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大峡谷薅草锣鼓(川北民俗之薅草锣鼓)
巴山大峡谷薅草锣鼓(川北民俗之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又称“薅秧歌”、“锣鼓草”等,民间劳动歌。每当除草薅秧的时候,在田埂、坡上,由一人胸挂皮鼓,另一人手提大锣,边打边唱,以助薅草之兴。薅草锣鼓起源较早,四川汉墓中就有站在田头击鼓的陶俑。传说牛王菩萨因误传圣旨被玉帝踢下凡间为牛。这一脚恰好把牛王上牙踢掉,故牛无上牙,庄稼地里野草猛长,牛也无能为力。农夫薅得直打瞌睡,草总是薅不完。牛王急得直跺脚,猛想起天上的舞乐班,赶忙请来为大家击锣唱歌,顿时人们精神振奋,很快把草薅完了。薅草锣鼓由二人对唱。二人不仅会打会唱,而且要有指挥能力方能指挥数十人乃至上百人的薅草队伍。人们一边薅草薅秧,一边大声歌唱。其形式有一人领唱众人帮腔,或二人对唱,多人对唱。所唱的歌有山歌、情歌等。内容广泛,见啥唱啥。青川县一带唱“锣鼓草”时,人多气势壮。进地先说开场白、起歌头:“莫把黄土当板凳,腰杆莫要尽倒伸”;次是扎盖子,指挥锄草人排成阵式:“要像蚂蚁牵线走,莫学蜂子乱了营”;后唱正歌。一阵锣鼓,一段唱白,调度督促,指挥全过程。薅草锣鼓风趣、幽默,雅俗共赏。曲调通俗流畅,易学易唱,流传甚广。(2006年)
青川县板桥乡上马村的薅草锣鼓
击鼓打锣薅草干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