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尿管插了24小时(撞见孩子手淫)
男孩尿管插了24小时(撞见孩子手淫)但是内心又平静不下来,所以只好在群里问了,看看宝妈们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又是怎么处理的?孩子爸又还没回家,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这位妈妈说,前些天孩子早早吃完饭就躲进了自己的卧室,说要进去做作业。当时她还纳闷,孩子什么时候这么爱学习了,不过想着孩子有这个劲头学习,是件值得高兴地事,也就没放在心上。谁知,昨天孩子忘记喝牛奶了,她送牛奶时,一开门就撞见孩子半脱着裤子在玩“小鸡鸡”,两个人同时愣住了。浩浩妈说,当时她脑袋里嗡地一下,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感到无比尴尬,然后啥也没说,转身把门关上了。
点击右上角关注“大果小果妈妈”,每天分享育儿干货内容,解决爸妈育儿烦恼,让爸妈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文 | 大果小果妈妈
撞见孩子“手淫”,母子俩同时愣住“惨了,惨了,撞见了10岁儿子在手淫,怎么办?”
一位妈妈在群里求助,该怎么跟孩子聊这个问题。
这位妈妈说,前些天孩子早早吃完饭就躲进了自己的卧室,说要进去做作业。当时她还纳闷,孩子什么时候这么爱学习了,不过想着孩子有这个劲头学习,是件值得高兴地事,也就没放在心上。
谁知,昨天孩子忘记喝牛奶了,她送牛奶时,一开门就撞见孩子半脱着裤子在玩“小鸡鸡”,两个人同时愣住了。
浩浩妈说,当时她脑袋里嗡地一下,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感到无比尴尬,然后啥也没说,转身把门关上了。
孩子爸又还没回家,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但是内心又平静不下来,所以只好在群里问了,看看宝妈们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又是怎么处理的?
群里一时间,七嘴八舌,很多妈妈都表示,自己孩子也有过类似的情况。
“我儿子5岁,在家里床上,被我看见蹭被子,问他为什么,不好意思的说:舒服。后来,我发现他这样的时候,就想办法转移注意力。”
“我家5周岁多点,有段时间也这样,每次满头大汗,讲道理,恐吓,直接揍都用过,后来没发现了。”
“我女儿6岁,上床睡觉时老喜欢摸自己的私处,也是不知道怎么说,后来就没有了。”
“我撞见过12岁的儿子看黄片,后来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就交给他爸处理了。”
浩浩妈看群里很多孩子都有这种状况,也就没那么紧张了,同时看到大家的说法,觉得当时自己没有直接出口斥责羞辱孩子,真的是万幸。
于是,打算好好想一想,到底该如何跟孩子聊这个话题。
妈妈的做好机智,值得学习第二天,吃过晚饭后,妈妈就把浩浩叫到跟前,说了这么一番话:
“你发现了男女生身体部位的不同对不对?比如说,男孩子都是站着尿尿的,女孩子都是蹲着尿尿的,妈妈知道,你可能会觉得聊这个有点不好意思,妈妈能理解。因为,你现在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性别意识。
大多数孩子都跟你一样,会玩弄自己的生殖器,也就是“小鸡鸡”,因为身体的愉悦和兴奋,让他们地手不自觉地往裤子里放,这是正常的心理想象,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所以,我们不要太过自责。
就像你爸,像你这么大或者更小的时候,也做过这种事。
妈妈想告诉你的是,过度的玩弄自己的生殖器,会损害我们自己的身体,也会妨碍你去做那些同样能让你感觉良好的其他活动,比如,打羽毛球、打篮球等等,你喜欢做的事。
妈妈也向你保证,以后进你卧室时,会先敲门,尊重你的隐私,你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跟爸爸妈妈说的,我们都很爱你,都希望能帮助到你。
如果,你不想跟妈妈说,那可以跟爸爸说。都没关系的。”
浩浩妈跟孩子聊过后,发现孩子不再神神秘秘地把卧室门反锁了,有时候还会直接打开,也没再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的性举动,非常的高兴。
于是,再次把她怎么跟孩子聊这个敏感话题的方法,分享到了群里。
群里的家长都觉得,浩浩妈做法很机智,值得学习。
家长遇到孩子摸私处、夹腿,又该怎么办?孩子夹腿、摸私处的现象并不是个例。
儿童与青少年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曾在全国20个城市22所幼儿园及早教机构做过调查。
调查共收集了2008份父母的问卷,及500份老师的问卷。
结果显示,有26.9%,也就是超过1/4的家长,是明确看到过孩子有摸私处、夹腿等行为的。
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又该怎么办呢?
虽然,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家庭环境也不同,亲子关系也不同,跟孩子聊这个话题时,可能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各种顾虑,但这些建议,却是可以共通的。
1、不要打骂羞辱恐吓孩子
如果家长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孩子的这种行为,一发现就呵斥、责骂孩子,力求第一时间制止。表面上看,效果挺好,但实际上,却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和罪恶感,容易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
2、肯定孩子的行为和感受,让孩子“不以为耻”
像浩浩妈的做法就很赞。
先表示自己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再肯定孩子的行为和感受,然后再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最后告诉孩子父母一直都会爱着他,尊重他,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说出来。
得到认可和肯定感受的孩子,反而会更容易改变这种不好的习惯。
3、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加强亲子关系
有些孩子玩弄自己的私处,想法并不像大人想得那么“不可说”,有时候就仅仅是无聊好玩,尤其是缺少陪伴的孩子,会以身体上的愉悦感来弥补心理上的空虚感。
有的孩子,可能是精神上的紧张,或害怕,遇到事情不知道求助父母,所以以这种方式来宣泄,尤其是,现在孩子在陌生环境下,比如陌生的幼儿园、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学校等等。
所以,家长要充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多给孩子一些高质量的陪伴,多跟孩子互动,增强亲子关系,缓解孩子的焦虑感。
我是两孩妈妈 - 果妈,一直从事教育行业,正面管教践行者,专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及干货文,解决爸妈育儿烦恼,让爸妈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个赞,或转发哦。你们的鼓励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更多好文:1)80后儿子为6万彩礼钱逼死妈妈:我们是怎么把孩子养成仇人的?
2)跪着的父母,教不出站着的孩子
3)路灯下的一幕让人感动泪目:孩子,你可以不优秀,但一定要有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