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国际合唱节与世界对话(世界合唱之都唱响新品牌)

国际合唱节与世界对话(世界合唱之都唱响新品牌)形式多样 注重民族文化元素百支队伍高水平竞技流行合唱混搭潮剧让人眼前一亮日前,“红棉杯”2016广州流行合唱大赛决赛暨颁奖仪式在星海音乐厅举行。本次大赛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等单位主办,是音乐界第一次专业的流行合唱比赛。当晚,18支决赛队伍亮相星海音乐厅,最终,华南师范大学男声合唱团、Resound合唱团、汕头市合唱团分别获流行唱法组、A cappella组以及其他唱法组金奖。汕头市合唱团还获得全场大奖。文/广州日报记者李渊航

国际合唱节与世界对话(世界合唱之都唱响新品牌)(1)

广州流行合唱大赛令人眼前一亮。

国际合唱节与世界对话(世界合唱之都唱响新品牌)(2)

比赛参与面很广,竞技水平高。

国际合唱节与世界对话(世界合唱之都唱响新品牌)(3)

流行合唱的形式更多元化。

国际合唱节与世界对话(世界合唱之都唱响新品牌)(4)

流行合唱受欢迎。

流行合唱混搭潮剧让人眼前一亮

日前,“红棉杯”2016广州流行合唱大赛决赛暨颁奖仪式在星海音乐厅举行。本次大赛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等单位主办,是音乐界第一次专业的流行合唱比赛。当晚,18支决赛队伍亮相星海音乐厅,最终,华南师范大学男声合唱团、Resound合唱团、汕头市合唱团分别获流行唱法组、A cappella组以及其他唱法组金奖。汕头市合唱团还获得全场大奖。

文/广州日报记者李渊航

百支队伍高水平竞技

形式多样 注重民族文化元素

广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鹏程介绍称,这次比赛参与面很广,有上百支队伍竞技,各团队年龄跨度很大,从初中生到老年队都有。其中大学生参赛队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比重。复赛采用现场表演形式,共有36支队伍入围,现场表演人数达近千人。

这次比赛合唱形式多样,专业水平高。李鹏程称,大赛各组别队伍的整体水平较高,训练和发挥都非常不错,既有传统合唱曲目进行流行音乐演唱改编,又有世界流行的A cappella 组合表演。特别是大学生团队的表现很有活力,年轻人对流行音乐接受得比较快,又有合唱专业功底,表演上无论从改编演唱、队形变换到服饰搭配,都有很高的欣赏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比赛很注重民族文化元素,要唱响中国声音。为了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本次比赛规定复赛现场演出曲目2首,其中1首必须是中文歌曲,改变了以往很多合唱比赛外语歌曲占了多数的情况。本次大赛除了众多改编作品,也有原创作品参赛。许多的参赛队伍更是选择改编像《涛声依旧》等有中国传统韵味的流行歌曲作为比赛曲目,其中参赛的汕头市合唱团用潮剧改编成流行合唱作品表演,把方言变成流行歌曲的方式让人眼前一亮。为了鼓励创作,大赛专门设立了最佳合唱改编奖、最佳原创作品奖、最佳伴奏奖、最佳指挥奖等单项奖。

决赛的评委都是业内知名人士,如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刘长安等。有参赛队员告诉记者,在比赛中评委们给予了他们很多音乐专业的指导,受益匪浅;同时这次比赛更是一个合唱艺术的交流平台,同台竞技,互相交流。

李鹏程接受采访时表示,广州作为中国流行音乐最早的重要基地,曾经引领、推动了中国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为中国流行音乐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次合唱比赛有很多外地团队来,也正是因为广州在流行音乐方面的影响力。

他表示,这几年广州要重振流行音乐,我们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需要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一个时代的文化命脉需要永不停顿地探索与前行。

李鹏程称更重要的是广州在合唱方面在全国名列前茅,曾在2012年被世界合唱理事会授予“世界合唱之都”的称号。广州市文联组织音乐社会团体共同举办“红棉杯”2016广州流行合唱大赛活动,“目的也是想通过将流行音乐的时代性与合唱艺术的大众性进行别开生面的艺术融合,通过不断地创新探索,把‘红棉杯’流行音乐活动逐步打造成为深受大家喜爱的音乐盛会和城市文化名片”。

参赛者说——

用合唱方式唱流行歌

耳目一新很活跃

参加此次比赛的中山大学星海爱乐合唱团全部由学生构成,有本科生,有博士生,合唱团指挥是医科博士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过没有一位是艺术专业的。平时都是下了自习课,晚上9时多才一起排练。有的成员是生物、化学专业的,白天在实验室搞实验,晚上排练唱歌。

成员告诉记者,“我们以往排练合唱都是唱美声,这次唱流行音乐我们感觉很新颖,耳目一新。提起合唱,很多人认为很高雅,觉得你们动不动还唱英文,觉得离自己好远,但这次比赛唱流行歌,通过流行音乐推广合唱,不仅没有降低合唱的格调,反而让合唱更丰富,更有感染力。另外我们唱的时候很快乐,气氛很活跃,被流行音乐的感染力带动了起来。合唱本身就有很多声部,这次演绎的又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发现听起来非常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晨曦”合唱团这次专门远道而来参赛,带队人杨勤告诉记者:“知道有这个比赛时,内心很期待,一方面广州是流行音乐的发源地、主阵地,另一方面合唱是我们很热爱的活动,我们是抱着学习、朝圣的心态来的,希望能得到同行老师的指点。”他介绍说队员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为了备赛每天抽出两个小时排练,训练气息、音色。

音乐家说——

合唱嫁接流行音乐,打开一片新空间

广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席陈小奇担任本次大赛评委会主任。陈小奇表示:“国际上也有流行音乐合唱节,世界上的合唱大赛不断增加流行歌唱的内容,世界合唱大赛,据说是全球最权威、最大的大赛,在2016年已经专门规定流行合唱。说明现在流行合唱不断地融入传统合唱里面。目前来说,整个流行合唱成为群众性的合唱活动已经是势在必然,已经是水到渠成的。”

他认为,合唱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我们做流行音乐的,很希望能把流行音乐推进一步,流行音乐需要新的嫁接,嫁接的最好方式就是合唱,因为这两者都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东西。在目前整个歌坛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我们的音乐人不妨把精力转移一下,起码这是新的发展空间,传统合唱很需要流行音乐人的介入,只有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我们的流行合唱才能真正地成立,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给广州一个面子。”

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本次大赛评委苗向阳介绍称,广州有浓烈的合唱氛围,有15万~20万的市民在参加合唱,除了流行合唱大赛外,每三年一次的广州市学校合唱节从小学到中专有一千多所学校参加,“在广州举办流行音乐合唱节是非常有市民基础的”。

陈小奇还表示,与传统合唱相比,流行合唱更自由活泼一些,“传统合唱全部人站在那里不动,要不就是一起做一两个动作,流行合唱形式上更加活泼,一些歌舞动作都可以融进去,不沉闷、不呆板。乐队上,有一些可以用轻乐器进行伴奏。参赛有演唱A cappella的,大学里面有很多这种组合,模仿乐器非常棒,流行合唱用人声乐队来伴奏,很别开生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