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捡破烂照顾瘫痪爸爸真实情况(五岁的孩子捡瓶子养活瘫痪父亲)
小孩捡破烂照顾瘫痪爸爸真实情况(五岁的孩子捡瓶子养活瘫痪父亲)孙父为还债,要到矿上打工。虽然兰姨从不主动提及,但孙父知道兰姨心里是渴望婚事的,宝宝也希望能正大光明的叫兰姨一声妈妈。对这个家来讲,父亲是顶天立地的支柱。兰姨是遮风避雨的港湾,用微薄之举撑起被贫穷压弯的脊梁,给宝宝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兰姨是个淳朴的农村女人,跟孙父搭伴过日子已经有两三年。但是孙父因为给宝宝的生母治病,背负了巨额债务,所以迟迟没有办婚事。即便如此,兰姨仍然无怨无悔的照顾着他们的生活。
大家好,欢迎来到双双剪辑。今天给大家讲一部五岁的孩子被迫在懵懂的年纪长大的故事,看完让人泪流满面。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世界上不幸的人太多太多,为了一点点幸福的温存,他们都在努力的活着。
东部的某个小镇上,生活着一个贫穷而又幸福的三口之家,勤劳朴实的孙父,精明能干的继母,懂事听话的宝宝。为这个窘迫的家注入温馨的力量。
宝宝今年五岁,生母因病去世,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幸好有兰姨这位善良的继母尽心照顾,成全了宝宝对母亲的期盼。
兰姨是个淳朴的农村女人,跟孙父搭伴过日子已经有两三年。
但是孙父因为给宝宝的生母治病,背负了巨额债务,所以迟迟没有办婚事。
即便如此,兰姨仍然无怨无悔的照顾着他们的生活。
对这个家来讲,父亲是顶天立地的支柱。兰姨是遮风避雨的港湾,用微薄之举撑起被贫穷压弯的脊梁,给宝宝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孙父为还债,要到矿上打工。虽然兰姨从不主动提及,但孙父知道兰姨心里是渴望婚事的,宝宝也希望能正大光明的叫兰姨一声妈妈。
他向兰姨许诺,等这次打工回来还清债务,就一起去领证,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婚事。
那一天后兰姨很是欢喜,她不求多盛大的场面,只想和孙父简单的领个证,与家人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贫苦的家庭经历太多,送别却也离不开担忧和不舍。
站在分别的路口前,宝宝像往常一样同孙父挥手告别。
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懂矿山的危险,相信父亲会如约带礼物回来,而兰姨则是满脸担忧的紧盯着孙父离去的背影。
天灾人祸本就无常了,再多的叮嘱也道不尽心中的挂念。送别孙父兰姨带宝宝回家,宝宝的乖巧唤起了兰姨对儿女的思念,宝宝失去母亲,她的一双儿女也失去了父亲,她想给命苦的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可现实的压力让她没有能力贴身照顾自己的儿女,只能留在乡下艰难度日。
她唯一的期盼就是孙父能平安回来还清所有的债务,将儿女接到一块组成真正的家庭。
而在宝宝心里,尽管没有正式改口,兰姨已经是母亲一样的存在,但没有这份正式的名分,兰姨始终不能以母亲的身份替宝宝出面。每次学校家长会都要劳烦腿脚不便的宝宝姑姑。
姑姑腿脚残疾,无儿无女,怕花冤枉钱,不肯治腿伤,既要一个人照顾瘫痪的老娘,又要为宝宝的事来回奔波。
这个脆弱的家庭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孙父身上,孙父不在的日子,这个家只能靠兰姨苦苦支撑。
兰姨在路边摆摊,费尽心思换取微薄的收入,精打细算照顾宝宝和乡下的儿女。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挑起生活的重担并非易事。
她只能选择用泼辣的形象抵挡外来伤害。
街头的小混混要收取保护费,兰姨心慌得要命,面上却紧咬牙关不肯退让,趁着小混混去叫人的空隙逃走了。
正当她以为躲过一劫时,一阵紧急的电话铃声带来更大的噩耗。电话那头是西煤山医院通知孙父矿难出事的消息。
兰姨无力的跌坐在地。
她不知道孙父伤势如何,不知道医药费花销多少,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起这个塌陷的家。
兰姨避开瘫痪的老母和年幼的宝宝,交代姑姑照看家里,急匆匆跑去车站拦住最后一班车。
一夜未眠。
她失魂落魄的赶到医院。
透过玻璃看到瘫痪在床的孙父。
这一刻,她的心仿佛摔得粉碎。
几个月前,盼望着一家团聚的美梦转眼变成云烟。
不但无法和儿女团聚,甚至还有比悲伤更沉重的生活压力。
想到未来能预见的困苦日子,她疯了一样扑上去锤打动弹不得的孙父,发泄着压抑多日的不安和绝望。
沉重的债务仿佛噩梦一般缠绕着他们,孙父出来本就是为打工还债,结果一分钱没挣到不说还赔进去自己的后半生。
煤矿老板不知所踪,索要赔偿基本无望。如今家里连一千块钱都拿不出来,更遑论支付上万的医疗费。
眼见了兰姨被生活锤击的心灰意冷,医院对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表示无比的同情。
院长同意免除全部的费用,并赠送一个轮椅,方便兰姨接孙父回家。
这笔钱对医院来讲,不过是做件善事,但对兰姨却是雪中送炭。
一个在外要强的女人,选择用最脆弱的方式激动的给院长下跪,感谢他第一时间救治孙父,更感谢他在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
回家的那天,恰逢电闪雷鸣的雨夜。
姑姑早就收到消息,可不晓得如何对老母和宝宝开口。
她刚说孙父要回来,宝宝立刻兴奋的拉着她去接父亲,全然没看到她那复杂又无奈的脸色。
而瘫痪的老母茫然的看着他们跑进跑出,她能做的也只有默默等待,不给孩子添乱。
狭窄的小巷,宝宝撑着残破的雨伞,姑姑拖着钻心疼痛的腿脚,兰姨顶着瓢泼大雨,孙父无力的依靠在轮椅上。
向着家人的方向奔赴。
倾斜而下的大雨,洗去伤感的眼泪却洗不掉生活的压力。
兰姨用尽所有的力气将孙父背回家,替他擦拭淋湿的身体。
姑姑眼含热泪帮忙打下手,不禁感叹命运的不公。宝宝不懂发生了什么,他只会帮着爸爸擦拭着身体。五岁的孩子并不知道未来将要面对什么,就天真的问,爸爸为什么不会说话,不会动,问他还会不会离开家。可惜孙父只能直直的看着天花板,断断续续的吐出几个不清晰的音节:“走不了了。”
窗外的雨哗哗的落下,落进每个饱受苦难的人心里。
宝宝懂事的替孙父按摩,姑姑为遭逢的不幸感伤。
兰姨替孙父翻身,想到过去的承诺和乡下的儿女,抑制不住倒在孙父身上哭泣。
这沉重的压力就像泰山一样,压得她难以喘息。
她不能辜负善良的孙家父子,也放不下自己的亲生儿女,但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实在分身乏术。
只能选择一方去前进。
自此,兰姨每天贴身带着宝宝教他买便宜新鲜的菜。
教他做简单省事的饭,教他给孙父翻身按摩擦洗,教他自己能想到的所有生活技能。她知道时间不多。迫切的要将一切都教会给宝宝。
短短几天,兰姨的变化让宝宝感到诧异。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平时说话细声细语的兰姨,会为几根菜和商贩吵架。
原来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会把人变得直不起腰。
入夜,兰姨继续教宝宝按摩。
顺手擦干床边的镜子,镜子里印出来一副蜡黄的面孔。
她慢慢贴近。
粗糙的手抚摸久违的脸,忍不住泪湿眼眶。她这一生永远为丈夫儿女拼命奔波,面朝黄土背朝天。
日复一日,循环往复。
可这枯燥的日子太漫长,久到她都快要忘记自己的容貌,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她听到宝宝还期待着叫她妈妈,再把哥哥姐姐接来,心中更是如刀割般疼。
归根到底,她还是一个母亲。
趁着父子睡下,兰姨留下一封信,抱起行李,不舍地看了他们最后一眼。
预感到的孙父悄悄睁开眼。
恰好要对上兰姨的眼睛,又赶紧把眼睛闭上,他明白兰姨内心的纠结,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走,他不能用一副残破的身躯,死死的把这个可怜的女人留下,放手也是另一种成全。
逆境催人成长,一夜之间宝宝被迫长大。
仅靠残疾的姑姑来回奔波不现实。
宝宝用仅有的技能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责,幼小的身影飞奔在家和学校之间。
一个孩子即便坚强懂事,也做不到周全。
一天他捧着刚出锅的面,急着去给孙父吃。结果被门槛绊倒,脸朝下摔在滚烫的面上,强烈的刺激让眼泪喷涌而出。他挣扎着站起身,在孙父面前抹干眼泪。
捡起洒落的面。
他装作没事一样回厨房盛饭,将懦弱的眼泪锁在心底。
空荡荡的家里,孙父看着兰姨和宝宝的合影,任泪水涕泗横流。
他看得出宝宝故作坚强的脆弱,理解兰姨选择离开的无奈,更明白宝宝期盼兰姨回来的希望渺茫。
过去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却是家里的累赘。
若他不在,家里的日子或许不会这么难。他看着桌上的剪刀,用力滚落在地,一点点挪进桌角,试图靠撞击取到剪刀。
在他心里,死亡是最大的解脱。
而另一边,宝宝对此毫不知情,他正在为空空如也的钱包努力,剩饭剩菜维持不了几天。
他必须想办法挣钱买菜,维持最低的温饱需求。
于是他从垃圾桶里翻出大编织袋,藏在学校的篮球架下,等放学之后到处捡瓶子卖钱。
老板娘从没见过这般小的孩子来卖废品。她询问后得知宝宝家的情况,于是不仅多给了几块钱,还送了一把新鲜的菜。
宝宝兴奋地跑回家,不料进门却看见父亲口吞被单,满嘴鲜血。他哭着从父亲口中拽出被单。
小小的肩膀承担不起成人的重量,只能跑去找姑姑帮忙。
看到孙父狼狈的样子,姑姑忍不住破口大骂,要么干脆的死,要么老实的活,总好过这般折腾着给别人添乱。
在这时候,生父彻底断绝死的念头。他是宝宝最亲的亲人,宝宝如此努力的为他争取活下去的机会,他不能辜负孩子的心意。
家里每个人都在吞咽苦难,小心翼翼的维护着活着的尊严,活着才是他们唯一的幸福。
然而活着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总有人被生活摧残的体无完肤。这天深夜,宝宝捡瓶子时,被路边喝醉的男人缠住,拉着他控诉命运的无情。
男人是个破产的老板,豪车美女都曾环绕在他身边,如今只剩下遍地的酒瓶。
钱就是他活着的意义,而失去钱之后,他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只想在死前找个最后的倾诉者。
宝宝被他疯狂的样子吓到,直说自己要回家照顾瘫痪的爸爸,尽力挣脱他的束缚。听到宝宝的话,男人瞬间松开手。
他不曾想,一个小孩居然在撑起家庭的脊梁,他不停弯腰道歉,掏出仅剩的钱想弥补宝宝,但宝宝飞快的转身跑远。
他这才意识到,世上总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既然他们都在努力活着,自己又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
不久后,街道办事处上门走访,了解到宝宝家的困难,街道的大姐悄悄将一叠钱塞进盒子里,跟主任商量,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宝宝照旧上街捡瓶子,听到熟悉的声音便扑上去叫兰姨,但结果总是令人失望。
直到有一天和兰姨一起摆摊的朋友叫住宝宝,带她去见兰姨一面。
兰姨不是不想他们,她在乡下挣不了几个钱,但还是偷偷借钱补贴孙家。
可她不敢见他们,就怕一见就割舍不掉。她向宝宝承诺,如果有一天孙父坐起来,她就去看他们。
她等着孙父好起来的那天,等着宝宝长大的那天,等着他们有力量能够团聚的那天。
这或许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宝宝走出门口,突然又折返回来,问能不能叫兰姨一声妈妈,兰姨紧紧的将宝宝揽进怀里。
他们等着这声妈妈等得太久了,即便不是户口本上的一家人,在情感上也早就是一家人。不论相隔多远,他们的心始终连在一起。
孩子的变化瞒不过孩子,宝宝捡垃圾的事很快被同学知道。他们嘲笑宝宝身上脏兮兮的,给他起小破烂的外号,把饮料泼在他身上。班长把事情报告给老师。老师几次教育无果,又不知道宝宝到底为何要去捡垃圾,便决定去家访了解实情。
他一路跟随,看着宝宝沿路捡瓶子去卖钱,再到市场去买菜,回家后自己擀面条做饭,唱着怒放的生命,帮父亲按摩。
一瞬间,他读懂宝宝所有的变化,为帮宝宝解开误会,老师暗中带同学们跟着宝宝一起走回家的路。没有什么比亲眼见证更能打动人心,他们这才知道自己之前的恶劣行为对宝宝是多大的伤害。
离开的时候,老师见到一个女人的身影,过去跟上去发现是兰姨悄悄送东西来。
生活虽不易,但总会有善良的人点亮黑暗。
转天宝宝踏进教室,发现同学们不再是嘲笑的表情,而是一脸认真的看着他。
同学们知道宝宝家的状况,自愿发起募捐活动。
带头欺负他的男生,也真诚的向他道歉。
很快,宝宝的事迹被媒体采访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各界的积极资助。
宝宝也当选为全省十佳杰出少年。
带着父亲站在光荣的领奖台上,正如宝宝在作文里写的,他爱爸爸,爱生活,爱蓝天。只要对生活有所期待,蓝天依旧清澈,鲜花照样绽放,太阳永远闪耀,明天会如约而至,幸福会如影随形,一切都将奔向前方。
这部电影取名唤爱,是在为像宝宝这样特殊的儿童呼唤爱的光芒。尽管这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在剧情设计、演员技巧和叙事节奏上存在一定不足,但这并不影响他带给观众温暖和感动的力量。他最大的闪光点正在于他是由真实的故事改编。展现出最普通的现实生活写照,母亲去世,父亲终身瘫痪,五岁的孩子在懵懂的年纪被迫成长,承担起成年人都想要逃离的苦难生活。
天道无常,冷暖交织,光明与黑暗不过一线之隔,希望与失望从来都是相伴相生。
但人生在世,总有一股力量能叫人走出绝望的泥潭。宝宝一次次在希望与失望中,循环往复。但无法割舍的亲情,最终让他坚定对生活的期待。为这个苦难的家庭带来永不熄灭的光,对亲情的执念,就是他心里最强大的支撑力量,让他用稚嫩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担。
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并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鼓励更多人看到生活的美好,正是这部影片最大的价值。
这部电影叫唤爱,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