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李德生军长很生气,他找来在军事训练上已经有些小名气的二连副连长郭兴福,问:“在深山密林里,刮着狂风,下着暴雨,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向导,你们连能不能夜行百里?”谁的动作好,就向谁学习,这是郭兴福在教学中常用的好办法。老战士陈锦荣的冲击动作干净利落,郭兴福就让他给大家做示范。“郭兴福教学法”是我军在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中涌现出的著名军事训练品牌,对于推动军事训练创新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红、活、硬、细、实”的精髓要义,来自训练实践,指导训练实践,具有强大生命力。20世纪60年代初,为创新发展符合我军特点的练兵路子,部队迫切需要探索有效练兵方法来提高训练水平。有一次,时任军长的李德生到郭兴福所在团,把几个连队拉出去,翻山越岭之后搞实弹射击,结果并不理想,最先进的连队只打了个“及格”。

文、图 | 张愈、童祖静、刘德、郭晓兵、赵庶民

今年,是“郭兴福教学法”创立60周年。

60年来,郭兴福生前所在连——“军事训练先锋连”官兵持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战斗力生成内在规律,大力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促进连队始终保持高昂战斗力。

今天,我们走进“军事训练先锋连”深入探寻,传承了60年的“郭兴福教学法”,它的无穷生命力到底源自哪里?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1)

“郭兴福教学法”是我军在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中涌现出的著名军事训练品牌,对于推动军事训练创新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红、活、硬、细、实”的精髓要义,来自训练实践,指导训练实践,具有强大生命力。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2)

20世纪60年代初,为创新发展符合我军特点的练兵路子,部队迫切需要探索有效练兵方法来提高训练水平。

有一次,时任军长的李德生到郭兴福所在团,把几个连队拉出去,翻山越岭之后搞实弹射击,结果并不理想,最先进的连队只打了个“及格”。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3)

谁的动作好,就向谁学习,这是郭兴福在教学中常用的好办法。老战士陈锦荣的冲击动作干净利落,郭兴福就让他给大家做示范。

李德生军长很生气,他找来在军事训练上已经有些小名气的二连副连长郭兴福,问:“在深山密林里,刮着狂风,下着暴雨,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向导,你们连能不能夜行百里?”

郭兴福回答:“根据现在的训练水平,不行。”

李德生又问:“在各种距离上,在有效射程内,不论出现什么目标,你们连的战士能不能举枪就把敌人消灭掉?”

郭兴福答:“不行。”

李德生再问:“在一二百米内,在猛烈的敌火力下,你们连的战士能不能勇猛地冲上去?敢不敢同敌人拼刺刀肉搏,最后消灭敌人?”

郭兴福答:“勇气是有的,但能不能最后消灭敌人,不敢说。”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4)

军长李德生和郭兴福一起研究教学训练问题。

李德生说:“你说的是实话,我们现在有差距!所以要练,狠狠地练。要记住:训练就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摆花架子。一定要从实战出发,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每一个战士都练出真本领。”

这段经典对话后来被称为“李德生的‘三问’”,正是这“三问”让郭兴福深刻认识到训练与实战能力的关系。

随后,郭兴福在李德生军长的指导下,结合打仗中积累的经验,逐渐摸索出边讲边做、细化步骤等练兵方法,在上级具体帮助和自身刻苦钻研下,最后形成了“围绕打仗、把兵练活”的战术训练方法。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5)

郭兴福正在组织训练。

“郭兴福教学法”到底行不行?

李德生拍板:“让‘郭兴福教学法’到各师各团的连队去,让广大官兵去检验它、推敲它。如果站不住,那就推倒它,这时就会有更好的教学法出来代替它。把‘郭兴福教学法’放到官兵智慧的海洋里去检验,达到充实、丰富、发展、提高的目的。”

真金不怕火炼!随后,“郭兴福教学法”无论运用到哪里,都立即获得一致好评。不论是富有实战经验的领导干部,还是缺乏实战经验的基层战士,都是连声称赞。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6)

上世纪60年代初,副连长郭兴福为各大军区的官兵作教学示范。

1964年,全军掀起了规模宏大的学习和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群众性练兵热潮。“郭兴福教学法”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的练兵传统,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加速军队全面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7)

郭兴福正在进行教学示范。

时光荏苒,60年过去了,我军军事训练的条件、手段、对象、任务等发生深刻变化,“郭兴福教学法”还能不能跟上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发挥新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郭兴福传人”,他们始终继承弘扬“郭兴福教学法”的创新精神,紧跟作战样式聚力教学转型,突出为战导向提升实战本领,不断赋予“红、活、硬、细、实”精髓实质新的时代内涵,让“郭兴福教学法”焕发新的生命力。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8)

在教学中总结射击口诀。

进入新时代,连队官兵在练兵实践中瞄准未来战场备战打仗,着力培养一批能指挥、精教学、善组训、会管理的优秀“四会”教练员队伍。他们坚持以战斗力为标尺,把信息化手段教学、创新攻关能力、心理服务融入教学内容,作为培育和评比新时代“郭兴福式”教练员的重要标准条件。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9)

连队官兵常态化研究武器装备。

连队将“郭兴福教学法”融入实战化演练进行检验,改革重组后,他们打破专业限制,开展岗位互换、定期轮训,开展以培养多名优秀“四会”教练员、形成多个优秀教学课目、运用多套信息化教学器材、编写多个精品教案为主要内容的“四多”工程,不断提升实战化训练水平。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10)

官兵士气高昂,个个像小老虎。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11)

“伍先华班”荣誉墙。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12)

"军事训练先锋连"官兵与荣誉牌合影。

连队充分发挥官兵主体作用,引导大家把心思精力聚焦到练兵备战这个中心任务,持续激发部队训练热情。他们还广泛开展官兵互教、互助、互学和小革新、小创造、小发明活动,形成人人为训练动脑筋、个个为训练献计策的生动局面。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13)

全连官兵叫响“人人争当郭兴福,个个练成小老虎”口号。

常态开展群众性比武竞赛,让官兵奋斗有目标、前进有动力;树立“训练有功、尖子吃香”导向,把军事训练成绩作为评功评奖的重要指标,真正使训练先进红起来、香起来,持续锻造军人血性和敢打必胜信念。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14)

连队官兵在训练场宣誓。

新的历史条件下

持续创新发展“郭兴福教学法”

是适应军事训练转型发展的时代需要

是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客观需要

是提高训练质量效益的现实需要

是提高教学组训水平的迫切需要

我们要传承弘扬“郭兴福教学法”

不断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持续提高对军事训练的贡献率

大力推动训练向更高层次迈进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15)

东部战区权威发布

投稿邮箱:dbzqxcj@163.com

监制 | 张春晖

编审 | 徐承华、谷任红

主编 | 陆雄飞

实习编辑 | 耿黎

刊期:1613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