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曲的解析(渔光曲赏析)
渔光曲的解析(渔光曲赏析)1934年6月14日影片首映后,这首歌迅速传播开来,第二年,因影片获得莫斯科展出汇演荣誉奖而蜚声海外。聂耳曾撰文说:《渔光曲》一出……其轰动的影响甚至形成了后来的影片要配上音乐才能够卖座的一个潮流。扩展资料:《渔光曲》这首歌曲作于1934年,是这一年上映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歌。由于影片参加莫聂耳斯科影展时获得荣誉奖,这首歌曲也因此蜚声国外。
这首歌曲描绘了当时渔村破产的凄凉景象,质朴写实的歌词和柔婉惆怅的音乐中包含着渔民的血泪。
歌曲的音调是典型的江浙一带的音乐风格,具有舒缓、忧伤的阴柔美。调式上虽采用的是五声音阶的宫调式,但却远没有大调所具有的明亮色彩。作者从表现特定的内容出发,在音乐旋法、节奏和速度上作了颇具匠心的处理,音乐既忧伤又充满了悲愤的情感。
歌曲采用4/4拍,每拍两个音,先长后短的节奏型和徐缓的速度贯穿全曲,很好地表现了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渔民忧郁、痛苦的心情。
扩展资料:
《渔光曲》这首歌曲作于1934年,是这一年上映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歌。由于影片参加莫聂耳斯科影展时获得荣誉奖,这首歌曲也因此蜚声国外。
1934年6月14日影片首映后,这首歌迅速传播开来,第二年,因影片获得莫斯科展出汇演荣誉奖而蜚声海外。聂耳曾撰文说:《渔光曲》一出……其轰动的影响甚至形成了后来的影片要配上音乐才能够卖座的一个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