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的宝藏可怕吗(耳朵也会霉变哦)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霉变的东西,其实他们是真菌,如:

又或如:

而我们耳鼻喉科医生在检查病人的耳朵时,经常见到外耳道真菌,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自然界发了霉的食物和缩小版的蘑菇群。其实真菌这哥们到处都是,大部分时候以休眠方式存在,一有适合他生长的环境立马就开始发芽生长,蘑菇就是个典型例子。。。微风吹过都有可能会把真菌的种子带进外耳道里,只不过多数情况下不发芽。真菌喜欢潮湿、偏酸性的环境,而我们的外耳道比较偏僻,通风不好,比较容易形成适于真菌生长的环境。常年在鞋里的脚丫子、女性的阴道都是因为有类似外耳道的情况而成为人体真菌感染的重灾区。

这些真菌各有各的特点:曲霉菌不侵犯骨质,白色念珠菌以渗出为主,放线菌、芽生菌会出现化脓和肉芽肿样改变,毛霉菌则能侵入血管引起血栓、组织坏死等。不同的真菌种类引起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念珠菌感染一般会出现外耳道皮肤潮红,表面覆盖白色或者奶油样沉积物;曲霉或酵母菌感染外耳道可出现白色、褐色、灰黄色等颜色的菌丝;芽生菌感染早期可见外耳道皮肤散在丘疹或小脓疱,后期发展为暗红色边缘不整的溃疡,有肉芽生长,表面可附有脓性分泌物(以后外耳道出现脓性分泌物不可一概而论认为细菌感染喽)。 症 状:外耳道真菌的病人多以耳痒前来就诊,或者因真菌的大量繁殖引起耳堵塞感来医院治疗。总结起来这哥们引起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四点:1. 外耳道不适,胀痛或奇痒。 2. 由于真菌大量繁殖,堆积形成团块可阻塞外耳道引起耳阻塞感、耳鸣和听觉障碍。3. 真菌团块刺激,外耳道可有少量分泌物,患者感外耳道潮湿。 4. 如病变损害范围较大或较深,可有局部疼痛,眩晕或面瘫。严重者可并发坏死性外耳道炎,或发热。

治 疗:对于菜鸟来说,是真菌还是中耳炎有时候真的傻傻分不清楚。按照中耳炎的治疗方式去治是不可能有效果的。发现了真菌,需要有娴熟操作技巧的耳科医生使用耳用的吸引器把耳道里的真菌块清理干净,可不是用棉签就能搞定的。多说一句,常用的抗生素类滴耳剂对真菌是无效的。对真菌,有特殊的治疗药物,多数屁股后面都有个唑字,比如酮康唑。可以选择以清除外耳道污物加外用水杨酸滴耳液治疗为主,也可外耳道涂用抗真菌软膏(如达克宁、派瑞松等);严重者要静脉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 预 防:临床中发现很多生活习惯易引起外耳道真菌病。游泳耳道进水,耳道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改变了外耳道PH值,有利于真菌的孳生。挖耳等引起外耳道的炎症,中耳炎流出脓液的浸泡,外耳道分泌物的堆积和刺激,真菌得以孳生繁殖。不少患者多有不洁挖耳史,一个挖耳勺多人使用,或有到街边或桑拿洗脚城叫采耳师傅采耳,如果消毒不严格,可能导致交叉感染。一些疾病也会导致外耳道真菌病,如:有些患者因为患慢性中耳炎,长期应用抗生素滴耳;全身性慢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全身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都为真菌的孳生提供了条件。 如果自己搞不定了,还是来正规医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