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弘时为什么抄八爷府(雍正王朝八爷胤禩得知弘时是恩科泄题的主谋)
雍正王朝弘时为什么抄八爷府(雍正王朝八爷胤禩得知弘时是恩科泄题的主谋)因为他知道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弘时在他从雍正手里接过考题之前,已经将题拿出去换钱了。此刻对于张廷璐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将事情捅破,但后果严重,此刻题已经在自己手里。雍正彻查此事,弘时可以把此时赖在自己身上。面对雍正究竟信任亲儿子弘时,还是信任自己,张廷璐打死是不敢赌的。那另一个选择就是卖弘时一个人情,佯作不知,自己也不能太吃亏,自己也得夹带几个人进考场。第二,张廷璐为什么敢夹带7名考生?第一,张廷璐为什么夹带7名考生?很明显张廷璐是雍正朝开局的政治新星。本身就是上书房重臣张廷玉的弟弟,又受到廉亲王保举,成为雍正朝第一场恩科的主考。而这场恩科出来的状元、探花们就是“天子门生”,意义重大。而作为主考,则是一帮子天子门生的“班主任”。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廷璐夹带考生的动机就是为了自己今后人脉布局的考虑。(在证据面前,张廷璐后来也供认了自己夹带了7名考生)
文/炒米视角
其实恩科泄题案雍正自始自终也不知道和弘时有关,这才使得胤禩隐瞒不报有了可能;而留着弘时其实就是在雍正身边安插了一颗”棋子”,这才使得胤禩隐瞒不报有了必要。
(雍正首场恩科案就发生了泄题)
下面炒米抽丝剥茧给各位细细分析胤不举报弘时的原因。负责主考的张廷璐因为夹带了7名考生而最终成为了“恩科泄题案”的替罪羊。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第一,张廷璐为什么夹带7名考生?
很明显张廷璐是雍正朝开局的政治新星。本身就是上书房重臣张廷玉的弟弟,又受到廉亲王保举,成为雍正朝第一场恩科的主考。而这场恩科出来的状元、探花们就是“天子门生”,意义重大。而作为主考,则是一帮子天子门生的“班主任”。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廷璐夹带考生的动机就是为了自己今后人脉布局的考虑。
(在证据面前,张廷璐后来也供认了自己夹带了7名考生)
第二,张廷璐为什么敢夹带7名考生?
因为他知道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弘时在他从雍正手里接过考题之前,已经将题拿出去换钱了。此刻对于张廷璐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将事情捅破,但后果严重,此刻题已经在自己手里。雍正彻查此事,弘时可以把此时赖在自己身上。面对雍正究竟信任亲儿子弘时,还是信任自己,张廷璐打死是不敢赌的。那另一个选择就是卖弘时一个人情,佯作不知,自己也不能太吃亏,自己也得夹带几个人进考场。
可是谁也没想到酒楼卖题的事竟然被三爷胤祉保举的副考官李绂给戳破了,经过李卫去封考场,抓住的直接证据并非泄题一事,而是夹带私货。所以张廷璐反而被抓了个现行。
(试题是雍正亲手当着主副考官的面交给张廷璐的)
而雍正对此事虽然充满疑问,但是他并没有将怀疑引进宫内,怀疑到身边的弘时。张廷璐夹带考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那么考卷自己出完就放进密匣,除了自己,经手的第二人就是张廷璐本人,再无第三人。而张廷璐是胤禩保举的。
此刻雍正并不想和八王集团撕破脸,所以这个事情交由胤禩自己去查办,相当于把球踢还给你,自己关注的重点是张廷玉最终会倒向谁?
而胤禩也很吃惊,心想张廷璐,我无非只是想卖个人情给张廷玉而已,没想到你胆子竟然如此包天,真是后生可畏啊!(廉亲王胤禩要保张廷璐)
但是随着审理的进一步发展,张廷璐为了保命,此时不得不把弘时抖露出来。这让胤禩深感意外,于是胤禩反复深思了一下,“你犯的是死罪,但是我要留个活口”。意思我要保你。但是你知道就不能对其他任何人再说。特别是弘时的事情。
(张廷璐为了保命,终于吐出弘时)
因为此刻胤禩有了一个更恶毒的主意,那就是我攥着弘时的把柄。那么弘时就成为自己埋在雍正身边的一颗棋子。所谓“闲棋冷子”的作用,想必大家都明白,《潜伏》戴笠里对佛龛的指示便是“只蛰伏,不启用,待战事,见奇效!”胤禩接下来便暗中联络满朝文武为张廷璐上书求情。然而在关键时刻张廷玉在孙嘉诚的劝说下,终于倒向了雍正,上书拥护雍正处理张廷璐。
雍正决定已下,而张廷璐在此刻就算想翻案,也是必死无疑。张廷璐是有牵挂的聪明人,他此刻又何必举报弘时,最终得罪人,连累家人呢?所以自己吞了这杯苦酒,想必弘时或者胤禩也会善待自己家人吧!
(最终弘时的事情,只有胤禩一个人知道了)
而胤禩却不曾想到,本来就是卖个人情给张廷玉,结果意外得到了一枚关键的“棋子”。
最终八王逼宫的关键时刻,终于将弘时这颗闲棋冷子用上了。但是最终并未见奇效,因为弘时注定不是做大事之人,弘时在关键时刻其实还是犯了蛇鼠两端的毛病,骗了一个比他更聪明的弘昼“误传圣旨”,虽然规避了自己的责任,但是同时给了弘昼知情权。而弘昼在关键时刻又将事情告知了十三爷,最终化解了最大危机。
不知道胤禩早知道如此结局,还不如当时就让张廷璐指证弘时。那样究竟什么结局就更难预料了。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