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厦门哪里可以看街舞表演(古老南音联袂新潮街舞)

厦门哪里可以看街舞表演(古老南音联袂新潮街舞)厦门南乐团与街舞牵手尚属首次,而不同以往的创作体验就是“表演者经常笑场”。南音以“慢”和“雅”著称,街舞则注重速度的变化,动作也比较夸张。“天哪,怎么会有人在南音阁里摸爬滚打。”杨雪莉说,排演时,南音表演者常常忍俊不禁。听到南音唱腔,街舞舞者则笑称全身酥软。这次演出,台湾舞者手持南音“四宝”登台,两片竹板要依靠手腕的震动发出声音,大家练得手脚酸痛方得要领。一快一慢、一动一静,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也成为创作者最大的挑战。杨雪莉决定找作曲家郑重帮忙。“南音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但传承应从形式到内容上展现新的可能,不应该原封不动地把它锁在博物馆的橱窗里。”厦门南乐团演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两度获得牡丹奖的厦门南乐团团长杨雪莉告诉记者,对各种形式的创新合作,剧团都持开放的态度,此前,就曾经与民乐、西洋乐器、交响乐等合作,让人耳目一新。此次,给福建南音与台湾街舞“牵线”的是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

厦门哪里可以看街舞表演(古老南音联袂新潮街舞)(1)

台湾舞者向南音演员学习表演南音“四宝”。

好戏登场

台海网11月2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清音袅袅,丝弦阵阵,南音四大名曲之一的《八骏马》悠然响起。一袭红裙,黑色束腰,厦门南乐团的八位南音歌者登台,浅吟低唱悠扬婉转。听者心定,时间仿佛在此刻静止。停顿间,节奏略微紧凑,五名来自台湾的街舞舞者手持南音标志性乐器“四宝”登台,他们着黑色中式盘扣开衫,背负金色纹龙刺绣,脚蹬黑色潮鞋。随着“四宝”的拍子逐渐加快,南音歌者的咏唱变得抑扬顿挫,街舞表演也进入独秀的高潮环节,锁舞、霹雳舞、嘻哈等接连登场,抱拳、飞腿……中国功夫的影子也穿插其间。最终,在一段琵琶独奏声中,歌歇舞止,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没想到南音混搭街舞这么过瘾,身体还跟着街舞在动,脑子里却是南音绕梁。”台湾青年刘文斌说,自己以往从未接触过南音,原本只是凑热闹来看街舞,未料初“见”南音就像磁铁一样把自己吸引住了,周末准备直奔厦门南乐团听场南音。

此次,给福建南音与台湾街舞“牵线”的是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中心主任黄星介绍说,省文旅厅从2007年起就年年举办福建文化宝岛行活动,厦门南乐团曾多次入岛演出,深入学校、社区,受到台湾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欢迎。但他也注意到,在台湾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年轻人练习街舞的身影,却少闻南音的浅吟低唱。台湾80%的人口是闽南人后裔,而有着千年历史的南音在台湾却如此式微,不禁让人唏嘘。因此,黄星想到,何不让二者结合,以街舞为媒,让南音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

2017年,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指导成立了闽台家园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台青陈继为的街舞培训机构入驻。在台湾街舞圈,陈继为可谓大名鼎鼎,他是台湾动态艺术协会理事长,多次担任海峡两岸青少年街舞大赛评委。于是,黄星找到他,双方一拍即合,一出好戏就此登场。

“八骏马”来也

“南音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但传承应从形式到内容上展现新的可能,不应该原封不动地把它锁在博物馆的橱窗里。”厦门南乐团演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两度获得牡丹奖的厦门南乐团团长杨雪莉告诉记者,对各种形式的创新合作,剧团都持开放的态度,此前,就曾经与民乐、西洋乐器、交响乐等合作,让人耳目一新。

厦门南乐团与街舞牵手尚属首次,而不同以往的创作体验就是“表演者经常笑场”。南音以“慢”和“雅”著称,街舞则注重速度的变化,动作也比较夸张。“天哪,怎么会有人在南音阁里摸爬滚打。”杨雪莉说,排演时,南音表演者常常忍俊不禁。听到南音唱腔,街舞舞者则笑称全身酥软。这次演出,台湾舞者手持南音“四宝”登台,两片竹板要依靠手腕的震动发出声音,大家练得手脚酸痛方得要领。一快一慢、一动一静,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也成为创作者最大的挑战。杨雪莉决定找作曲家郑重帮忙。

郑重是个80后,从小在闽剧团浸淫长大,大学学的是作曲,对电子音乐的制作也非常熟悉。听到南音要和街舞混搭,他脑中第一个蹦出的就是《八骏马》。他告诉记者,南音唱腔悠长,很难抓到节奏,《八骏马》的原曲相对“动感”,又是南音的经典曲牌,无疑是最佳选择。“要将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并非易事,它不是简单地在传统文化的表面添砖加瓦,而是首先要继承传统,继而借古开今。”在录音棚里,郑重和南乐团的几名演员现场创作,依据原曲不同阶段的调性,在不破坏南音底蕴的前提下,尝试加入适合街舞律动的音符,熬了三天三夜,终于交出初稿。

“古老的艺术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小圈子里,应该在更宽的层面上寻求广泛共鸣。”杨雪莉说,乐团里的很多年轻演员下了舞台脱下长褂,平日里戴的是棒球帽,穿的是休闲装,他们对流行文化同样非常喜爱。如果能由他们作为桥梁,大胆创新,让南音为普通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喜欢,对南音来说就像是骑上了“八骏马”,意义非凡。所以,这次合作,厦门南乐团以最强阵容全力以赴。

故园情深

尽管能说一口闽南话,来自台湾玄奘大学的5名台湾学生舞者却从未接触过南音,这次与南音的合作,也是他们第一次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为了这次演出,厦门南乐团专门请老师为他们讲解南音乐器、表演南音身段等。

南音在台湾也被叫作南管。明清时期,它随着垦拓台湾的闽南先民在宝岛传播开来。闽台两地民众传唱的都是这些世代流传、耳熟能详的传统曲词。几百年之后的今天,南音在台湾逐渐式微,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

“南音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前秦,兴于唐代。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能伴着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跳街舞,这种经历太宝贵了。”来自台湾的舞者刘得安告诉记者,创作时,双方脑力激荡,灵感不断,大为过瘾。

从初中就开始跳街舞的陈继为舞龄已有20年,以前虽专程去听过不少传统戏曲,但与南音也是初次“相逢”。他认为,南音在乐器的使用和表演者的身段等方面与其他戏曲相比都有其独特之处,它的高雅和略带惆怅的唱腔让人过耳难忘,但可惜在台湾了解南音的年轻人屈指可数。这也是陈继为编舞时选择改变街舞,而尽量保持南音原汁原味的原因。“街舞是现代文化,台湾年轻人非常熟悉,所以,这次我希望通过街舞这个媒介,让台湾年轻人关注南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陈继为说,这次初试啼音反响良好,未来希望双方能够尝试一出更完整的叙事剧目。

话音刚落,舞台上的洞箫声渐起。一身嘻哈服的陈继为跳了起来:“排演开始了,我赶紧去看一下。”在他身后,挂着一幅牌匾:“此曲只应天上有,何处不起故园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