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各种形式的班级管理方法:如何管理 班级微信群

各种形式的班级管理方法:如何管理 班级微信群第五,遵守规则,不能“当儿戏”。第四,换位思考,不发“躁脾气”。第一,理性互动,不唱“对台戏”。第二,有效发言,不当“刷屏机”。第三,适度分享,不做“晒娃狂”。

为避免“班级微信群”中出现干扰家校沟通的情况,我们在建群前先请大家商量制定群规则

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和家长开诚布公地交流,一起分析部分“班级微信群”的“乱象”,一起商议群规则,从群成员要求、群发布内容范围、群内容发布时间、群回复注意事项、经提醒依然违反群规的处理建议等几方面,共同制定好本班的群规则。

所有申请入群的家长和老师都需要事先明确群规的全部内容,方可入群。建群以后,群里成员人人践行,互相监督。群主是第一责任人,家委会成员是主要监督者,并起到表率作用。

我们申请入群的基本规则是:

第一,理性互动,不唱“对台戏”。

第二,有效发言,不当“刷屏机”。

第三,适度分享,不做“晒娃狂”。

第四,换位思考,不发“躁脾气”。

第五,遵守规则,不能“当儿戏”。

蔡晓燕支招:基于家长的需求开发群功能

蔡晓燕,松江区仓桥学校班主任,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曾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各种形式的班级管理方法:如何管理 班级微信群(1)

“班级微信群”对老师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要重新解读、思考、设计,使之成为共建共享的家校教育核心平台

初建阶段:给微信群建章立制,所有的信息发布共享。主要发挥群的三大作用:家校社交平台、班级信息平台、家长学习平台。

发展阶段:促使家长和教师主动地进行双向交流,同时自觉维护微信群的和谐。主要采用三种模式:教师群体与家长群体间的共聊模式、教师个体与家长个体间的单聊模式、家长个体与家长个体间的私聊模式。

成熟阶段:在多维的互动中让微信群变得积极活跃,共同建设、共同享用群的功能。主要开发四个专属“时间”:“晒娃时间”“话题时间”“调查时间”“会议时间”。

冯志兰支招:架起家庭教育指导的新平台

冯志兰,闵行区莘庄镇小学班主任,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十佳班主任、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各种形式的班级管理方法:如何管理 班级微信群(2)

“班级微信群”功能窄化的问题,促使我们尝试去延展其服务功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我们先在微信群里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家长最需要哪方面的育儿知识和家庭教育指导,再根据调研结果,结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文摘进行推送,选择合适的话题展开研讨,使微信群更接地气,更贴人心。

一年级:主要推送帮助新生顺利实现“幼小过渡”的教育文章。

低年级:主要推送如何培养好习惯的教育文章。

中年级:这时孩子自尊心、自主意识加强,亲子矛盾开始出现,这就要推送亲子沟通技巧等文章,帮助父母和孩子学会沟通,密切亲子关系。

高年级:学业压力不可避免,家长应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等是主要推送的教育内容。

蒋雯琼支招:开设“订阅号”主动推送

蒋雯琼,黄浦区曹光彪小学班主任,第二期、第三期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曾荣获上海市模范教师、上海市 “十佳”班主任称号。

各种形式的班级管理方法:如何管理 班级微信群(3)

开设“班级微信订阅号”,是解决班主任被“班级微信群”绑架的一个好方法。班主任通过开设“班级微信订阅号”主动发布班级新闻和动态,既能够让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在校生活情况,缓解焦虑,也将班主任从日常沟通中的“被动应答”者,转变为密切家校联系的“主动推送”者,为家长提供更多专业指导。

姚瑜洁总结:家校携手,协同育人零距离

姚瑜洁,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研究员,中学德育高级教师。市班主任小学联盟主持人,浦东德育培训基地主持人,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义务讲学团特邀讲师,市郊区骨干班主任研修班、嘉定区青年班主任人才库、松江区和奉贤区班主任工作室导师。

各种形式的班级管理方法:如何管理 班级微信群(4)

网络为家校沟通注入了时代的血液,开启了信息时代家校沟通的高速公路,愿每一位班主任都能以“群规则”为圆心,以微信群的教育功能开发为半径,架起家庭教育指导的新平台,成为密切家校联系的“主动推送”者,让班主任和家长在互联网这个大舞台上形成合力,共绘协同育人零距离的美好愿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