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节目单高清(难说再见电子节目册)
活动节目单高清(难说再见电子节目册)领衔主演: 吴虎生灯光设计: 陈秋盛编剧: 吴虎生、辜假峻舞台设计: 黄嘉杰服装设计: 史蕴之
地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
出品人: 辛丽丽
舞台技术指导:高东明
编导: 吴虎生
编剧: 吴虎生、辜假峻
舞台设计: 黄嘉杰
服装设计: 史蕴之
灯光设计: 陈秋盛
领衔主演: 吴虎生
主演: 戚冰雪、袁岸璞
主演: 孟繁宇、涂瀚彬
统筹: 张尧
策划: 时黛
宣传: 陆佳时、张羿
辜假峻
翻译: 辜假峻
项目联络: 刘君燕
票务: 陈燕萍
演出单位: 上海芭蕾舞团
舞美技术指导: 高东明
舞美主管: 康金初
舞台监督: 黄嘉杰
装置: 曹灿林、曹立新
徐志革、卢进华
灯光: 浦建明、李平
谭荣清、朱夏晨
张朋朋、朱黑虎
特邀化妆设计: 闵晓梅
道具: 曹海涛
化妆: 吴雯婷
服装: 宋良、刘莉
特邀服装设计: 李锐丁
音响: 傅作成
鞋子: 蔡晨刚
摄影: 陈文
摄像、视频制作:郜颉
鸣谢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编导的话
吴虎生
《难说再见》
编导 / 编剧
上海芭蕾舞团
首席主要演员
国家一级演员
作品《难说再见》是我以“成长”为主题而创作的中型芭蕾作品,它是我个人对成长中的“取舍”的探索与解读。舞台上一盏孤灯,一个人,两段截然不同的回忆彼此捆绑,相互拉扯……这其中的灵感与细节都来自我对生活的体会与观察,我尝试将它们溶解在古典音乐的旋律之间,借助芭蕾舞者灵动的肢体语言去诠释相遇与别离、拿起与放下、展望与缅怀。
在这之前,我也有过编舞的经历,但这次是我第一次尝试中型的、有人物矛盾在其中的舞蹈创作,这对我来说十分有难度。最初,我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担心自己因为编舞经验不够丰富而导致在动作编排上、对人物关系的刻画上有所不足。但此刻,我很享受这个挑战,享受在编排过程中与这些年轻的艺术家和舞者们彼此交流、碰撞与创造。他们给了我很多创作灵感,我也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许多潜力。
其实,这次创作对我们每一个主创人员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经历——我们一起做新鲜的尝试、面对新鲜的挑战、虽然心存顾虑却无所畏惧。我想,这就是成长的意义,这就是新的起点。
主演介绍
吴虎生
1997年进入上海市舞蹈学校芭蕾舞科,2003年毕业进入上海芭蕾舞团担任演员,2010年晋升为首席主要演员。
曾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葛蓓莉娅》《仙女》《吉赛尔》《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芭蕾舞剧《简·爱》《长恨歌》、大型原创芭蕾舞剧《哈姆雷特》、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法合作大型现代芭蕾舞剧《花样年华》、时尚芭蕾舞剧《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上海大剧院版《胡桃夹子》中担任男主角,并表演过巴兰钦作品《小夜曲》《大华尔兹》、钢琴芭蕾《梦回上海》、芭蕾舞蹈诗《水》以及现代芭蕾《斯特拉文斯基的舞者》《巴赫的舞步》《波莱罗》《妈妈的歌》等。
2004年6月,荣获第三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少年组评委会特别奖;
2006年,受邀参加韩国首尔首届亚洲芭蕾舞节演出;
2007年6月,荣获第九届美国纽约国际芭蕾舞比赛男子组第一名及依戈·尤斯科维奇评委会特别奖;
2007年8月,荣获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男子青年组金奖;
2008年,荣获上海市委宣传部颁发的上海文艺家荣誉奖;
2009年7月,举办了“粉墨佳年华——季萍萍、吴虎生芭蕾专场演出”;同年荣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表演银奖;
2010年,荣获市委宣传部“粉墨嘉年华”年度最具潜力奖;
2011年,荣获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舞剧评选表演银奖;同年荣获上海市舞蹈家协会“2011年度上海舞蹈青年杰出演员”;
2012年4月,荣获第八届“上海文化新人”称号;6月赴德国参加汉堡芭蕾舞团“尼金斯基”芭蕾晚会的演出;7月荣获上海宣传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获上海市总工会颁发的“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获上海市委宣传部颁发的年度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入选 “2012年上海领军人才”;
2013年4月,荣获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11月,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评选表演金奖;
2014年,荣获第2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荣获2013年度“上海文艺家荣誉奖”;当选第十七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当选“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当选“上海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2015年,2014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荣获2014年度“上海文艺家荣誉奖”;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
2016年,获得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
戚冰雪
上海芭蕾舞团主要演员
涂瀚彬
上海芭蕾舞团独舞演员
孟繁宇
上海芭蕾舞团主要演员
国家二级演员
袁岸璞
上海芭蕾舞团独舞演员
回忆里的微光,安静地发着亮,淡淡地牵动着好的、坏的记忆——
看到自己的笑,看到她的脸,看到属于彼此的如蜜般的甜美;
看到挂在眼角的泪,看到离开的背影,看到自己每一处正在慢慢愈合却又被逝去的美好不断触碰的伤疤;
误入了回忆迷宫的人被两段不同的回忆来回拉扯,无处躲藏。如果微光可以熄灭,痛苦就会带着不忍遗忘的快乐一起消失吧?
或许,我们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失去才能开启未来,迎来新的起点。
主创介绍
黄嘉杰
《难说再见》
舞台设计
201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舞台设计专业,同年进入上海芭蕾舞团担任舞美设计助理。
曾与众多世界著名舞台设计师及灯光设计师有过密切合作,先后担任上芭原创芭蕾舞剧《长恨歌》《哈姆雷特》的舞美监制。
此外,他为诸多话剧、舞台剧进行舞美设计。主要作品包括《第八号当铺》《上海不相信爱情》《突围1978》《莎士比亚爱情碎片》《我和吸血鬼有个约会》《疯人院飞了》等。其设计作品曾多次获得上海舞台美术家协会颁发的优秀作品奖。
史蕴之
《难说再见》
服装设计
2004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设计专业。同年进入上海芭蕾舞团担任舞美设计。
先后和多位世界级著名舞美设计、服装设计大师合作。担任《花样年华》《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胡桃夹子》(上海大剧院版)、《简·爱》大型芭蕾舞剧的舞美、服饰监制,担任芭蕾舞剧《长恨歌》《哈姆雷特》的服饰监制。
由她担任舞美、服装设计的舞蹈作品主要包括:现代芭蕾《巴赫的舞步》、现代芭蕾《斯特拉文斯基的舞者》、现代芭蕾《波莱罗》;多媒体设计作品主要包括:舞台剧《着色》《寻衣记》等;担任舞台设计的作品包括:话剧《都是我的儿子》《都市症候群》《将心比心》《访客》,歌剧《女人心》。2010年,曾担任上海世博会装置设计《生命之球》。
陈秋盛
《难说再见》
灯光设计
200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灯光设计,同年进入上海芭蕾舞团,现任上海芭蕾舞团灯光设计。
曾多次担任上海芭蕾舞团大型原创作品的灯光监制,主要包括《简·爱》《长恨歌》《哈姆雷特》等,并先后随团出访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
其个人设计的舞蹈作品包括:现代芭蕾《斯特拉文斯基的舞者》、现代芭蕾《波莱罗》、舞蹈晚会《绽放》、舞剧《睡美人》等;以及戏剧作品《甜水村的井》《老鼠的喜剧》《远去的家园》《福尔摩斯探案—血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其设计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的优秀设计作品奖项。
转自:上海芭蕾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