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大风歌有文学水平吗(为什么说刘邦的大风歌)
刘邦的大风歌有文学水平吗(为什么说刘邦的大风歌)从平定天下,到连年平叛。巩固西汉王朝的力量被削弱,社会也变得不是很安定,这让刘邦内心感到不安。这些异姓诸侯王,都是追随刘邦打天下的猛将,可谓是能征惯战。原本,他们都可以成为国家柱石,然而,都因谋反叛乱,被刘邦一一剪除。诗歌的前两句,尽显刘邦平定天下,荣归故里的豪迈之情。最后一句,则表达出他希望江山永固的忧虑。作为楚汉争霸的胜利者,这首诗歌,不仅表达出刘邦胜利后的喜悦和荣光,还显露出其内心的忧虑。这是为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内忧外患刘邦创作《大风歌》之前,刚平定淮南王黥布的叛乱。黥布是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中的一位,在他之前,已经有好几位异姓诸侯王因叛乱而被刘邦消灭。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
这首《大风歌》,是汉高祖刘邦途径故乡时有感而作。然而,这首被千古传唱且尽显豪情壮志的诗歌,却被认为是一首胜利者的悲歌!
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诗文大意:
大风刮起,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威武平天下,衣锦归故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诗歌的前两句,尽显刘邦平定天下,荣归故里的豪迈之情。最后一句,则表达出他希望江山永固的忧虑。作为楚汉争霸的胜利者,这首诗歌,不仅表达出刘邦胜利后的喜悦和荣光,还显露出其内心的忧虑。这是为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内忧外患
- 内忧
刘邦创作《大风歌》之前,刚平定淮南王黥布的叛乱。黥布是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中的一位,在他之前,已经有好几位异姓诸侯王因叛乱而被刘邦消灭。
这些异姓诸侯王,都是追随刘邦打天下的猛将,可谓是能征惯战。原本,他们都可以成为国家柱石,然而,都因谋反叛乱,被刘邦一一剪除。
从平定天下,到连年平叛。巩固西汉王朝的力量被削弱,社会也变得不是很安定,这让刘邦内心感到不安。
- 外患
是时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於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馀万。——《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
译文:汉军正与项羽相持,中原地区因战争而疲惫不堪,因此冒顿强大起来,拥有操弓射箭的兵士三十多万。
这段话,我们可简单理解为:楚汉争霸之时,北方草原上崛起了一位霸主——冒顿,匈奴人的单于。
这位霸主与刘邦打了一仗,史称白登之围。刘邦差点被灭掉。且连年不断的战争,让整个中原地区疲惫不堪。换句话说,就是西汉初期,国力较弱。所以,刘邦不可能同匈奴人鏖战。
贫弱的西汉,遇上一位在其周边虎视眈眈的强大邻居。面对这种情况,刘邦不得不采用“和亲”的方式,来缓解同匈奴的关系。
政权的延续
上欲废太子而立赵王,大臣争之,皆莫能得。——《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
译文:高帝便想废掉太子而立赵王为继承人,大臣们表示反对,都未能说服他。
刘邦想要改立赵王位继承人,当然,最后并没有这么做。但,是什么原因,让他有这种想法呢?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异姓诸侯王接二连三地叛乱,这让刘邦开始怀疑大臣们的忠诚。
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史记·萧相国世家》
译文:黥布反叛,高祖亲自率军征讨他,多次派人来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
刘邦带着军队去平叛,还不忘了派人打听萧何在干什么,而且是多次打听。萧何,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刘邦连他都怀疑,这足以说明,其对大臣们的猜忌有多严重。
同时,刘邦又认为太子懦弱。
上以太子仁弱,谓如意类己;虽封为赵王,常留之长安。——《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
译文:高帝认为太子为人仁慈懦弱,没有刘如意像自己,虽然封他为赵王,却把他长年留在长安。
是否依旧忠心的大臣和懦弱的君主,促使刘邦有了废立的想法。实际上,改换继承人的想法,是刘邦对于西汉政权的延续产生了担忧。
刘邦,一介布衣,手提三尺长剑,三年灭秦,四年灭楚,建立了西汉王朝。然而,贫弱的国家、虎视眈眈的匈奴和仁慈懦弱的继任者,让他发出了一声“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长叹。
《大风歌》,一首胜利者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