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100多岁老和尚(忻州80岁老和尚艰苦化缘)
五台山100多岁老和尚(忻州80岁老和尚艰苦化缘)建造这座寺院的经费全是师傅一人化缘而来,现在建有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因缺少经费,藏经楼主体虽已完善,但内部并没有装修,一摞摞的经书如今堆放在铁床之上。说到这,师傅叹了口气,想要建好一座寺院,一个人的力量还是有限。义园师傅和一些开豪车的寺院住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真正的僧人眼里,他们的生活应该只有一盏油灯、几卷佛经,在木鱼声中诵经礼佛。73岁决定重修寺院,这是何等的魄力和坚持。如今义园师傅已经80有余,还在为建造寺院不断地奔走中,希望这座寺院早日能够完工。
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历经长期发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在山西这片土地上,由于诸多的名山大刹,使得山西成为佛教中国化的大本营和根据地。可以这样说,在山西有人居住的地方,就定会有寺庙的存在。
在山西忻州市五寨县城东南方向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名为东雪山,据史料记载山上有一座始建于北魏的寺庙大福禅寺。寺庙自唐开始十分兴盛,香火旺盛时僧众有数百人,每年朝山的香客数以万计,不少的文人骚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许多赞美的诗句。
但历经时代变迁,到21世纪初,寺院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仅剩碑刻三幅,琴台一座,石窟几窑。八年前,73岁的义园师傅来到此地,花四年时间筹备,用时三年重建大福禅寺,如今寺院主体建筑已经完工。
义园师傅8年前来到此地时,可以说这里仅剩下石窟几窑,为了重建寺院,师傅多地奔走,历经多年步新,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如今主体建筑已经完工,只剩下一些收尾工作。一间间佛堂气宇轩昂,飞檐翘角;一尊尊金身佛像立于佛堂之中,俯视芸芸众生。整体建筑气势宏伟,在阳光的映衬下,金碧辉煌。
建造这座寺院的经费全是师傅一人化缘而来,现在建有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因缺少经费,藏经楼主体虽已完善,但内部并没有装修,一摞摞的经书如今堆放在铁床之上。说到这,师傅叹了口气,想要建好一座寺院,一个人的力量还是有限。
义园师傅和一些开豪车的寺院住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真正的僧人眼里,他们的生活应该只有一盏油灯、几卷佛经,在木鱼声中诵经礼佛。73岁决定重修寺院,这是何等的魄力和坚持。如今义园师傅已经80有余,还在为建造寺院不断地奔走中,希望这座寺院早日能够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