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水浒传32回小李广(水浒传第二十二回)

水浒传32回小李广(水浒传第二十二回)青州府府尹慕容彦达接到报告十分惊讶,派都监黄信去查核此事。那黄信武艺高强,威镇青州。由于青州地面有三座大山,第一座清风山,第二座二龙山,第三座桃花山,上面都有强人占据,黄信夸口要捉尽三山的强人,所以人们都称他“镇三山”。黄信到了清风寨,偏听刘高一面之词,以调解为名,诱捕了花荣。他和刘高把花荣和宋江两人关进囚车,带着三五十个军士,一百个寨兵,押着囚车,往青州府而去。出寨之后,约三四十里路程,就是清风山。山脚下有一片大树林,是从清风寨去青州的必经之路。黄信等刚走到树林边,只听得林中三十面大锣同时响起。押解的察兵知道危害,拔腿就逃。黄信把他们喝住,叫他们摆开阵势,自己拍马上前查看。这时,林子里拥出四五百个陵罗,头扎红巾,手持长矛,把官兵团团围住,为首三人正是燕顺、王英和郑天寿。黄信虽然勇猛,怎敌得过三个好汉合力拼搏?十个回合下来,黄信已经手忙脚乱,心想,万一失手被这些强盗活捉了去,岂不坏了自己“

水浒传32回小李广(水浒传第二十二回)(1)

再说宋江自柴家庄与武松分手之后,过了几个月,他接到家里的来信,说孔家庄孔太公邀请他去住一阵;与此同时,清风寨知寨“小李广”花荣也多次来信,请他去清风寨住。于是,宋江辞别柴进,先到孔家庄探望孔太公。孔太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毛头星”孔明、二儿子“独火星”孔亮,两个人都喜欢使枪弄棒,宋江常常指点他们,他们就拜宋江为师。又过了半年,宋江离开孔家庄,去清风寨看望花荣。

清风寨附近有一座山叫清风山,山势险峻,树林稠密,景色十分壮丽。宋江因贪看沿途景色,错过了旅店。眼看天渐渐黑了,宋江正在着急,忽听得一声锣响,林子里冲出一群喽罗,把他掳上了山。山上有三个头领:老大“锦毛虎”燕顺,老二“矮脚虎”王英,老三“白面郎君”郑天寿,都是敢作敢为的好汉。他们对宋江仰慕已久,只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当得知掳上山来的这个单身旅客就是大名鼎鼎的“及时雨”宋江时,连忙给他松绑,执意留宋江在山寨住了好几天。

一天,王英从山下掳来了一个妇女,要强迫她做压寨夫人。宋江对这种掳掠妇女的行为很不赞成,又听说那妇女是清风寨知寨的夫人,便以为是花荣的妻子,十分着急,后来才弄清楚,清风寨有两个知寨,一文一武,武官是花荣,文官叫刘高,那妇女是刘高的妻子。宋江寻思道:刘高与花荣是同僚,我倘若不救,花荣的面子上不好看。于是,竭力劝说王英放了那妇女。燕顺对宋江十分尊重,听了宋江的请求之后,一口答应。王英心里虽不乐意,见燕顺答应了,只好不吱声。又过了六七天,宋江辞别燕顺等好汉,去清风寨投奔花荣。花荣见了宋江,十分高兴。酒席上,宋江说起救刘高妻子的事,花荣听了却连连皱眉。原来,那刘高为人贪婪而又刻薄,花荣很看不惯他;至于他的妻子,更是出了名的刁泼,常常挑唆她丈夫为非作歹,所以,花荣巴不得她被清风山的好汉掳去,受些惩罚。宋江性格宽厚,只是劝花荣不要与刘高一般见识。

转眼到了元宵节,清风镇上张灯结彩,十分热闹。花荣派两个亲信陪宋江逛街看灯。宋江说话声音洪亮,看得有趣,便放声大笑。凑巧,刘高夫妇也在楼上看灯。那妇人听到笑声,远远地认出是宋江,便指着他说道:“那个黑矮汉子就是前几天在清风山抢我上山的强盗头!”刘高听了,当即派人把宋江抓了起来。

水浒传32回小李广(水浒传第二十二回)(2)

花荣得到消息,连忙写了一封书信给刘高,说宋江是他的亲戚,要刘高放人。刘高把信撕得粉碎,大骂花荣勾结强盗,要一并治罪。花荣知道后,十分愤怒,当即披挂上马,带了四五十个兵丁,直冲刘高的寨子,把宋江救了出来。刘高不甘示弱,命令新来的两个教头带人去冲向花荣的寨子。那两个教头知道花荣不好惹,却又不敢得罪刘高,只好带了两百多人去找花荣。

两个教头来到花荣寨前,只见寨门大开,花荣大马金刀地坐在正厅中央的虎皮交椅上,左手拿弓右手拿箭。他们惧怕花荣,不敢进去,只是带着人拥在大门口,探头探脑地往里面看。花荣指着他们喝道:“冤有头,债有主。谁要替刘高卖命,先看看本知寨的神箭!”然后,用手一指左边大门,说道:“第一箭先射左边门神手中的兵器。”随手一箭,不偏不斜,正中左边门神手中的兵器。众人惊呼一声,纷纷后退。花荣又说道:“第二箭射右边门神的头缨。”只听得“嗖”的一声,那箭又是正中目标。花荣随即又说:“第三箭射你们中间穿白衣的那个教头的心窝。”说完,用箭虚指了指。那教头“哇呀”惊叫一声,转身就逃。众人见教头溜了,谁还愿意停留?乱哄哄地一下子逃得一干二净。

水浒传32回小李广(水浒传第二十二回)(3)

刘高的人马退走之后,宋江说道:“事情闹大了,不如我去清风山躲避一阵。我不在,刘高没了证据,就没法和你打官司了。闹到上司那儿,至多也只是个同僚之间的摩擦而已。”花荣听宋江说得有理,当晚就派人把他送出寨子,让他去清风山躲避。

不料,刘高是个极有心计的人,也想到了这招。他派人伏在路边,又把宋江抓了回去,秘密关押在后院,然后,一纸紧急公文上报到青州府。

青州府府尹慕容彦达接到报告十分惊讶,派都监黄信去查核此事。那黄信武艺高强,威镇青州。由于青州地面有三座大山,第一座清风山,第二座二龙山,第三座桃花山,上面都有强人占据,黄信夸口要捉尽三山的强人,所以人们都称他“镇三山”。黄信到了清风寨,偏听刘高一面之词,以调解为名,诱捕了花荣。他和刘高把花荣和宋江两人关进囚车,带着三五十个军士,一百个寨兵,押着囚车,往青州府而去。出寨之后,约三四十里路程,就是清风山。山脚下有一片大树林,是从清风寨去青州的必经之路。黄信等刚走到树林边,只听得林中三十面大锣同时响起。押解的察兵知道危害,拔腿就逃。黄信把他们喝住,叫他们摆开阵势,自己拍马上前查看。这时,林子里拥出四五百个陵罗,头扎红巾,手持长矛,把官兵团团围住,为首三人正是燕顺、王英和郑天寿。黄信虽然勇猛,怎敌得过三个好汉合力拼搏?十个回合下来,黄信已经手忙脚乱,心想,万一失手被这些强盗活捉了去,岂不坏了自己“镇三山”的威名?于是,顾不得众人,勒转马头,独自逃回清风镇去了。众军见黄信跑了,都一哄而散。刘高见势头不好,也想逃走,却被喽罗们用绊马索绊倒,生擒活捉。

水浒传32回小李广(水浒传第二十二回)(4)

燕顺等好汉救出宋江、花荣,把刘高押回山寨杀了。

再说黄信逃回清风寨之后,连夜派人飞报知府。知府听说花荣造反,大吃一惊,连忙派青州府兵马总管“霹雳火”秦明率大军去清风山镇压。秦明带了四五百人马浩浩荡荡杀向清风山,在山下摆开阵势,呐喊叫阵。不一会儿,山上也响起了锣声,一彪人马冲杀下来,正是花荣。两人在山前交手,大战四十回合,不分胜负。花荣卖个破绽,回马就走,秦明紧追不舍。花荣看秦明追近,回身一箭,不偏不斜,正中秦明头顶上的红缨。秦明吓了一跳,不敢再追。花荣却悠悠地上山去了。

秦明本来就是个急性子,被花荣戏弄一番,十分恼怒,喝令众军攻山。军士们便呐喊着往山上冲,转过两个山头,来到一个险隘处,上面檑木、滚石等冰雹般地砸下来。众军急忙退下,已经伤亡了三五十个人。秦明愈发愤怒,带了众军绕山寻路。众好汉故意逗他,一会儿东边金鼓齐鸣,红旗招展,等官兵过去,人却一个不见。一会儿西边杀出一支人马,摇旗呐喊,秦明冲过去时,又全都退了,消失得无影无踪。秦明气得暴跳如雷。就这样,整整折腾了一天,官兵累得人困马乏。眼看天已经照了,秦明打算下山回家。这时,山顶上亮起了数十支火把,照见花荣陪着宋江在上面喝酒。素明再也按捺不住清腔怒火,不顾一切地喝令众军攻山,山上火炮、火箭密密麻麻地射下来,军士们伤亡惨重,尸横遍野。秦明气得脑门都碎了,看见旁边有一条小路,便把马一拉,抢上山去,要和花荣拼命。走不到三五十步,只听得“轰”地一声,连人带马都掉进了陷阱。

水浒传32回小李广(水浒传第二十二回)(5)

喽罗们把秦明捆绑起来,带到山上。花荣见了秦明,连连赔罪,亲自给他松绑,设宴压惊。秦明想自己是败军之将,对方却如此敬重自己,十分感动;当得知刘高在报告上写的什么“郓城虎张三”原来是侠名远播的山东“及时雨”宋江时,内心更是觉得惭愧,在宋江的劝说下,归顺了山寨。几天后,他又去劝降黄信一同来的人伙。最后,众人又杀回清风镇,宰了刘高的老婆。然后,由宋江带领众人,浩浩荡荡去梁山和晁盖等人会合。五六天后,众人来到对影山。对影山是两座一样高的山,中间是一条宽阔的大路。大军行进到一半,忽听得前面传来锣鼓声。花荣担心有人伏击,迅速拿出弓箭,与宋江一起带了二十余骑军马,上前探路。走了约半里多路,只见一个年少壮士,身披火红色盔甲,骑一匹胭脂马,手持方天画戟,正站在山坡前大声叫阵,后面跟了一百多个小校,也都是红衣红甲。不一会儿,对面山冈背后转出一彪人马,也是一百多人,白衣白甲,为首的一个少年,身穿银白色盔甲,骑一匹大白马,也使一支方天画戟。两人见面后,二话不说,便挺着各自手中的画戟搏杀起来。

只见他们越战越勇,一团红影一团白影,两支画戟飞舞,杀得难分难解。花荣和宋江在一旁勒住马观看,忍不住大声叫好。正在这时,两支画戟上的绒绦搅在了一起,怎么扯也扯不开。花荣便拿起弓箭,“嗖”的一箭射出,正中绒绦打结处,一下子就把画戟分了开来。两边的人看了都一起喝彩。

那两个少年也停了下来,跑到花荣跟前,请教大名。原来,他们一个叫“小温侯”吕方,是这对影山的寨主;另一个叫“赛仁贵”郭盛,他要和吕方各分一座山,吕方不肯,因此,两人每天在山下厮杀,已经打了十几天,难分胜负。花荣自我介绍后,又把宋江介绍给他们。两人急忙拜见宋江,也跟着宋江他们上梁山去。

走了两天,宋江等人进了一家酒店休息,在那里遇见了一个大汉。那大汉叫石勇,人称“石将军”。他没见过宋江,但十分仰慕“及时雨”的大名,特去山东拜访,到了那里,没见着宋江,却在这里巧遇了。他忙跪拜在地,对着宋江一口一声“哥哥”,然后奉上宋清托他转交的家信。宋江接过书信一看,信封上没有按当时的惯例写上“平安”两字,不免有些疑惑,急忙扯开封皮,只见信上赫然写着:“父亲病故,专等哥哥来家安葬…弟宋清泣血奉书。”宋江只觉得眼前一黑,大叫一声,差点哭晕过去。燕顺和石勇劝了半天,才止住哭。由于要回家奔丧,宋江无法按原计划带众人上山,只好写了一封书信交给燕顺,让众人拿了他的书信直接与梁山泊联络。

水浒传32回小李广(水浒传第二十二回)(6)

宋江回家去奔丧,众人来到了梁山。晁盖等头领看了宋江的书信,对前来投奔的各位好汉十分礼遇。宴席上,吕方、郭盛说起花荣一箭射断绒绦、分开画戟的事,晁盖听了觉得不可思议,嘴上不说,神情间却露出了不太相信的样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