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老爹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吕不韦还是嬴异人
秦始皇的老爹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吕不韦还是嬴异人秦始皇的政敌太多了,无论是他的生前还是死后。而且这个故事的巧妙之处在于熊负刍置身于事外,在李园献妹的故事里,李园和妹妹凭借自己的计谋,最终获得了楚国的大权,是最终的胜利者,但是李园和妹妹的形象是典型的小人得志。而且秽乱宫廷的事件,出于人性,无论男女都会十分厌恶,出于政治斗争,显得十分下作。凡是阅读过这个故事的人对于李园此人十分讨厌,当李园被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觉得干得漂亮。所以李园兄妹在熊负刍塑造的政治故事变成了真正的受害者,死人春申君不能说话,变成了一个“傻子”,一个楚考烈王身边的阴谋家,至于楚考烈王在自己儿子的故事也变成一个“傻子”。回到吕不韦,在吕不韦献赵姬的故事里,明显含有对于秦始皇的血统怀疑,这种怀疑便是对秦始皇统治的合法性攻击。在这个故事里,秦庄襄王、吕不韦、赵姬都是受害者,最大的受害者便是秦始皇。自三代以来、延续千年的血统贵族秦国公室居然被秦始皇鸠占鹊巢,这无疑是竖起一面政治
楚国的故事与秦国不同。楚幽王继位后统治了楚国十年,在此期间,李园作为外戚执掌朝政。楚幽王去世后,李园之妹所生的第二子,即楚幽王的同母弟熊犹登基为王,是为楚哀王,楚哀王登基两个月多,楚考烈王之子熊负刍发动政变,拥戴熊负刍发的政治势力指挥自己的附属兵马杀死了楚哀王和李园,熊负刍登基为王,即最后一代楚王负刍。
楚王负刍作为庶子称王,拥戴熊负刍发的政治势力当权,他们势必要为自己的政变寻找合法性,主要是解释熊负刍为什么要残忍杀死自己的弟弟,公然推翻楚哀王政权。如果熊负刍的嫡母所生的两个儿子熊犹和熊悍都是春申君的儿子,血统都不是楚国公室的血脉,那么故事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楚国公室血脉受到侮辱、楚国王室的统治受到外戚李园威胁的时候,庶子熊负刍和楚国的大臣们忍辱负重十年,等待着复兴楚国的机会、以及澄清公室秽乱的状况。最后熊负刍找到机会,在伪王熊犹登基未稳的时候挺身而出,杀死作恶多端的权臣李园,铲除了威胁楚国统治的李氏外戚,以及杀死在王座上的伪王熊犹,真可谓是“扫清玉宇、平定天下”。
而且这个故事的巧妙之处在于熊负刍置身于事外,在李园献妹的故事里,李园和妹妹凭借自己的计谋,最终获得了楚国的大权,是最终的胜利者,但是李园和妹妹的形象是典型的小人得志。而且秽乱宫廷的事件,出于人性,无论男女都会十分厌恶,出于政治斗争,显得十分下作。凡是阅读过这个故事的人对于李园此人十分讨厌,当李园被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觉得干得漂亮。所以李园兄妹在熊负刍塑造的政治故事变成了真正的受害者,死人春申君不能说话,变成了一个“傻子”,一个楚考烈王身边的阴谋家,至于楚考烈王在自己儿子的故事也变成一个“傻子”。
回到吕不韦,在吕不韦献赵姬的故事里,明显含有对于秦始皇的血统怀疑,这种怀疑便是对秦始皇统治的合法性攻击。在这个故事里,秦庄襄王、吕不韦、赵姬都是受害者,最大的受害者便是秦始皇。自三代以来、延续千年的血统贵族秦国公室居然被秦始皇鸠占鹊巢,这无疑是竖起一面政治旗帜攻击秦始皇。
只是秦始皇不是楚幽王,也不是楚哀王,他的果决勇毅使得他的统治十分稳固,但是他驾崩之后的事情,他就不可能控制了。
生前身后的攻击秦始皇的政敌太多了,无论是他的生前还是死后。
在他生前,秦国国内的政敌就有吕不韦、嫪毐、母亲赵姬、弟弟成蛟、楚系外戚,在秦国国外有六国的旧贵族、仇视秦朝的游侠、怀念旧国的民众、“聚义”的大盗、反对秦朝的士人,在他统治的时候,这些人有的被消灭,有的人流落江湖,有的人暗中积蓄力量。最终在他死后,由于胡亥的胡作非为,天下大乱,无数人开始攻击秦始皇。
不过在汉初的时间里,秦始皇并未受到主要攻击,汉高祖刘邦曾经设二十家为秦始皇守陵,汉文帝时期的贾谊写过《过秦论》,这篇政论分为三篇,我读高中时学习的是上篇,实际上还有中篇和下篇,贾谊重点攻击亡国之君秦二世,对于秦始皇的攻击并不太深,这也是汉初学者的看法,也是当时汉朝思想界的看法。
但是儒家竖起旗帜反对他,暴君,桀纣几乎是他的代名词、在汉朝前期还有所保留,在汉武帝之后几乎就是各种攻击,秦始皇成为暴君的代名词,此后为了现实政治服务,秦始皇成为政治文化符号,无数人抨击他的暴政以此劝谏当朝的君主,于是秦始皇的罪行被进一步扩大化,从此延续两千年。
在这种超长时间的政治攻击下,商人吕不韦之子的秦始皇更加符合统治阶级的看法,毕竟“高贵的血脉”是不可能出现暴君的,只有士农工商最低一等的“商人血脉”才会出现这样的人。到了现代,各种玄幻狗血层出不穷,这么好的题材,又是被大肆喧嚣,至于真相也许很多人就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