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张艺兴2023大航海巡演深圳(张艺兴大航海巡演)

张艺兴2023大航海巡演深圳(张艺兴大航海巡演)《贝壳女孩》,注意背景大屏幕上的视觉设计,以海为基底,抽象模拟出星空、云雾、海底等场景。炫酷效果其实同样是在贴合歌曲的风格,原曲为电子音乐,电子音乐的核心就是模拟跟抽象,所以视觉设计完成了对音乐的呈现。同时有一处细节值得注意,歌曲Intro部分有水流声采样,所以看来,屏幕上贯穿始终的水主题既是在“大航海”整体概念,同时也是在呼应歌曲的细节。《圣诞又至(Goodbye Christmas)》,现场中央上空出现冷色调圆球灯,有序闪烁,联动起伏。这只是简单的灯光效果?当然不,这是协助歌曲进行表达,一方面,圣诞就该有圣诞的样子,那联动起伏的灯群分明就有Merry Go Ground(旋转木马)的意味,它代表着节日。另一方面,伤情歌也该有伤情的味道,冷色调圆球灯缓慢运动,犹如伤感往事的缓慢闪回。舞台设计是演出的基底,在这一环上“大航海”做到极致。就拿数据来说话:长达72小时的舞台搭建,精心设计的大航

张艺兴2023大航海巡演深圳(张艺兴大航海巡演)(1)

问个问题。提到“大航海”各位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那部日漫?那款游戏?都没错。但现在,它有了另外一种答案,这是一轮巡回演出,它的主角是张艺兴。定名“大航海”符合张艺兴的创作惯性,即,概念先行。我们知道的,诸如过往专辑《LOSE CONTROL》、《SHEEP》、《梦不落雨林/NAMANANA》以及此前EP《HONEY》,各自都拥有一个鲜明的概念。他向来擅长进行定义,比如他的M-POP。

此番“大航海”定义的是什么?我的理解,这当然是在描绘巡演路线,同时这也可以是在讲张艺兴音乐的发展路径,有来路且有去路,一场无尽头的探险。来路就是上面提及的那些作品,每一张都在创造新意,其中我个人颇为喜欢的《梦不落雨林/NAMANANA》更是直接打造梦幻空间。至于去路,看过“大航海”的现场就会明白,张艺兴未来的发展可以更加璀璨。

最近“大航海”来到南京站,青奥体育公园体育馆,现场让我瞬间“入戏”。

舞台布景是关键,中心就是船头造型,配搭升降台设置,整体构建出海中行船的实时动态,置身场地内,能真切体验到“航行”意味。更加分的是,舞台设计考虑到了互动性,船型舞台并非孤立存在,处于满场观众的氛围里,它跟他们形成了良好互动。尤其当现场海啸般呼声响起以及大面积荧光灯亮起时,画面甚是壮观,星辰大海就是这个样子。

张艺兴2023大航海巡演深圳(张艺兴大航海巡演)(2)

舞台设计是演出的基底,在这一环上“大航海”做到极致。就拿数据来说话:长达72小时的舞台搭建,精心设计的大航海船头扩大了1/3的舞台面积,8个升降台塑造多样船头变化,46块LED大屏,百余种屏幕和灯光变化,还有送给 “贝壳”们的礼物,146个圆球灯。

以高规格的工业标准搭建框架,以精致的巧思打造细节,总结来讲,“船头”是航海的主场,也是见证“奇景”的中心。现场舞台充分满足观众们官能升级的需求,视听多维合作,营造沉浸式的现场体验。当然,“奇景”式的现场打造并非单纯为满足浅层的视听猎奇,更多是在为艺术表达服务。

张艺兴2023大航海巡演深圳(张艺兴大航海巡演)(3)

毕竟,现场舞美看效果更要看思路,也就是为何如此设计。在“大航海”的现场,就能够感受到清晰的设计思路,每一处选择都有逻辑自洽的意图。对此,我想提及印象深刻的三首歌曲:

《圣诞又至(Goodbye Christmas)》,现场中央上空出现冷色调圆球灯,有序闪烁,联动起伏。这只是简单的灯光效果?当然不,这是协助歌曲进行表达,一方面,圣诞就该有圣诞的样子,那联动起伏的灯群分明就有Merry Go Ground(旋转木马)的意味,它代表着节日。另一方面,伤情歌也该有伤情的味道,冷色调圆球灯缓慢运动,犹如伤感往事的缓慢闪回。

《贝壳女孩》,注意背景大屏幕上的视觉设计,以海为基底,抽象模拟出星空、云雾、海底等场景。炫酷效果其实同样是在贴合歌曲的风格,原曲为电子音乐,电子音乐的核心就是模拟跟抽象,所以视觉设计完成了对音乐的呈现。同时有一处细节值得注意,歌曲Intro部分有水流声采样,所以看来,屏幕上贯穿始终的水主题既是在“大航海”整体概念,同时也是在呼应歌曲的细节。

张艺兴2023大航海巡演深圳(张艺兴大航海巡演)(4)

《Lay U Down》,此处的设计重点在张艺兴,首先是服装,他的服装颇具热带风味,这是在配合歌曲整体风格,PBR&B中渗入了热带元素,Urban加Tropical,这些都在服装上面直观体现。其次是舞蹈,除却全程动作都融合歌曲中Soul系音乐的灵性,最精妙的点在于歌曲Break段落时张艺兴突然接近倒立动作后的躺下,这就是最标准的“Lay U Down”,他在用身体诠释内容。

将设计精确到细节,这是现场给我最大的感受。当然,精确并不是死板,在舞台场景里,即兴同样是重点。本场演出,张艺兴弹唱《小小礼物(Gift to XBACK)》,并在结尾处即兴,以四个字“我想你了”完成一段现场加花。这是设计之外的加码,好就好在,它以巧妙制造出巨大惊喜。

所以说,在“大航海”的庞大命题下,蕴藏着张艺兴无数小构思。整场演出下来,我看到了他对于舞台有着Performer的“控场力”以及Singer的“塑造力”。

张艺兴2023大航海巡演深圳(张艺兴大航海巡演)(5)

关于“控场力”,作为Performer,张艺兴自然是舞台的重点,他掌控着音乐,更掌控着舞台发展。演出开始就有展现,《集结号》吹响,随后是《面罩(Mask)》串烧《羊(SHEEP)》,唱跳齐开,在高强度演出中保持最佳状态。现场唱跳属于是挑战极限的运动,兼顾舞蹈动作以及演唱气息的同时要力求呈现的高质量。这里又有一组数字:张艺兴此番演出涉及12首全新音乐改编,集结5个国家15人组成舞台,持续2小时共计19首歌的高强度唱跳,10余次在细节总致敬迈克尔·杰克逊。简单数字背后是歌手无数次训练储备中形成肌肉记忆,台上他的自如都是源自台下的反复确认。所以“控场力”真正的内核就是熟悉,他了解舞台上的所有安排,他记得音乐跟动作配合的节点,他知道体能的极限并且愿意去尝试突破极限,这是持续2歌小时的自我突破。就唱跳来讲,自然是那些大框架的“Power Move”更吸睛,它们确实是最能展示出张艺兴能量旺盛的部分。但是,我更对那些绵柔的掌控更感兴趣,因为这里面有对于力量讲究的克制,此处再来谈一次《Lay U Down》。

这首歌曲的风格是PBR&B,属阴,突显绵柔,张艺兴的舞台动作完美契合这种绵柔。没有大开大合的肆意,却胜在自由的韧性。注意歌曲里在808鼓机之外的合成器线性音色,他的肢体动作就是在描画出那般变幻莫测的柔。后段加入的力量型动作,则是在柔中加入劲道的张力。

张艺兴2023大航海巡演深圳(张艺兴大航海巡演)(6)

关于“塑造力”,即,通过人声来塑造作品。当下张艺兴,人声是其重要的表现方式,作为Singer他已经通过《梦不落雨林/NAMANANA》以及《HONEY》两张作品极大限度开发出丰富的人声表现力。

虽然是在现场的场景里人声细节不容易体现,但,整体充沛的表现力依然清晰。尤其是在慢板歌曲里,张艺兴的人声更加突显出巧妙。钢琴伴唱的《圣诞又至(Goodbye Christmas)》,借助鼻腔获得更靠前的共鸣,同时加入假音来营造缥缈音色;《小小礼物(Gift to XBACK)》,箱琴加持,此番他的发声更多依靠头声,所以穿透力强,同时又会有气声的使用,增加表达的亲近效果。对于张艺兴的音色,歌迷群里通常都称作“汽水音”,听过录音室作品再来现场感受,就会明白,所谓的“汽水音”其实就是他在高亮音色里通过气息加入的磁感。这种人声辨识度高,更重要的是,这是具备人格化特质的音色,他的声音就如他本人,清新透亮。

张艺兴2023大航海巡演深圳(张艺兴大航海巡演)(7)

当然我想说,“汽水音”已经不能完全概括张艺兴现在的人声特质,前面已经提到,如今他的音色变化很丰富,不同歌曲采用不同的发声方式,实现自由切换。这点现场就有具体呈现,唱跳时跟弹唱时,节奏型时跟旋律型时,甚至在同一首歌曲里都会出现层次丰富的变化。

演出时最为显性的往往是Performer跟Singer两种角色,但在“大航海”现场,张艺兴同时也延展出作为Artist的素养。因为可以胜任音乐创作以及呈现的各个环节,所以他的认知跟思考会更加全面,一首歌曲该如何在现场进行诠释,都有从框架到细节的立体式构思。他了解整体概念也清楚具体细节,由此跟作品间存在强烈的融合感。

此番的整场演出,甚至整个系列的巡演都可以视作是他的作品,他完全融入其中,成为主导,“大航海”里他就是船长,掌握着大航向,也负责着每一处运转。

关于Artist的素养,现场张艺兴讲的一句话也是重点,他说,17岁的时候,希望做一些好的音乐,希望大家能够认可这样的音乐,认可我自己。后来慢慢发现最需要自己认可自己,追求自己想要。这是一位音乐人成熟的历程,从活在外界的标准里到成为自己的标准。张艺兴知道,真正的创作都是追求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完成别人所期待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作品才会个人风格如此突显,他的现场演出同样足够有新意。

张艺兴2023大航海巡演深圳(张艺兴大航海巡演)(8)

演出是足量精彩,而作为首次个人巡演,“大航海”的意义或许要超越精彩。我想这应当是:通过录音室作品在现场演出环境中的立体化演绎,张艺兴将M-POP概念从听觉层面拓展到视觉层面,经由抽象到具象的推进,这种音乐形态也就具备了更直观的冲击力。之前在音箱里感受过的音乐,在现场,在眼前时,体验近乎于极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