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六集《酥》中,以重阳糕、定胜糕等领衔,苏州市百年老字号黄天源的糕团被“端”上了央视。中华美食《舌尖三》誉满中外美名传每每这个时候,门店前大排场龙也就见怪不怪了。△黄天源门店效果图2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1)

1

记忆里的姑苏老味道

一如苏州人骨子里的温婉,一块软糯香甜的糕团,在苏州人的生活里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2)

无论是平日里的早点,还是逢年过节等重大场合的贺品,黄天源的糕团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每每这个时候,门店前大排场龙也就见怪不怪了。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3)

△黄天源门店效果图

2

中华美食《舌尖三》誉满中外美名传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六集《酥》中,以重阳糕、定胜糕等领衔,苏州市百年老字号黄天源的糕团被“端”上了央视。

一抔素净的米,经过配粉、拌粉、掺水、静置、夹粉、蒸制、揉制、拍糕等十几道工序,最终才制作成各色糕团。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4)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截图

这些糕团基本上都是按照传统手工加工工艺制作而成,每一块都饱含匠人之心。

3

当匠心遇上艺术 从指间到舌尖

前不久,在黄天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的大师工作室内,黄天源糕团苏式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徐树康、徐祥林,第五代传人穆岚、杨健雄拿出绝技,再现了花草结顶、老寿星、龙凤吉祥、牡丹花开等艺术糕团。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5)

△左起:杨健雄,徐祥林,徐树康,穆岚

老一辈熟记在心的传统技艺,点吃君这回还是头一次见。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6)

纯手工捏制的老寿星手捧寿桃,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7)

经徐师傅介绍,这“老寿星”糕以大松糕打底。

尚未成形的糕团在徐师傅灵巧的指间,不多时便被雕刻成了一朵盛绽的花。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8)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天源苏式糕团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徐祥林

黄天源董事长陈锡荣还介绍到,花草结顶、艺术糕团目前需提前预定,主要针对生日、结婚、乔迁、作寿等喜庆活动进行订制售卖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9)

作为中国食品工业糕团粽子委员会评委,徐师傅对糕团制作中的各项工艺流程掌握全面,尤其对粘质糕类等品种有长时间的实践经验。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10)

先切长条,再切块,徐师傅刀下的糕团大小厚薄一致,这娴熟的技艺点吃君都看呆了!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11)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天源苏式糕团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徐树康

搓、压、揉、捏……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下,杨师傅瞬间就做出了一排QQ的双酿团子。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12)

一勺芝麻,一勺豆沙,精准拿捏用料的比例配置,尽显真功夫!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13)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天源苏式糕团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杨健雄

“磨练十几年才能切‘像’一块糕。”穆师傅曾感慨,最难的切糕工序,没有悟性,十年也不一定切得像。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14)

有着几十年糕团制作经验的他作品屡次在全国、省、市及行业协会开展的评比、展示活动中获“金鼎奖”、“特金奖”、“金奖”等荣誉称号。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15)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天源苏式糕团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穆岚

△糕团大师冯秉钧

尽一生毕一事

用双手和匠心见证百年技艺的传承

这一口苏式糕团的魅力

尽在百年老字号黄天源

非遗巨匠黄祥元开窑(用技艺留住记忆百年黄天源秉承匠心)(16)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天源苏式糕团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孙吉祥、第四代传承人徐树康与著名歌星邓丽君女士的珍贵合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