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海鲜舫香港的缩影(珍宝海鲜舫沉没)
珍宝海鲜舫香港的缩影(珍宝海鲜舫沉没)商战、血汗与生命,铸成了珍宝海鲜舫当日一大早,不少市民到场送别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食府”,有人拿起画笔作画,有人回忆起以前常常在里面吃饭的时光……没想到船只19日行驶至西沙群岛附近水域时遇上风浪倾侧,全面入水翻转,万幸的是未有任何船员受伤。有网友感慨“人离乡贱,船离港沉”,只能说世事无常,像杨千嬅《集体回忆》里唱的:“纪念沿路铺展都变名胜,原来悼念竟倚赖眼睛。”
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21日一早,被“珍宝海鲜舫”沉没的消息刷屏了。
有人惋惜,有人伤感,有人愤怒……毕竟5天前,它才在香港市民的依依不舍中黯然离港。
受疫情影响和牌照问题,珍宝海鲜舫餐厅已经经营不下去了,投资公司决定让船只驶离香港,前往东南亚维修。
当日一大早,不少市民到场送别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食府”,有人拿起画笔作画,有人回忆起以前常常在里面吃饭的时光……
没想到船只19日行驶至西沙群岛附近水域时遇上风浪倾侧,全面入水翻转,万幸的是未有任何船员受伤。
有网友感慨“人离乡贱,船离港沉”,只能说世事无常,像杨千嬅《集体回忆》里唱的:“纪念沿路铺展都变名胜,原来悼念竟倚赖眼睛。”
商战、血汗与生命,铸成了珍宝海鲜舫
在2009年的一篇食评中,一位bloger讲自己在珍宝海鲜舫点的美食,有“甘香可口令人回味的蜜汁烧风鳝”、“香喷喷的法国鹅肝海鲜批”、“有外在美及內涵的鸳鸯炒饭”、“ 清香但不太甜的桂花圆肉杞子榚”……
最重要的,是可以一边用膳一边欣赏窗外的海港风光,十分写意,侍应也殷勤有礼,所以在这里吃东西贵一点也是值得的。
这次听闻船只离港,家住香港仔附近的孔小姐也说,自己十多年来都坚持周六跟婆婆到珍宝饮茶,珍宝海鲜舫对她来说就如“珍宝”一样。
这个地方对港人来说,是他们成长回忆里的一个重要连结,过大节、接待客人、陪长辈吃饭……都会选择这里。
海鲜舫的前身,其实是“歌堂躉”(歌堂船)。渔民们把自己的船改成水上酒家,只做预约席,一有大时大节结婚嫁娶,渔民们就开着小艇围在歌堂船旁停泊,摆酒摆个三天三夜,非常热闹。
由于附近还有一些坟场,有人也会在完成殡葬仪式之后到歌堂船上吃席,水上人家的人生大事哀乐回忆,都浓缩在这“歌堂船”里。
后来南北行的商贾越来越多,渔民预约制的歌堂船限制多,彼时酒楼常见的“鱼缸气泵”还没出现,内陆没咸水,市民们想吃海鲜只能去香港仔,有发展商便瞄准商机,把部分船改成开放的大酒楼,专门接待外宾贵客用,外称“海鲜舫”。
自此,海上“商战”开启。
五十年代初,海鲜舫发展至全盛时期,最多有十多艘海鲜舫停泊在香港仔避风塘,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太白海鲜舫。
太白海鲜舫几经易主,后来被王老吉集团收购,随之同行竞争对手海角皇宫也加入战局,在原艇旁造了个三层高的“海角皇宮第二金銮殿”,子母船一起赚钱。
这引起了澳门赌王何鸿燊的注意,赌王豪气出手,直接把海角皇宫整套拿下,旧船开去澳门当赌船,金銮殿就留在港作海鲜舫运营。
这样一来,太白自然不甘落后,不断扩建改造,最壕时食客来吃饭就送象牙筷子。
一艘船还不够,王老吉还想再发展更大的海鲜舫,便集资筹建珍宝海鲜舫。
没想到,大吉利是,开工就出事。
1971年10月30日,距离开业只有六天了,却因为有工人在烧焊时火花点燃易燃装修物料而引发四级大火。
当时家住香港仔避风塘的渔民亲眼目睹火势冲天的场面,也心惊胆战,害怕大伙蔓延到自家艇子,幸好大伙扑灭得快,那是当时的政府,动用了亚洲最大的“葛量洪号”来灭火。
只可惜,火扑灭了,新造好的海鲜舫也被烧毁了,酿成装修工人和附近渔民34死42伤的惨剧。
不幸遇难的工人里,大部分都是油漆工,年龄最小的才14岁,而很多都是家中顶梁柱,悲剧一发生,数十个家庭瞬间陷入困境。
最终,相关单位给罹难者家属每户一至三万七千的赔偿金,海鲜舫本身也耗资超过一千二百万,王老吉集团表示,已经无力再继续投资。
最后还得是赌王再出手,第二年,何鸿燊和郑裕彤合资买下了珍宝海鲜舫的业权,重建海鲜舫。
这才有了后来金碧辉煌的珍宝海鲜舫。
光影里的珍宝传说
1976年10月19日,珍宝海鲜舫正式落成开业。
面积九万呎,建费三千万的宫廷式海鲜舫,当天筵开二百席,请来的全是各界名流。
悬浮在海面上的珍宝海鲜王国,像极一个华丽的海上皇宫,鼎盛时期,最多可以容纳2300人同时用餐,在设计上,海鲜舫是仿照明代宫廷建筑装修的。
感受一下这豪华的吊顶↓
1976年开业正值龙年,海鲜舫里便处处用“龙”作主题,柱子雕龙雕凤,阔气得来又有古韵;在正门船边的位置,九个金色的小龙头会同时吐出水柱,射向中间的一颗龙珠,谓之“九龙吐珠”。
最威水的,还有位于金銮殿正中的龙椅,据说是花了近两年才正式完工的,营业时提供租借龙袍服务,所以也有很多名人来这里穿龙袍打卡。
珍宝舫还接待过很多中外名人,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来这里留过影,何鸿燊生前每年在这里摆寿宴,周润发夫妇也在这里请汤姆克鲁斯吃海鲜。
富丽堂皇的珍宝海鲜舫,自然也是香港电影取景胜地。
5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生死恋》,威廉·霍尔登和珍妮弗·琼斯在这度过了浪漫的夜晚。
70年代的《龙争虎斗》,李小龙坐着小渔船,摇摇晃晃登上海鲜舫。
1995年日本上演的怪兽电影《哥斯拉vs戴斯特洛伊亚》,红莲哥斯拉来香港一日游,成为海鲜舫接待史上体型最庞大的客人。
“007”系列电影《铁金刚大战金枪客》也在这取过景,餐桌变赌桌。
我们这一代人更熟悉的,应该是吴镇宇的《无间道2》和周星驰的《食神》。
《无间道2》里,珍宝海鲜舫正在举办盛大的回归宴,大反派倪永孝就是在这里被捕的。
而在那个九星连珠的夜晚,刚从厨艺培训学院学成归来的星爷,参加了在这里举办的全港食神大赛,并以“黯然销魂饭”一招制胜。
虽然《食神》拍摄的具体地点,是珍宝海鲜舫隔壁的太白海鲜舫,但不影响影迷们在纪念珍宝海鲜舫的时候,打扮成星爷的造型去打卡。
这也是珍宝海鲜舫的特色之一。
是的,去珍宝跟去普通茶楼,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因为食客要先坐船才能前往珍宝,去到船上又会见到亮起灯的“欢迎光临”灯牌和龙凤雕饰,有一种尊贵又独特的体验。
从最初的摇橹船到后期的观光船, 海鲜舫附近的水上人家光靠运载来往食客就能月入过万,养活一家大小。
老实说,在珍宝取景的港片这么多,也就《食神》最符合珍宝海鲜舫的真实功能了,后来的《特警新人类2》,陈冠希甚至在这里玩起枪战。
枪战也好,谈情也好,珍宝海鲜舫承载的,其实是观众对于香港这个浪漫又神秘的东方城市的所有想象。
对了,盛名之外,珍宝海鲜舫还流传着一个都市传说:
当年大火重建海鲜舫后,底部某层留了一个空间,放置了火灾34位遇难者的灵位,时至今日仍原封不动。
这很香港,一边是经济腾飞,富商大手笔投资做大生意,店内客似云来;另一边,处处保留着对先人、对天地鬼神的敬畏,所谓的“风水玄学”无处不在。
可再好的光景,也有衰败的一天。
现代都市里的“乡愁”
1998年,海角皇宫扛不过金融风暴,停止运营,后来船卖给了菲律宾,而珍宝和太白,因为填海的关系迁过地址,最终两艘海鲜舫停在同一处地方。
菲律宾也给开亏损了,这船现在在青岛
2003年下半年,珍宝海鲜舫和太白海鲜舫花费数千万港元重新装修,刻意改变古旧形象,合称为“珍宝王国”,同时改变策略,变成针对游客为主,短时间内,销售额有所提升。
可对于本地市民来说,珍宝海鲜舫在装修之后,变得太不亲民了,菜价提了几个档位,一个清炒素菜单价在160元以上,要吃好喝好,人均客单价甚至在500港元以上——一看就是游客菜。
这个时候香港各式各样的茶楼和食肆也多起来了,本地人很少会山长水远,搭车又搭船去喝一顿早茶或者吃一顿饭。
2013年之后,珍宝王国开始入不敷支。尤其疫情之后,过分依赖游客的弊端彻底暴露了,曾经高朋满座的海鲜舫,一天到头只得百来个客人,到2020年3月宣布暂停营业时,珍宝累计亏损已经超过1亿港元。
也不是没有过“活化”的挣扎,曾有学者建议改成“李小龙博物馆”,卖相关的周边和纪念品,因为在船上取景的《龙争虎斗》是李小龙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完整作品。
又有议员提出,干脆将海鲜舫搬上陆地,可是香港地价高昂,保育项目不可能占用大面积土地。
海鲜舫的业主,即赌王二房儿子何猷龙旗下的香港仔饮食集团,同意无偿把海鲜舫捐给海洋公园,集团还和十多个企业接触过,商讨无偿捐赠事宜,可都因为经营成本高等问题而没下文。
是的,一个没有盈利和可持续的项目,根本不会有人“扔钱落海”。要知道,不算日常经营,香港仔饮食集团每年都要耗资平均数百万元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
更糟糕的是,珍宝海鲜舫的海事照将在2022年6月到期,船只能是暂时移开香港,再找新业主。
为了避免船只维修过程受到干扰,香港仔饮食集团并没有披露过珍宝海鲜舫的去向,只是说会先拖到东南亚进行维修。
我们也幻想过,或许将来某一天,会在某处与珍宝相见,没想到此次别离,珍宝并没有泊到个好码头,而是彻底沉入海底。
人们为珍宝海鲜舫惋惜的时候很少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现代都市里的“乡愁”。乡村已远,都市才是原乡,而都市的变化总是比乡村更快,我们这代人终究也要开始面对“城市记忆”的远去。
我们心里其实清楚,当城市继续发展,这些熟悉的事物终会远去,人对抗时间的方式是历史,而旧事物正是城市的历史。
当然,经济要发展、城市要向前,可至少应该保住一部分标志性的、承载市民集体回忆与时代情感的标志物。许多时候,它们并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录,但依然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
现代城市的破拆和重建太快也太容易,如果民国的上海能同时开工8条地铁,那现在整个上海都不可能有梧桐。从前慢,旧建筑和地标还有概率自然存留,而现在,只能依赖市民和执政者有意识的保育。
E姐结语:
或许正是因为在时代的车轮前人的记忆是脆弱的,那些旧事物才显得优雅而美丽。《喜帖街》里有一句歌词,“阶砖不会拒绝磨蚀,窗花不可幽禁落霞”,说的就是一种类似的无奈。
三节巡回、迎神赛会,旧生活范式正在退出现代生活,未来的香港还需要喜帖街吗?可以尘封一分部分,但“完整”的喜帖街终究留不下来。
朱颜辞镜花辞树,最是人间留不住。珍宝海鲜舫的富丽堂皇,映射出旧日里香港的繁荣和富裕,城市因为经济的蓬勃发展而显得充满生机,烟火人间多是温暖。
现在,不止是一条船沉了,人们感怀的是一个时代远去了,当下越是萧条,过去就显得越是美好。
所谓过往,是一种等它碎裂的时候你会特别惋惜的美。
其实小时候那些东西都还在的,它们过去藏在旧居落灰的屋檐下,青春期吃过的烧烤摊边,等到老房子和烧烤摊都不在了,它们依然与“人”同在。
只要你还能回忆,它们就陪着你一直到世界尽头。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对珍宝海鲜舫的印象是?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