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老爹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吕不韦还是嬴异人
秦始皇的老爹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吕不韦还是嬴异人《史记 吕不韦列传》的记载被后世很多史学家沿用,司马光就在《资治通鉴》沿用,但是这种狸猫换太子的猎奇故事始终吸引着市井大众,明朝时期的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更是把吕不韦献上怀孕的赵姬的传说描写的更为细致,毕竟符合明朝市民的猎奇追求。更不用说近些年的玄幻历史剧。但是在自己的记叙中,司马迁也有自己的态度,他在《秦始皇本纪》中明确一点,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秦始皇作为《秦始皇本纪》的传主,司马迁在记叙时自然要明确传主的身份,所以司马迁编撰《秦始皇本纪》的第一句话就是: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这说明司马迁并不认同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而吕不韦贡献怀孕姬妾的故事司马迁将其放在《吕不韦列传》,这是吕不韦的一个重要传说,于是予以记载。其实《史记》记载的很多玄幻故事大多都在列传之中,类似于奇闻异事。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回望历史。
秦始皇的生父之谜来自于《史记》的不同记载。在《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记载: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
在《史记 吕不韦列传》中记载: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后世编造的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主要出自《史记 吕不韦列传》,因为这里加了一个吕不韦贡献姬妾的前提,那就是赵姬身怀六甲。
这是司马迁不严谨吗?胡编乱造写下的记载吗?恰恰相反,这是司马迁严谨的史学态度。当他面对历史事实的不同说法,而没有发现其他战国时期史料的记载,司马迁没有选择将保留一种说法给以记载,而是选择将两种记载都编写下来,其目的是让后世的修史者参考和判断。
但是在自己的记叙中,司马迁也有自己的态度,他在《秦始皇本纪》中明确一点,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秦始皇作为《秦始皇本纪》的传主,司马迁在记叙时自然要明确传主的身份,所以司马迁编撰《秦始皇本纪》的第一句话就是: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这说明司马迁并不认同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而吕不韦贡献怀孕姬妾的故事司马迁将其放在《吕不韦列传》,这是吕不韦的一个重要传说,于是予以记载。其实《史记》记载的很多玄幻故事大多都在列传之中,类似于奇闻异事。
《史记 吕不韦列传》的记载被后世很多史学家沿用,司马光就在《资治通鉴》沿用,但是这种狸猫换太子的猎奇故事始终吸引着市井大众,明朝时期的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更是把吕不韦献上怀孕的赵姬的传说描写的更为细致,毕竟符合明朝市民的猎奇追求。更不用说近些年的玄幻历史剧。
1986年香港的《秦始皇》一剧便说赵国商人吕不韦献上怀孕的赵姬给秦庄襄王、张丰毅版《秦始皇》、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都是讲述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父亲,要知道这些历史影视剧为了收视率,很容易搞这些狗血噱头以猎奇的心态吸引观众,再加上影视剧传播的受众面十分广,很多人在没有阅读史学的基础下很容易就被影响,加之这些年来众多自媒体搞出的地摊历史学大肆传播,所以吕不韦作为秦始皇生父的说法受到了很大传播,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但是我这里要吐槽一下,我们在现实生活里都能看到不少已婚男性为了验证孩子是不是自己所生,疯狂做DNA验证要死要活的案例,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国,作为一国之君也是男性的秦庄襄王为什么对于秦始皇没有身份怀疑?秦庄襄王周围的秦国宗室、母系外戚为什么对于秦始皇没有身份怀疑?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这不仅是对于秦庄襄王智商的侮辱,也是对于秦庄襄王男性自尊的践踏。他在看到自己的儿子不像自己的时候,都不知道分析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儿子。
试问一个“智商有问题”的秦庄襄王,吕不韦作为投资人为何要投资?那么只能说明吕不韦也不是一个正常人,两个不正常的人居然在逆境中夺取了秦国的大权,秦国的朝廷真的好糊弄,被两个傻子糊弄了,可见秦国的君臣都是“傻子”,这样的“傻子”君臣居然在战国时期为第一强国,那么东方六国究竟是有多无能呢?那么究竟谁是傻子,是谁有心出于那些目的欺骗大家?
《战国策》成书于《史记》之前,是由西汉刘向编订,里面并没有对于秦始皇身世的怀疑,也没有关于吕不韦献上怀孕姬妾的记载,反而是楚幽王的身世记载十分有意思。
《战国策》中的这一篇文章名为《楚考烈王无子》,截取其中的记载如下: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进之楚王,闻其不宜子,恐又无宠。李园求事春申君为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还谒,春申君问状........于是园乃进其女弟,即幸于春申君。知其有身,园乃与其女弟谋........春申君大然之。乃出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以李园女弟立为王后。楚王贵李园,李园用事........李园既入其女弟为王后,子为太子,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死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春申君相楚二十五年,考烈王病...........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崩,李园果先入,置死士,止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后入,止棘门。园死士夹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新生子者,遂立为楚幽王也。
聪明的读者一看到这个故事,立刻就有了觉悟,我们如果把其中的主人公春申君、楚考烈王、楚幽王换成吕不韦、秦庄襄王、秦始皇,几乎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相差无几。
我们可以看春申君和吕不韦究竟有多么相似。
- 依据《史记 春申君列传》的记载,楚顷襄王时期,太子熊元被楚顷襄王派往秦国充当人质,而这段时间内陪伴在熊元身边是左徒黄歇。此后楚顷襄王病重,为了帮助太子熊元从秦国逃脱回到楚国继位,黄歇以命相搏,最终在秦国丞相范雎的解救下解脱回国,此后黄歇助熊元登基,熊元就是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封黄歇为春申君,为楚相。而回过头来看吕不韦,也是抛家弃子,舍弃性命帮助质子异人继位,秦庄襄王继位后被封为文信侯,丞相。
- 春申君纳李园的妹妹为姬妾,又把这个怀孕的姬妾送给一直生不出儿子的楚考烈王,最后楚考烈王宠信李园之妹,把李园之妹封为王后;吕不韦向秦庄襄王贡献自己的宠姬赵姬时,赵姬已经怀孕,秦庄襄王得到赵姬后十分宠信赵姬,在登基为王后,封赵姬为王后。
- 李园之妹所生之子继位之后是为楚幽王熊悍,公元前238年,李园发动政变杀死春申君和他全家。同一年秦国爆发“嫪毐之乱”,赵姬之子秦始皇亲政并且平定嫪毐之乱,随后逼死文信侯吕不韦,跟随吕不韦的人都被流放。
如此相似命运的两个权臣,如此相同的两个故事,楚幽王是春申君之子,秦始皇是文信侯之子,如此相同的流言,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