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默默坚守只为万家团圆(大洋彼岸的他们)
他们默默坚守只为万家团圆(大洋彼岸的他们)当年,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设立难民伤兵医院,参与救援了25万多面临被屠杀的中国人。记者在活动留言中发现,约翰·马吉的孙子小约翰·马吉发来和华裔养女烛光祭合照。他说:“我祖父留下的电影帮助世人了解了战争的残酷,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畏的事迹也一直激励着我们家庭几代人。我希望即使在风雨如晦的时期大家也不忘记互相伸出援手,永远珍惜持久的和平!”84年前,国际义士的善举让他们永生金陵,84年后,他们的后代继续传承大爱,让和平永生。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国家公祭日,紫牛新闻携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面向海内外征集“烛光祭”影像和照片,收到来自各界人士发来的照片。令人感动的是,国际义士后代也纷纷点燃蜡烛,以此缅怀逝者。84年前,一群勇敢的国际义士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无数鲜活的生命。84年后,他们的后代们依旧心系南京。
小约翰·马吉和他的华裔养女
伊丽莎白·威尔逊·希辛
玛乔丽·威尔逊·梅西·格瑞特
日本友人展示《和平宣言》卷轴
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国家公祭日,紫牛新闻携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面向海内外征集“烛光祭”影像和照片,收到来自各界人士发来的照片。令人感动的是,国际义士后代也纷纷点燃蜡烛,以此缅怀逝者。84年前,一群勇敢的国际义士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无数鲜活的生命。84年后,他们的后代们依旧心系南京。
实习生 卞淑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把南京当成家, “国际义士”后代传递和平之光
84年前,国际义士的善举让他们永生金陵,84年后,他们的后代继续传承大爱,让和平永生。
当年,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设立难民伤兵医院,参与救援了25万多面临被屠杀的中国人。记者在活动留言中发现,约翰·马吉的孙子小约翰·马吉发来和华裔养女烛光祭合照。他说:“我祖父留下的电影帮助世人了解了战争的残酷,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畏的事迹也一直激励着我们家庭几代人。我希望即使在风雨如晦的时期大家也不忘记互相伸出援手,永远珍惜持久的和平!”
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是南京大屠杀期间鼓楼医院唯一的外科医生,他送走妻子和女儿,毅然决定留下来帮助南京难民。罗伯特·威尔逊的女儿们各自发来了手捧蜡烛的照片。女儿伊丽莎白·威尔逊·希辛还写道,“阿卡迪亚医院卫理公会教堂致力于纪念我的父亲,我认为这是我们进行烛光纪念仪式的最理想的场所。感谢各位在国家公祭期间继续向南京大屠杀期间帮助难民的我们的父亲和其他的外籍人士致敬!”
美国医生克里福德·特里默是当年鼓楼医院一名内科医生,是展开医疗救治工作的中坚力量之一。特里默医生的后代们手持白烛,佩戴着紫金草徽章与公祭胸章,在家中举办了一场烛光祭。克里福德·特里默的孙子斯蒂芬·莫瑞斯·特里默和他的妻子手捧温暖的烛光,胸口别着祭奠的白色花朵和紫金草徽章,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祈福。
“我的祖父母近30年来都把南京当成自己的家,我的父亲也在那里出生和长大,所以南京和南京人民在我们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斯蒂芬·莫瑞斯·特里默还表示,“我和我的夫人艾米向南京人民致以最真挚的问候。我们很荣幸能在过去被纪念馆邀请参加国家公祭仪式。84年前南京人民就具有坚韧的品格,今天依然用坚韧、善良和同理心,向我们展示了追求和平、和谐未来的情怀。”
德国人约翰·拉贝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发起者,并担任主席。当年他在危难关头选择留在南京,并且依靠自己的力量挽救25万中国民众的性命。他的这份善举感动了许多中国人。他所著的《拉贝日记》揭示了日军的血腥与残暴,体现了人类的正义与良知。1937年,约翰·拉贝就是寒冬黑暗里的燃灯者,如今,他的孙子托马斯·拉贝也发来点燃蜡烛的照片,以纪念他当年冒着危险救助了成千上万条生命的大爱之举。
日本友人读之泪目,《和平宣言》连接和平人士
今年,南京市中华中学84名学生在国家公祭仪式现场诵读《和平宣言》。记者从纪念馆了解到,在日本,有很多日本人士在传递这段历史,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作着贡献。近日,纪念馆给他们寄去了孙晓云书写的书法卷轴《和平宣言》。收到礼物后,他们纷纷表达了感谢与对和平的祈望。
日本战争与医学医疗研究会代表西山胜夫、大久野岛毒气岛问题研究所代表山内正之、山内静代夫妇、日本生命山史怀哲寺住持古川龙树、日本鹿儿岛县日中友好教职员会会长鹤田恒郎、日本历史教育者协议会成员米山宏史、鸠山由纪夫事务所代表芳贺大辅、日本紫金草合唱团成员大门高子等纷纷表示将珍藏并品读《和平宣言》,思考为中日友好所能做的事情。
日本神户南京心连心会代表宫内阳子说,“往年我们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时候,曾经对青少年们诵读的《和平宣言》记忆犹新,我将在最近举办的学习会上展示这部作品。”
日本南京大屠杀60周年全国联络会共同代表平山良平对《和平宣言》颇有体会,当从“内忧外患 国破家亡”一节看到“民族觉醒 独立解放”一节的时候,不觉已经泪目。日本的明天给人“路漫漫兮其修远”的感觉,而日本想要民族觉醒,必须正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动动手指
在线参加烛光祭 为死难者默哀祈福
参与影像征集的,还有不少志愿者。志愿者傅云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的初中老师,张馆长在纪念馆志愿者队伍中发现了自己的老师。当年在梅园中学工作,傅老师当过张建军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退居二线之后,傅老师组织平时在一起的朗诵团、演出团队,建立了“紫金草朗诵志愿团队”,其中有大学老师、电台电视台主持人、网红主播等。
今年看到扬子晚报发布的“烛光祭”影像征集活动后,他发动战旗团、朗诵团的小伙伴们积极参与。南京诗音艺术团成员纷纷点燃蜡烛,“用心中的烛光祈愿世界和平,用歌声回忆历史”。紫金草志愿者陈军、侯丽萍都录制了专门的诗朗诵发来,“愿幸福与你拥抱,愿和平永远守护着你”,和平之声接力诵读,记忆传承声动全城。
令人欣慰的是,毗邻纪念馆的南京晓庄学院莫愁校区,有很多学子快速行动起来,点亮烛光寄托哀思,为逝者驱散黑暗,守望和平,照亮前行之路。据了解,在南京晓庄学院的莘莘学子中,有不少人曾经参加过纪念馆讲解队,学校也会组织每一批入学新生前往纪念馆参观。
此次“烛光祭”活动的参与者中,有不少是新闻传播学院大四学生,2018级的周满丽、朱玉霖、蔡欣汝、陈思蓓、查先兰、周姣姣、章雨绮、王瑞移、王旭等学生联手点亮烛光。“学校大一的时候就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那时带给我的震撼,久久不能忘怀。希望这一星烛光能够为遇难同胞们驱散一点黑暗。”还有学生写下,“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烛光点点,寄托的是哀思,是怀念,也提醒着我们拥抱未来,振兴中华。”“希望烛光穿透黑暗,我们会铭记历史,奋力前行。”
“十分有幸能参与这次活动,回望历史才懂得更珍爱和平,希望我的烛光能传递一些温暖。”“我也参加过讲解队,希望能够通过我的一点微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就像这星星点点的烛光,光芒虽小,但也能照亮黑暗。”除上传烛光照之外,来不了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现场的你,也可以动动手指,通过扬子晚报融媒体互动产品同步参与,铭记历史,奋力前行。
来源: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