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游记24(中西欧行游影记)
法国游记24(中西欧行游影记)《花边女工》是维米尔的代表作,以诗意化的方式描述一个在编织蕾丝的女工那种专注平和的神情,以一种抒情的情调给人美的享受。维米尔与同时代画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以极端、甚至颤抖的感光度来表现光线,喜欢用蓝色和柠檬黄两种色彩组成十分和谐的色调。他的作品中特别的光感,实际上是借由一种新的技巧而达成的。这种技巧部分依靠光学实验,但主要是依靠着观察,以及对色彩微妙的渗透反映的直觉。他捕捉色彩光亮的方法相当特别,以微小的如珍珠的亮点构成物体轮廓,作品中的焦距平均分配,因此显得平静与客观。约翰内斯·维米尔(1632-1675)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却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维米尔留下来的作品只有40幅左右,其中多数都是绘画精品。被称为
《祈祷》作者:菲力甫·德·尚帕涅。画中人是画家的女儿卡特琳娜·德· 尚帕涅,乡野王家港修道院院长,由于卡特琳娜·阿涅斯·阿尔诺德修女的祈祷,她的瘫病神奇般地治愈了。
菲利普·德·尚帕涅作品《巴黎市长、议员和商人》。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幅画,画作名字叫《牌场作弊》。牌场作弊 拉图尔 法国 1625年。这幅《牌场作弊》是拉图尔非常著名的画作,画中展现出拉图尔极其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观察力,充分将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传达出来。
克洛德·洛兰的作品《有雾的海港》。
诗人的灵感 普珊 法国 约1630年
画的中央坐着神话传说的阿波罗。他是一个体格健壮的青年牧人,头戴桂冠,这是他追求女神达芙妮失败的纪念物。阿波罗狂恋达芙妮不成,达芙妮变成一棵月桂树。阿波罗摘下了月桂枝叶编成桂冠,以为怀念。他右手还支着一架从众神的使者赫耳墨斯处获得的七弦琴,正在命他的缪斯之一欧忒耳珀记下他心中被灵感激发的诗句。那个记着诗句的缪斯似乎有所领悟,正仰起头望着天空。天使与另一缪斯女神围在他的身边,期待着阿波罗的泉涌般的灵感。太阳神阿波罗是主管光明、青春、医药、畜牧、音乐与诗歌的神。缪斯神也常与他作伴。普桑把这些人物作为诗与音乐的象征进行描绘,正是他崇拜古典艺术的思想表现。这幅作品构图平稳,严谨端庄的造型和大块平涂的色彩处理,造成一种少有的伟大庄重的寂静感,具有古典理想主义的特征。
《埃丝特蕾姐妹》是法国枫丹白露画派的重要代表作品,描绘的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宠姬卡芭利埃尔、埃丝特蕾杰两姐妹妹沐浴时相互戏玩的情景。两姐妹正在大床的帷幕之中梳妆打扮,房间深处一位衣着华丽的妇女正在大壁炉前缝纫。人物手捏乳房的动作暗示着贵妃期望怀孕得子。埃丝特蕾于1599年难产身亡。画面没有使用太多色彩,背景以暗粉色帷幕为基调,突显人体的亮肤色。画家对细部描绘的热衷,以及远近人物大小悬殊的夸张手法,都极好地体现了写实传统。同时,画家又巧妙地运用当时在解剖和透视上的成就,人物的手法画得尤其精彩,富有变化并极具神情。人体虽无剧烈动作,却塑造得结实充分,细致动人,堪称杰作。
比利时皇家博物馆将此画正式收藏,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
《阿维尼雍的悲切》1460年作。
这幅画是具有典型的国际哥特式风格的真正杰作。它是从1793年的一场火灾中被抢救出来的,后来,在阿维尼雍的新城教堂重新被人发现。关于这幅画的创作年代和作者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论。有些评论家认为创作者是昂盖朗•卡尔通,因为画面某些肖像学的刻划的细节象是他的作品。而另一些评论家则说这是一位西班牙画家的作品,有可能出自班•德•魏伊登之手。画面上,高大的人物群像以金色为背景,由此可见其哥特式艺术的风格特征,但哥特式艺术的这种色彩不久即被更为紧凑的天蓝色所取代。这些人物形象看上去就象是众多用象牙、木头或石材雕刻成的《悲切》(Pitie)人物群像的摹本。色彩对比十分鲜明,而画中基督的尸体被摆放在圣母玛丽亚的膝盖上面,圣约翰脸部表情生动,正在拔掉扎在耶稣头上的刺。
《花边女工》是维米尔的代表作,以诗意化的方式描述一个在编织蕾丝的女工那种专注平和的神情,以一种抒情的情调给人美的享受。维米尔与同时代画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以极端、甚至颤抖的感光度来表现光线,喜欢用蓝色和柠檬黄两种色彩组成十分和谐的色调。他的作品中特别的光感,实际上是借由一种新的技巧而达成的。这种技巧部分依靠光学实验,但主要是依靠着观察,以及对色彩微妙的渗透反映的直觉。他捕捉色彩光亮的方法相当特别,以微小的如珍珠的亮点构成物体轮廓,作品中的焦距平均分配,因此显得平静与客观。
约翰内斯·维米尔(1632-1675)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却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维米尔留下来的作品只有40幅左右,其中多数都是绘画精品。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代表。
匆匆游览了二层绘画馆,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去雕塑馆挨个看已经来不及了。雕像馆成立于1817年,共有展厅27个, 展品1000多件,多为表现宗教题材的作品,部分为表现人体和动物的作品。在这里可以看到着色髹金的木刻《基督受难头像》、《十字架上的耶稣》、《圣母与天使》、意大利的雕塑《圣母与孩童》、17世纪的《童年时期的路易十四》,18世纪的名人像《伏尔泰》,19世纪的群塑《舞蹈》等。只能在返回途中顺便看了一些雕塑,连最有名的维纳斯都没来得及去看。
在卢浮宫,艺术品无处不在,就在休息区,也都是雕塑。
两个多小时的参观就在这里结束了。参观卢浮宫那真得是要花很多时间才够的,像我们这样跟团一游,2个多小时的游览,如我一般拍下这么多照片的人是少之又少了。以至于我们几乎是一路狂奔状的游览模式,我用了一部松下小七,一路不停地“咔嚓”,才留下了这么多的影像资料。
卢浮宫——世界艺术的圣殿,我这来者匆匆的模式,实在是有点“暴殄天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