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山是李云龙原型(1978年李云龙原型王近山去世)
王占山是李云龙原型(1978年李云龙原型王近山去世)凭借着这些赫赫功勋,王近山先后升任了769团团长、385旅副政委,后来又接替陈赓担任了386旅旅长,1943年兼任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韩略村一战,王近山主动捕捉战机,对日军实施伏击,一举歼灭了日军华北方面军“战地观战团”军官120余人。在现实中,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其实就是这么一位恰如其分的传奇战将。王近山15岁从军,随徐向前南征北战,16岁任连长,20岁成为红军最年轻的军长。他本人的军旅传奇,比起《亮剑》主人公,有过之而无不及。抗日战争中,王近山在七亘村以伤亡10人的代价,歼灭日军20师团辎重队300余人,缴获的战利品整整搬运了一天一夜。
01-比李云龙更传奇的“王疯子”1969年7月的一天早晨,南京火车站,李德生、尤太忠、肖永银三位开国少将齐聚一堂,在这里躬身迎候一位阔别多年的老上级,也是他们的老朋友——王近山。
随着火车缓缓停站,三人在众多乘客中一眼认出了一个风尘仆仆、携家带口的老农,不约而同迎了上去。
原来这些年来,由于长期在农场工作,历经风吹日晒,王近山从外表上看,已经与一个地道的农民无异。当他提着几只活鸡出现在老友眼前时,众人悲喜交加,不由得为他经年的变故感到唏嘘。
提起王近山,很多人熟知的其实是一部以他为原型的电视剧《亮剑》。在这部剧中,主人公李云龙是个颇有个性的“疯将”,擅打硬仗、恶仗,不按套路出牌,在和日军的对峙中常常出奇制胜,让敌人闻风丧当。
在现实中,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其实就是这么一位恰如其分的传奇战将。
王近山15岁从军,随徐向前南征北战,16岁任连长,20岁成为红军最年轻的军长。他本人的军旅传奇,比起《亮剑》主人公,有过之而无不及。
抗日战争中,王近山在七亘村以伤亡10人的代价,歼灭日军20师团辎重队300余人,缴获的战利品整整搬运了一天一夜。
韩略村一战,王近山主动捕捉战机,对日军实施伏击,一举歼灭了日军华北方面军“战地观战团”军官120余人。
凭借着这些赫赫功勋,王近山先后升任了769团团长、385旅副政委,后来又接替陈赓担任了386旅旅长,1943年兼任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王近山的表现同样出色。襄樊战役中,时任6纵司令的他以“撇山攻城,猛虎掏心”的战术,率部不到两日攻克主城,全歼守军2万余人,还俘虏了国军的两名司令员,声名大噪。
由于在历次作战中王近山总是身先士卒,打起仗来不要命,人们就送了他一个“王疯子”的外号。
凭借着这股子“疯劲”,王近山一路从抗日战争打到了解放战争,一次次置之死地而后生,屡建奇功,哪怕后来打到手残了,腿瘸了,他还坚持领兵入朝作战……
1955年,在开国第一次授衔仪式上,王近山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那么,作为一个功勋卓著的将军,王近山后来又如何变成了一个“农民”呢?
这一切就要从那场颠覆他人生的“婚变”说起。
02-战争年代“实力宠妻”王近山和第一任妻子韩岫岩的相识,一如《亮剑》中李云龙和田雨的结合。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王近山任129师386旅772团的副团长。在第一次和日军的正面对峙中,386旅打下了“开门红”,但是立下头功的王近山却在和日军的近距离搏杀中负伤,住进了野战医院。
那时韩岫岩正好是该院护士,负责护理王近山。韩岫岩是军医院“院花”,不仅长得钟灵毓秀,而且细心体贴,王近山几乎第一眼就看上了她。而身在部队的韩岫岩,对这个豪气干云、大名鼎鼎的王团长也有耳闻,早有倾慕之心。
与王近山一同住院的陈锡联见二人郎才女貌,便做了月老为他们牵线搭桥。
一年后,23岁的王近山与17岁的韩岫岩正式结为夫妇。结婚那日,王近山牵着一匹枣红马来到医院,拉上韩岫岩就走。年轻的护士们不知所以,后来才从韩岫岩口中得知两人是去结婚了。
婚后,夫妻俩恩爱得令人羡慕。韩岫岩原名韩秀兰,因为丈夫的名字中有个“山”,她便冥思苦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韩岫岩,以示追随。而王近山也毫不掩饰自己对妻子的爱,有些漂亮仗,他甚至都是专为妻子打的。
有一次,王近山率部赶去延安,却在途中听闻后勤部队被包抄,其中就有妻子所在的医院。这还了得!王近山当即率部掉头营救,正巧和日军的“战地观摩团”狭路相逢。
由于当时通讯设备落后,请示上级已经来不及,王近山又不舍得放下这块送到嘴里的“肥肉”,便果断部署战斗,如神兵天降般将鬼子的观摩团一举歼灭,而后又解救了韩岫岩所在的后勤部队。
此后,王近山在一个战役一个战役之间辗转,南征北战,韩岫岩则以军医兼夫人的身份陪伴在侧。夫唱妇随的日子自然幸福,却也有让王近山忧心的时候。
有一次,怀孕的韩岫岩随部队转移爬山,不慎从山上滚了下去,孩子也随之流产。王近山心疼不已,随后给妻子设计了一辆骡子拉着的平板车,为她遮风挡雨。这辆车子由于周围挂着棉布帘子,像极了农村“土豪”娶亲用的大花轿。
刘伯承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了这顶扎眼的大“轿子”,刚要发作,却在听说里边坐着的是“王疯子”的媳妇后,只说了句“哦,原来是王夫人”,便笑着打马走了。
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里,王近山和韩岫岩这段“神仙眷侣”的爱情,委实难得。期间,韩岫岩还为王近山生下了8个儿女,一家人幸福圆满。只是后来谁也没想到,孩子有一天竟会成为他们走向陌路的导火索。
03-由孩子引发的婚姻危机1953年初冬,韩岫岩生下一个女儿,时值王近山从朝鲜凯旋归来。为了纪念抗美援朝的胜利,王近山为女儿取名王援援。虽然王援援已经是夫妻俩的第六个孩子,但是韩岫岩却像刚生下第一个孩子时那样兴奋。因为援援长得特别像他们不幸夭折的第一个孩子。
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女儿,王近山打心眼里喜欢,可随之也变得心事重重。沉吟良久,他略显尴尬地向妻子开口:“这个孩子,我已经答应送给老朱了。”
老朱是王近山的司机朱铁民,曾在朝鲜战场上多次冒死保护过他,王近山十分感动。在得知老朱的妻子无法生育后,一向讲究义气的他承诺要把自己回国后生的第一个孩子送给他。
可是韩岫岩无法理解丈夫,孩子是自己十月怀胎,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么能说送就送人呢?为此,她大发雷霆,抱怨丈夫擅作主张。
王近山只好咬牙沉默,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再提此事。然而,就在大家都以为他忘记此事的时候,王近山竟在女儿两岁时将她送给了朱铁民。他不仅让女儿改姓朱,还每月给朱家40元钱作为女儿的生活费。
王援援后来一直难以忘怀,当年她分明看见了刚毅的父亲催着另一个爸爸抱走她时,眼里闪过了泪花。这是一诺千金的父亲在情感与信义之间做出的艰难抉择。
也是这个抉择,让王近山和妻子之间有了嫌隙。虽说朱铁民夫妇待女儿一直宠爱备至,两家人也住得不远,但是韩岫岩始终迈不过心里那道坎儿。她开始不断和王近山争吵、赌气。随着两人心平气和的沟通越来越少,猜忌和怀疑像毒蛇般蚕食着他们之间的爱。
王近山过去一度酷爱交谊舞,妻子是他最好的舞伴。可自从两人闹了矛盾,韩岫岩便赌气不再跳舞。但是她不跳,却不甘心丈夫和别人跳,于是便找到自己的二妹韩秀荣,让她陪王近山跳交谊舞。
当时的韩秀荣刚从大学毕业,正值青春洋溢的年纪,对于这个行伍出身、气概不凡的姐夫,一直有着一种小女孩的仰慕。而王近山正因长期和妻子冷战,郁闷不已,活泼开朗的韩秀荣的出现,就像一缕阳光照进了他沉闷灰暗的生活。
因此,两人在一起时常常话题不断,谈笑风生,加上他们经常一起跳舞,久而久之,韩岫岩开始不断怀疑丈夫和妹妹背叛了自己。她对丈夫从此信任不再,还一度冷嘲热讽道:“别看他腿瘸,一跳舞就不瘸了。”
为了“管住”丈夫,韩岫岩开始无休无止地盘问他的生活,监视他的行动。为此,个性都很强硬的两人常常争执,矛盾不断,但是至此,两人都还没想过要离婚。
04-一场“婚变”造成的多方伤害直到韩岫岩后来将这件事情告到了妇联。如此一来,原本私密的夫妻矛盾成了一个路人皆知的社会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韩秀荣因为顶不住舆论的压力,选择远走边疆,在那里开始全新的生活。她十分了解王近山的脾气,因此中间还曾写信给他,希望将军能维护好婚姻关系,只是没有得到回音。
事实上,王近山十分怨恨妻子处理这件事情的手段,尤其是她对妹妹的态度,因此不免一次次和韩岫岩发生激烈争执。而要强的韩岫岩一气之下竟给组织打了报告,说明丈夫的作风问题,要求离婚。
事实上,韩岫岩要离婚是假,想通过组织的压力挽回丈夫是真,却没想到弄巧成拙。
这件事情闹到中央后,王近山的许多老战友,包括领导都找他谈话,暗示他离婚要受处分。可王近山一听说妻子把自己告到了中央,像只被激怒的雄狮,疯劲一来,反向组织打离婚报告。
这一次,不管众人如何劝他,王近山只有一句话:“我王近山明人不做暗事,离婚我铁定了,组织爱咋办就咋办!”
就这样,1964年初,王近山和韩岫岩在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情况下结束了这段26年的婚姻。王近山也为自己执意离婚付出了代价,他的职级被降,工作也从军区副司令转入了地方。
同年,王近山来到了河南周口西华县的黄泛区农场,做了一位副厂长,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达数年的农民生活。
直到丈夫被调走,韩岫岩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只是为时已晚。离婚后,心灰意冷的她带着孩子们搬到了别处生活,原本幸福的大家庭宣告破裂。
而就在王近山承受婚姻、事业的双重失落之余,一名20几岁的女子来到了他的身边。
她叫黄慎荣,是王近山昔日的勤务员。见到老首长身处窘境后,她竟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了北京的工作,千里迢迢跑到河南照料这位昔日的老首长,这让王近山感动不已。
在长久的相处中,黄慎荣用自己的体贴和柔情渐渐抚愈了这位铁血将军的情感创伤,王近山也渐渐对这个患难中毅然追随她的女子产生了爱怜。后来,两人在当地结为了夫妇,还生了两个孩子。
据王近山的女儿回忆,远在北京的韩岫岩听闻这个消息后,顿时脸色苍白,嘴里喃喃地念叨:“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因为对王近山的一段难忘情,韩岫岩后来余生未嫁,但是王近山的余生却不愿再和韩岫岩有任何交集。
在农场工作的四年一晃而过,王近山在那里负责种苹果,而妻子则在一家幼儿园工作,生活条件简陋。孩子大了后,家里的负担更重了。
王近山越发觉得愧对放弃大好前程陪自己吃苦的妻子,于是他写了一封信,检讨了自己前些年的所作所为,希望能重新回到军营。中央结合王近山曾立下的功勋,也宽容地同意了他的请求,接下来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05-至死不见前妻最后一面再说回韩岫岩。
自王近山重回部队的消息传出后,她就欣喜异常,还特意让几个孩子们陆续到南京当兵,以这种形式回到父亲身边。可见这些年来的反省和思念,早已让他对丈夫的怨恨烟消云散。然而,另一头的王近山却没能走婚变的伤害中走出。
1974年初,王近山的身体每况愈下,还被查出了胃癌。韩岫岩得到消息后,心如刀绞。出于对过去的愧疚,她太想要为王近山做点什么了。
她希望能把王近山接到北京治疗,为他请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她甚至想到要让当时已经当上外科主任,有“一把刀”称号的弟弟为王近山手术。
但是很快,韩岫岩冷静了下来。她明白王近山在南京已经有了自己的家,也有名正言顺的夫人在照料,可她还是忍不住买了大包小包的补品想到南京去看他一眼。
然而,就在她拿起电话,接通王近山的一位老警卫员,表达了自己心愿后,这位曾和王近山出生入死的警卫员还是将老首长的落魄全部归结于她。一听说韩岫岩要去南京,对方就很不客气地说:“你不能来!首长说了,他就是死也不愿再见到你,你去是不是想让他早点死?”
韩岫岩的心变得冰凉,她知道这辈子怕是都没有机会见到王近山了。
1978年5月10日,时任南京军区顾问的王近山因医治无效,在南京病逝,终年63岁。
王近山逝世后,韩岫岩痛不欲生。她十分想要参加丈夫的追悼会,却被告知首长的遗愿是不要她参加追悼会。自此,韩岫岩开始变得精神恍惚,终日以泪洗面。
后来,王近山的骨灰被安葬到了北京八宝山的革命公墓。为了能陪伴昔日的丈夫多“说说话”,韩岫岩又费尽心思,从上海调回了北京的海军总医院。
晚年的韩岫岩常常跟子女们讲起她年轻时跟王近山的点点滴滴,并对当年的固执冲动表示悔恨。尽管已经和王近山离婚多年,韩岫岩始终不愿承认这个事实,只说自己从未见过离婚证书。
除此之外,韩岫岩家中还一直挂着王近山年轻时那张穿着军装,神采奕奕的彩色大照片,并把自己的一张照片也并排挂着。子女们回忆,每逢过年,母亲都要在照片下面摆上香炉和父亲专用的一副酒杯、碗筷,然而开始絮絮叨叨地和他说着悄悄话。
有一次,韩岫岩原本还在桌上天南海北地和子女们聊着天,突然犯了糊涂,竟对众人说:“不跟你们说了,我该给你们爸爸做饭去了。”
韩岫岩的晚年就这样一直没能走出丈夫之死的打击。直到2007年6月,她自己也在病痛的折磨下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在临终前的一周,韩岫岩还不顾子女们的劝阻,挣扎着乘车到八宝山祭拜丈夫。她一手给丈夫献上了一束鲜花,一手轻轻摩挲着丈夫的墓碑,深情地说:“近山,近山,我最亲密的朋友,我马上来陪你了。”
一个星期后,韩岫岩在北京的一家医院溘然长逝,时年86岁。韩岫岩后也被安葬入北京的八宝山公墓,和丈夫的坟冢紧紧相邻。面对这个后来整整牵挂了他半生的妻子,愿王近山将军的在天之灵,也接受这份迟来的和解吧!
END.
在阅读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更多名人轶事,文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晓读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