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保护好现有的听力(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
怎样才能保护好现有的听力(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爱护耳朵,预防耳聋,让我们从生活的细节做起,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7、注意生活细节,避免人为因素延误治疗时机而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除了耳鸣,出现眩晕,耳聋等明显的听力故障外,很多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提示着你的听力出现了问题。如,在面对面交谈时,经常感觉听不清楚,要求对方重复;接打电话时总感到环境太嘈杂、话筒声音小,要求对方提高音量;看电视、听收音机时将音量调大;本来不是大嗓门,却不自觉地加大说话的音量等。出现上述情况,要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为有一些耳聋的治疗是有时限的,早期治疗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超过了一定的时限就会造成终身的遗憾。4、避免各种噪音,减少噪音对听力的不良影响。不去或少去嘈杂之地,特别是迪厅蹦迪、KTV飙歌,游艺厅打游戏、看高分贝立体声电影等。在噪声环境中工作时,要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5、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甙类抗生素中的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
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据世卫组织2021年的《世界听力报告》称,全球约20%人口,即15亿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也就意味着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诸多不便:难以跟同学、同事或亲友谈话,以致有被隔离感;听不见汽车鸣笛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为听不清楚别人说的话,很容易造成误会,影响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等等,久而久之会使人的性格变得孤僻、缺乏人际交往等等,这些都将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既然耳聋对我们的影响如此巨大,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它呢?1、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乐观向上,避免急躁、情绪波动过大等。
2、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重视营养平衡,注意三低一高饮食(低脂、低盐、低糖、高纤维素食品),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以及含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疲劳、熬夜,保证良好的睡眠;不乱挖耳朵;避免长时间、近距离使用手机;不用或不长时间使用耳机,使用耳机时须掌握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 分贝。
3、积极防治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中耳炎、鼻炎、鼻窦炎等,降低听力下降的可能性。
4、避免各种噪音,减少噪音对听力的不良影响。不去或少去嘈杂之地,特别是迪厅蹦迪、KTV飙歌,游艺厅打游戏、看高分贝立体声电影等。在噪声环境中工作时,要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
5、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甙类抗生素中的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还有解热镇痛类药物阿司匹林等,尽可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如用药后出现听力下降、头晕、耳鸣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去医院就诊。
6、新生儿出生后积极参与听力筛查,目前最常用的筛查方法是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绝对无创的方法,对新生儿没有任何伤害。如果确认宝宝听力有问题,应尽早让耳科医生干预:佩戴助听器或安装电子耳蜗,保证宝宝的听力及语言发育。
7、注意生活细节,避免人为因素延误治疗时机而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除了耳鸣,出现眩晕,耳聋等明显的听力故障外,很多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提示着你的听力出现了问题。如,在面对面交谈时,经常感觉听不清楚,要求对方重复;接打电话时总感到环境太嘈杂、话筒声音小,要求对方提高音量;看电视、听收音机时将音量调大;本来不是大嗓门,却不自觉地加大说话的音量等。出现上述情况,要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为有一些耳聋的治疗是有时限的,早期治疗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超过了一定的时限就会造成终身的遗憾。
爱护耳朵,预防耳聋,让我们从生活的细节做起,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本期专家: 侯学东,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分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沈阳市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分会耳鼻咽喉专业常委,沈阳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耳鼻喉微创外科专业常委。擅长耳鼻咽喉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中耳手术、鼻腔鼻窦手术、声带手术、鼾症及头颈肿瘤的外科治疗。承担市、局、学院多项课题,先后获得沈阳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二项、卫生局应用推广新技术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第十六届全国发明博览会铜奖等,荣获卫生局十佳青年医生、沈阳市青年岗位能手、沈阳市技术创新能手、沈阳市技术创新大师、沈阳地区卫生系统优质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