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太清宫福地洞天(亭台楼榭----崂山太清宫)
崂山太清宫福地洞天(亭台楼榭----崂山太清宫)龙头榆龙头榆三官殿院附近有大量的古树名木,大门外一株圆柏,高18米,胸围3米多,树龄2100多年,传为三官殿创始人张廉夫初建此庙时所植,至今仍生机盎然。在三进院大门两侧,各有一棵银杏,高25米以上,胸径都有数围,树龄1000余年,是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重修太清宫时所植。三官殿内有数株山茶(耐冬),树龄多在400年以上,三官殿大堂东侧的一株山茶,高近7米,胸围近1.8米,树龄已有600余年,张三丰从附近的长门岩岛上移植过来的。龙头榆
太清宫位于崂山老君峰下、崂山海湾之畔,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殿堂,已有2100多年历史,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分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大部分,另有关岳祠和坤道院等附属设施。
三官殿是崂山最早的道教庙殿,因为崂山是道家仙境,不讲究权势,在这里把门向东开是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三官殿的主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尧、舜、禹),正殿两侧分别供有“雷神”和“真武”二神。
银杏
银杏
三官殿院附近有大量的古树名木,大门外一株圆柏,高18米,胸围3米多,树龄2100多年,传为三官殿创始人张廉夫初建此庙时所植,至今仍生机盎然。在三进院大门两侧,各有一棵银杏,高25米以上,胸径都有数围,树龄1000余年,是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重修太清宫时所植。
三官殿内有数株山茶(耐冬),树龄多在400年以上,三官殿大堂东侧的一株山茶,高近7米,胸围近1.8米,树龄已有600余年,张三丰从附近的长门岩岛上移植过来的。
龙头榆
龙头榆
龙头榆
黄杨
三官殿北有一株黄杨,高8米多,胸径82厘米,已有800余年的树龄。另有一株糙叶树,高近19米,胸径1.2米,南北向冠幅为33米,东西向冠幅为25.5米,树荫遮盖4亩,是崂山上树冠最大的树,此树又叫“龙头榆”,是崂山道士李哲玄建三皇庙时所亲植,距今已有1100多年,仍枝叶繁茂,生机勃勃。
三清殿是一座长方形院落,由一个正殿和两个偏殿组成,主殿属砖石结构的硬山式建筑。正殿供奉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东偏殿供道教全真派最初的创立始祖东华帝君,西偏殿供奉西王母。
关岳祠,供奉关羽、岳飞。
三皇殿是一个长方形院落,主殿三皇殿供奉 “天皇”、“地皇”、“人皇”(伏羲、神农、轩辕);副殿救苦殿,供奉救苦天尊。三皇殿两侧供奉着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类拔萃的10位医生:扁鹊、张仲景、华佗、皇莆谧、孙思邈、王惟一、钱一、李时珍、叶天士、王清任,以纪念他们治病救人、广施普济的功绩。
“汉柏凌霄”
“汉柏凌霄”
紫薇
百年紫薇
三皇殿内有一株古柏,高22米,胸围近4米,是西汉张廉夫初创太清宫时所植,树龄2100年。在古柏北侧距地面1.5米处生长着一株凌霄,凌霄的根全部长在树干中,古柏的南侧距地面约10米的树干上又生有一株盐肤木(五倍子)。凌霄的树龄已超过100年,盐肤木的树龄也快100年了。近百年来,三树一体同生,在植物界实属罕见,形成独特景观,被称为“汉柏凌霄”。
白山茶
山茶
救苦殿殿外有一株大山茶,高10米,胸围1.3米,是目前崂山长势最好的一株山茶。山茶北侧有一株侧柏,高17米,胸围近2米,树龄50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