. Mit Lebhaftigkeit und durchaus mit Empfindung und Ausdruck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2. Nicht zu geschwind und sehr singbar vorgetragen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The 32 Piano Sonatas
鉴赏音乐请关注↓↓↓
CONTACT INFORMATION
Ms.Zhang/Mr.Chen
M:13386131897
T:021-60900353
E:info@hiendshanghai.com
W:www.hiendshangh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