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口古镇旅游攻略(三笑姻缘地人家尽枕河)
荡口古镇旅游攻略(三笑姻缘地人家尽枕河)岸边有水榭,匾额名“一得”,系荡口华氏始迁祖华贞固所书。“一得”出自《史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进门有片水域,名曰“花笑池” 。唐伯虎化名华安进华府点秋香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花“通华氏的”华“,”笑“,说的是”三笑姻缘“。”华太师“是指明代荡口名人华察,官拜侍读学士。石坊背面题额为“仁里义坊” ,为文征明所书。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内侧石柱楹联为:“人文名镇人才济济人杰俊髦闻四海,义善福邦义誉昭昭义行仁德式千年”。外侧石柱楹联为:“荡口繁华名乡长卷任风卷,鹅湖灵秀古镇清流带韵流”。
荡口古镇位于无锡市锡山区东南鹅湖镇境内,西邻鸿山越国贵族墓群和泰伯墓,东与苏州、常熟接壤。古名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
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高大的大理石牌楼,二层翘顶四柱三门,高约三丈,宽四丈有余,正中镌刻“荡口” 二个金光闪闪大字,是唐寅(唐伯虎)的手迹。
两侧石柱镌刻楹联:“孝镇义庄吴韵千年臻荡口,高才绝技群贤一脉出鹅湖”。
外侧石柱镌刻嵌名楹联:“荡润延祥德水泱泱连伯渎,口衔丁舍仁心晔晔照濠湖”。
石坊背面题额为“仁里义坊” ,为文征明所书。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内侧石柱楹联为:“人文名镇人才济济人杰俊髦闻四海,义善福邦义誉昭昭义行仁德式千年”。
外侧石柱楹联为:“荡口繁华名乡长卷任风卷,鹅湖灵秀古镇清流带韵流”。
进门有片水域,名曰“花笑池” 。唐伯虎化名华安进华府点秋香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花“通华氏的”华“,”笑“,说的是”三笑姻缘“。”华太师“是指明代荡口名人华察,官拜侍读学士。
岸边有水榭,匾额名“一得”,系荡口华氏始迁祖华贞固所书。“一得”出自《史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额侧檐廊有抱柱联: 轩名春草馆曰会通仰历代才俊挥北斗,荡口仁风鹅湖秀水看群伦孝义润南延。
前屏中空镂雕砖刻“荡口”二字,为唐伯虎所书。
两侧抱联:览胜登喜高沐雨经风看古镇,凭阑常陶醉流光溢彩壮鹅湖。
亭子背后一联:逊其智居其愚惟虑其远,明诸心守诸躬故流诸长。与榭名”一得“呼应。
河流是江南古镇的灵魂。北仓河在荡口古镇景区内全长约1200多米,围绕着河道的两边,就是古诗中描写的“人家尽枕河”的民居,粉墙黛瓦,雕梁画栋,耸檐翘角,镂花门窗,具有明清建筑的独特风格。
古镇共有大小石桥、木桥、石拱桥、平板桥、廊桥等共二十八座桥。它们造型各异,姿态玲珑秀美,是古镇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古镇毗邻苏州,当地人说着一口糯糯的苏州话,处处尽显吴风吴韵。
有水,就有船。江南水乡,过去,船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现在,伴随着欸乃的桨声,船娘悠扬的吴音在水面荡漾:谁的船歌唱的声悠悠?谁家姑娘水乡泛扁舟?
河边观景台上,一对新人穿着红色绣花传统结婚礼服在拍照,真是人在景中,景在画中。
值梅雨季节,雨说下就下。雨中,来到了网红打卡景点”雨巷“,真是应景。游人撑起了雨伞,还有人躲在了关公祠的门楼下,蒙武圣的庇佑。雨中的古镇,如出水芙蓉,愈加清新恬静。
鹅湖之灵秀,荡口之富庶,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名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物古迹。
数学天才华蘅芳华世芳兄弟,民族实业家华绎之,刺绣大师华图珊,漫画家华君武,国学大师钱穆、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叔侄,《歌唱祖国》的作者音乐家王莘,还有很多。“譬如傍晚之星,初见一点,旋见数点,又见数十点、数百点,以至灿然布满天空。”一百多年前的这段话,成为了荡口人才辈出的最有力的注脚。
荡口存留的文物古迹遍布古镇。三公祠与步弓石,华蘅芳、华世芳兄弟故居,华氏义庄,华氏始迁祖祠,钱伟长故居,钱穆故居,体现着历史的凝固和文化的厚重底蕴。
漫步在古镇青砖铺筑的街巷小道,徜徉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中,体味着古镇的独特魅力。
不知何故,古镇的游客偏少。没有嘈杂,不见熙攘。
还有一点值得称赞,景区厕所布局合理,与景区环境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