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活塞环厂做什么的(安庆活塞环厂)
安庆活塞环厂做什么的(安庆活塞环厂)1985年,有职工63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5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407.8万元,净值253.4万元;拥有主要生产设备164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127台、锻压设备7台、铸造机械7台;建成活塞环加工生市线5条、自动线1条,形成年产800万片的生产能力;完成工业总产值404.5万元,实现利润51.5万元,上缴利税38.3万元。产品销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并随主机出口。
安庆活塞环厂位于安庆市沿江中路,是机械工业部定点生产活塞环的专业厂,省机械系统重点企业,属全民所有制,隶属安庆行署机械工业局。
该厂前身是怀宁县铁器社,1954年迁安庆后改名为安庆农具修配厂。1957年改名为安庆农具厂,生产小农具、双轮双铧犁和山芋切片机等产品。1958年改为安庆专区中心机械厂,转产C618车床、B665牛头刨床等产品。当年有职工543人,完成工业总产值29.72万元。1960年改名安庆机床厂,职工增加到753人,工业总产值183.1万元。1962年调整易名安庆专区农机修配厂,生产小农具和农机修理,职工精简到303人,产值下降到46万元。1963年,先后有安庆专区拖拉机修配厂、安庆农机厂和水利机械厂等并入该厂。产品以磨粉机、碾米机、水利启闭机和饲料粉碎机为主。此后生产逐步回升,1966年生产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264台,完成工业总产值189.8万元。
1968年试制成功活塞环。次年,安庆专区农机修配厂分为3个厂,其中安庆专区农机一厂专业生产活塞环,留在原址;安庆专区农机二厂和安庆专区农机机床维修站分出另建厂房,后来成为安庆专区柴油机厂和红旗机床厂。当年农机一厂有职工364人,生产活塞环3.8万片,完成工业总产值仅有3万元。1970年后开始进行技术改造,增加生产设备,建立活塞环加工生产线。1973年活塞环产量突破200万片,1975年改名为安庆专区活塞环厂。1979年生产活塞环689.73万片,创最高历史记录。198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15.1万元,实现利润86.2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与1970年相比,活塞环产量增长了10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77倍。
“六五”期间,该厂致力于上质量、上品种、上水平,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国际标准,实行产品全检,逐步提高了产品质量。1981年在全国同行业检查中,耐磨性能居全国第一。95系列活塞环和CA—10活塞环,分别获省和机械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同时还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大配套范围,从原来的6种活塞环增加到现在的47种机型148种规格,从主要为省内农用柴油机配套扩大到全国的汽车、柴油机和空压机配套。新开发的内撑螺旋弹簧镀铬油环,节油效果显著,被省经委列为重点节能推广项目。活塞环生产采用单体椭园铸造、仿形加工、表面磷化处理和镀铬工艺。活塞环材质选用钒钛钨合金铸铁,为国内首创,具有良好的强度、弹性系数、热稳定性和密封性,使用寿命可达5000小时。二次引进英国威尔沃西公司快速镀铬先进工艺,使镀铬环的产量迅速增加到年产100万片。
1985年,有职工63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5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407.8万元,净值253.4万元;拥有主要生产设备164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127台、锻压设备7台、铸造机械7台;建成活塞环加工生市线5条、自动线1条,形成年产800万片的生产能力;完成工业总产值404.5万元,实现利润51.5万元,上缴利税38.3万元。产品销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并随主机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