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90后时尚芭莎(时尚生活方式撰稿人Bamboo)

90后时尚芭莎(时尚生活方式撰稿人Bamboo)工作与生活的“反差萌”在审美意识积累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Bamboo说,她并没有刻意去做什么来保持她对时尚的敏感度和感知度,“我觉得任何一个女孩她只要她真的爱美,真的对这件事情有兴趣,她就会很快地洞察到什么是好看的。”当生活中出现时尚类资讯或文章时,她都会留意。她认为,大部分在与审美相关的行业中能够有一定成绩或是风格独特的人,他们的洞察力和观察力是与生俱来的。但她也谈到,很多人不是没有这种能力,而是尚未挖掘出来。Bamboo说,她的角色就是给这些还在“迷途”中的人点亮道路,带领他们向着潮流前行。 时尚生活方式撰稿人Bamboo。(图片来源:受访者供欧洲时报英国版)时尚之路的“向导员”审美意识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Bamboo坦言,小时候的她对时尚并不是非常感兴趣,也没有很热爱穿搭,但“伦敦改变了我很多”,在这个对审美很挑剔,而且非常有自己审美主张的城市,受到丰富多元文化的冲击,加之在

【欧洲时报记者陈斯睿报道】2013年,Bamboo踏上英国的土地开启了她的留学生涯,两年后,她在社交平台上留下了自己的第一个脚印。自那以后5年的时间,除了日历上的年份,不断增加的还有她社交媒体的粉丝数量,如今,她已成为坐拥全网300万粉丝的时尚生活方式撰稿人。那么,社交平台背后的她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英国挺适合我的”

“伦敦太好了,感觉在这里重新找到了自我”,Bamboo对英国有着深刻的热爱。她回忆道,在伦敦读书期间,纯粹地是在享受生活。没有给自己定目标,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划,别人在找工作的时候,自己也并没有“随波逐流”,甚至连成为博主,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她说,当初开公众号是为了分享生活,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以后的职业道路,只是在做喜欢做的事情而已。一开始只是单纯地想要写点什么,但随着身边朋友的转发,看着读自己文章的人变多了起来,她越写越有兴趣。

那时博主行业还不像现在发展得这么全面,Bamboo回忆,随着阅读量的不断攀升,逐渐有品牌来接洽,那时她才慢慢意识到,原来这也是一条可以选择的职业道路。不久后,这部分收入超过了她的本职工作,即使彼时还没有完善的博主规范,人们对博主的概念仍旧懵懂,但自然而然地,她欣然接受了“博主”这个头衔,做起了全职博主。

90后时尚芭莎(时尚生活方式撰稿人Bamboo)(1)

时尚生活方式撰稿人Bamboo。(图片来源:受访者供欧洲时报英国版)

时尚之路的“向导员”

审美意识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Bamboo坦言,小时候的她对时尚并不是非常感兴趣,也没有很热爱穿搭,但“伦敦改变了我很多”,在这个对审美很挑剔,而且非常有自己审美主张的城市,受到丰富多元文化的冲击,加之在伦敦读书时主修文化媒体相关专业,开始接触时尚领域,对Bamboo的审美意识都是一种培养和积累,也为她稳固的审美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回中国后,出于兴趣爱好以及职业发展,Bamboo在时尚方面做了更多的阅读、研究和消费,继续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

在审美意识积累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Bamboo说,她并没有刻意去做什么来保持她对时尚的敏感度和感知度,“我觉得任何一个女孩她只要她真的爱美,真的对这件事情有兴趣,她就会很快地洞察到什么是好看的。”当生活中出现时尚类资讯或文章时,她都会留意。她认为,大部分在与审美相关的行业中能够有一定成绩或是风格独特的人,他们的洞察力和观察力是与生俱来的。但她也谈到,很多人不是没有这种能力,而是尚未挖掘出来。Bamboo说,她的角色就是给这些还在“迷途”中的人点亮道路,带领他们向着潮流前行。

工作与生活的“反差萌”

不造作、简单大方,是Bamboo在谈话中给笔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但当翻阅她的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时,“优雅、精致”却不由自主地跳进笔者的脑海。Bamboo说,“精致”确是很多品牌方和读者冠以她的形容词,“但其实我就是那种享受生活的普通人”。她说,她本人其实非常大大咧咧,甚至有点憨憨的,她周围的朋友也并不会觉得她是那种处处精致的女孩。但工作中,她对内容的精益求精,对文字的把控、图片质感的要求,使大家能够看到优雅、精致的Bamboo。这种“反差萌”或许也正是她吸引人的特质之一。

现今社交平台上都讲究“人设”,第一时间让读者、观众认清博主的风格类型。Bamboo透露,其实她从来没有去探索过,或者真正地花时间去研究她到底是什么风格的人,她只是选择那些让她自己觉得舒服、自在的东西,久而久之便成为了她的风格。“但我觉得风格这个事情好像只能留给别人去定义。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定义自己的风格。”Bamboo补充道。

一个不真实的人设无法长久,真正能够保持人设的方式许是从自己原本的个性中抽取适合社交媒体的一部分。Bamboo便是如此,她说,在网络上她呈现的所有的东西,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但她说,社交媒体上的她只是部分的她,并非 100%,这样能够让她游刃有余,工作起来比较舒服。与此同时,真实的呈现,也减少了一定的同行竞争,毕竟“我是在做自己,别人没有办法成为我”。

与读者之间的“爱”情

“我都不喊他们粉丝,因为我觉得好多人比我都厉害”,Bamboo这样评价自己的读者们。她说,她时常在后台收到读者给她的建议,对比偶像和粉丝,她与自己的读者间更像是平等的关系。读者并非是单纯地关注她,而是像朋友一样陪伴她一路走过来,“我们挺聊得来的”。她说,人跟人之间的感情是一种化学反应,她和读者也是一样的,在互相吸引的前提下,当自己展现了更多的真我,久而久之她和读者就培养出了深刻的感情,不是通过营销或是刻意打造出来的东西。

Bamboo告诉笔者,她之前办过线下粉丝会,发现读者和她在一起成长。“有很多女孩说因为我才来到上海,她们本来要放弃梦想,不想拼了,但是我的一些文章鼓励了她们,重新出发,在上海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追逐着自己的梦想。”Bamboo感动地回忆道。于她,只是 5 年的文字创作时间,而于其读者,可能因着文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真的非常有意义”。

(编辑:李璟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