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至夜乃还(宿从何来)

至夜乃还(宿从何来)由于宿国很弱小(按中国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宿国为最低等级男爵),又正巧夹在鲁(姬姓侯爵)和宋(商后裔子姓公爵)两个大诸侯国之间,只能沦为宋国的附属国,而同时与接壤的鲁国也须得小心翼翼搞好关系。春秋初年(约前2700),宿国已见诸经传。《左传》隐公元年(前722年)及七年(前716年)就两次记载宋国与他国在宿国地面上会盟之事。到了公元前684年,为加强对宿国的控制,不让它有机会投鲁或被鲁所吞并,同时也为了“迁其民而取其地”,扩充自己疆域,宋泯公决定将宿国从原地整体迁走!这么大的一件事,史籍当然不能不有所记载。《春秋》庄公十年“宋人迁宿”四个字赫然在目,但往哪迁、迁到哪,《春秋》没说,《左传》没注,同时期的史书《公羊》、《谷梁》也未言明。这就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悬念,“宋迁宿于何地?”成为后代地理志书众说纷纭、竞相讨论,却争执不休、始终未有定论的千古之谜!宿国在春秋版图中的位置一个人要

导 语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这样的发问对于一个人群十分重要,对于一座城市同样重要。在地级宿迁市成立20周年庆祝日即将到来的时刻,这样的发问尤为重要。为探寻最接近历史真相的答案,我们查阅了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走访了宿国(山东东平)、埇桥(安徽宿州)、宿预(洋河郑楼)等古城遗址,并请教了程芳银、刘云鹤、朱伯俭、孙正龙等当地文史专家,努力厘清宿迁城市发生发展、变化变迁的基本脉络,旨在唤醒当今人们对宿迁前世今生的追忆与记挂,增强为这座城市续写美好未来新华章的信念与动力。

至夜乃还(宿从何来)(1)

伏羲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 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

“宿”从何来

一个人要有名有姓,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有名却并不一定有姓。比如“北京”,不能说它姓“北”,“南京”,也不能说它姓“南”,因为“北”、“南”只代表它们城市的方位;再比如“淮安”,不能说它姓“淮”,“沭阳”也不能说它姓“沭”,因为“淮”、“沭”只代表它们城市的坐标。而宿迁不同,宿迁的“宿”本身就是远古国名国姓,普通的一个“宿”字,却折射出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血脉——

至夜乃还(宿从何来)(2)

宋国在春秋版图位置

我们华夏民族是炎黄子孙(“炎”指炎帝神农氏,“黄”指黄帝轩辕氏),炎黄又是谁的子孙呢?是伏羲子孙。伏羲乃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据上古传说,伏羲与女娲兄妹相婚,缔造了人类,而且创造了文字、姓氏、礼法、乐器、嫁娶,以及龙图腾和八卦。传说自然有神话演绎成份,但却来自真实,因为到了有史可考的春秋时期,伏羲的后裔却明明白白地繁衍下来四个分支,即《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所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因为伏羲“正姓氏”时,率先将自己定为“风”姓。史籍《潜夫论·志氏姓》载:“伏羲姓风,其后封任﹑宿因﹑须句﹑颛臾四国。”就是说:任、宿因、须句、颛臾这四姓,都来源于风姓,乃伏羲之后,伏羲为他的后代建立了四个方国,即任国、宿因国、须句国和颛臾国,后代们就分别以国名为氏,专门负责祭祀伏羲和济水以及泰山。而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到了公元前约11世纪,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之后,为了表示对前代圣君的景仰,将伏羲的这四支后裔再次分封于任、宿、须句、颛臾四国,使其成为周朝初期71国之一,其中宿国的封地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现在这里还有一个宿城镇)。

至夜乃还(宿从何来)(3)

宿国在春秋版图中的位置

由于宿国很弱小(按中国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宿国为最低等级男爵),又正巧夹在鲁(姬姓侯爵)和宋(商后裔子姓公爵)两个大诸侯国之间,只能沦为宋国的附属国,而同时与接壤的鲁国也须得小心翼翼搞好关系。春秋初年(约前2700),宿国已见诸经传。《左传》隐公元年(前722年)及七年(前716年)就两次记载宋国与他国在宿国地面上会盟之事。到了公元前684年,为加强对宿国的控制,不让它有机会投鲁或被鲁所吞并,同时也为了“迁其民而取其地”,扩充自己疆域,宋泯公决定将宿国从原地整体迁走!这么大的一件事,史籍当然不能不有所记载。《春秋》庄公十年“宋人迁宿”四个字赫然在目,但往哪迁、迁到哪,《春秋》没说,《左传》没注,同时期的史书《公羊》、《谷梁》也未言明。这就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悬念,“宋迁宿于何地?”成为后代地理志书众说纷纭、竞相讨论,却争执不休、始终未有定论的千古之谜!

至夜乃还(宿从何来)(4)

《辞源》(最新版)“宿迁”条

一为“迁往宿迁”说。撰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的《元和郡县图志》在“河南道五·泗州·宿迁县”条中载明:“宿迁县,南至州二百一十里。春秋时宋人迁宿之地,至汉为厹犹县,属临淮郡。晋立宿预县,隋开皇三年属泗州,宝应元年以犯代宗庙讳,改为宿迁县。”接着,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的《太平寰宇记》在“河南道十六·泗州”条中载明:“泗州(时隶宿迁县),临淮郡……周十二州,又为徐州之境。春秋时宋地,故曰:‘宋人迁宿。’又在宿之封内也。”在“宿迁”条进而载明:“……亦宿国所迁之地也。南附于宋,东逼于鲁,遂内迁其人而更封其君也。宿预城……本宋迁宿处也。”撰于明末清初的《读史方舆纪要》亦载:“《志》云:春秋时,宋迁宿国之人于此,因名。”以后问世的《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续修四库全书》,都持宿迁“以春秋时宿国人迁此故名”说法。民国二十年(1931年)所出《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及1994年所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也都表明宿迁是“宋人迁宿之地”。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于2009年出版的《辞源》“宿迁条”依然坚持旧说:“春秋时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

至夜乃还(宿从何来)(5)

宿州市资深文史专家谈“迁宿”迷案

二为“迁往宿州”说。上述持“迁往宿迁”说的唐《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五·宿迁州”条中又称:“宿州,……又以蕲县北属徐州,疆界阔远,有诏割苻离、蕲县及泗州之虹县置宿州,取迸宿国为名也。”《太平寰宇记》亦在“宿州”条称:“立宿州取古宿国名”。依此,明代嘉靖《宿州志》称“庄公十年,宋人迁宿移于封内,以为附庸,始国于此”,清初《读史方舆纪要》亦称:宿州“徐州地。周为宿国地,春秋时属宋,后并于楚。”《辞海》(1989年版)“宿州”条写明:“春秋时为宿国地”,《宿州史志》(1991年版)则明确认定:“唐宪宗元和四年建置宿州……州依春秋时期宋泯公迁宿入境的史实而得名

至夜乃还(宿从何来)(6)

宿迁--宿州为近邻

三为“迁往双宿”说。清代博学家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对上述“两说”加以调和,遂有“先迁宿迁、后迁宿州”的论断。就当代来看,针对南迁后宿国的落脚点有史以来无法平息的争议,鉴于宿迁和宿州地理位置邻近,两地一些本土学者都倾向于宿国当时或许迁到宿迁至宿州一带(即现在的苏皖交界地区)的推测。因为宿迁和宿州现在虽分属两省,但在古代却多次同属一郡,再早更是疆域模糊,分界不清,且又地缘相连,水脉相通,习俗相似,口音相同,宿国先民迁来后,先居一地、后移居一地,或同时分迁分居两地,都有可能,都无障碍,不存在非此即彼、就局限安顿在哪个点上的问题。也正因为两地史上都与古宿国有关,所以后来都先后用“宿”字来冠名(宿迁在先,宿州在后,一晋一唐,前后相差408年),这也未尝不可。

四为“另宿被迁”说。《春秋左传注》作者、当代古汉语专家杨伯峻认为:参与宋与鲁、宋与郑会盟的“宿国”与被宋逼迁的“宿国”,是两个不同的小国,前者在东平,后者则可能指戚邑(即隶属卫国又紧邻宋国的一个小型城邑),是它被宋人迁徙至今宿迁。理由是东平境内的宿国远宋而近齐,以春秋初年宋、齐两国实力相论,宋能如此远距离地操控一近齐小国,后更越境迫迁该国,值得怀疑。而戚邑只是一个弹丸小城,离宋国又近,迁到今宿迁地界也不远,所以,“宋人迁宿”实为“宋人迁戚”。杨伯峻的这个猜想被2012年7月发表于《中国历史地理史丛》的《宿国地望及相关问题探析》一文进一步推演。该文作者、理学博士朱继平结合晋侯苏编钟铭文所见新线索,指出周代曾存在南、北两宿并立的事实。

晋侯苏编钟出自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16枚编钟之上共刻铭文355字,年代为西周晚期,大致明确所载为周王三十三年(前846年)自宗周出发巡视东国、南国,率晋侯苏前往东国伐“夙夷”(即宿夷,是周人对东国境内以“宿”为名号的夷族之蔑称)、“淖列夷”等部族之事。其一铭文大意为:“周王向晋侯苏发布命令:率军队先从左翼倾覆获地,再向北倾覆某(字缺失)地,然后征伐宿夷。”其中的“获地”指获水流域。据《水经注》载:获水是古代一条自今商丘东北到徐州北(即先东南、后东北的流向)的河流,流经今宿迁泗洪境,在萧县南与睢水合流,后于彭城北汇入泗水,为宋人重要活动区域。照此“率军队自左翼北渡获水后伐宿夷”之令不难判断,宿夷当分布在获水之北,说明获水北岸(正是今宿迁至宿州一带)在两周时期曾有一个宿族活动的史实。这个被周人称为“宿夷”的获水流域之宿,相对于山东东平之宿,地望偏南,是谓“南宿”,而东平之宿可谓“北宿”。

朱继平认为:春秋初年以附庸身份参与宋所主导的会盟、后又为宋逼迁之“宿”,当是此“南宿”,而非“北宿”,进而所谓“迁宿”,是宋国将“南宿”另迁他地,意图在进一步掌控“南宿”的同时,更直接地控制向淮水下游的发展通道。

综上几说,结合考察论证,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几个基本史实:

至夜乃还(宿从何来)(7)

春秋时期地图

至夜乃还(宿从何来)(8)

古宿国城址

一、“宿国”确曾存在。就所谓“北宿”来讲,笔者于2016年3月赴山东东平县考察,亲临宿国故城遗址,眼见城垣轮廓尚在,明显高于周围田地,特别是遗址西北角的北城墙尤为明显,高1到2.5米,长180米,宽50米,夯土层、柱洞也明眼可察。就所谓“南宿”来讲,出土的西周所铸晋侯苏编钟十分罕见的铭文,明白无误地记载了周王“伐夙夷”的命令,而此“夙夷”即“宿夷”,已为学界公认,对认定西周时获水流域即今苏皖一带曾有宿族存在,有无可辩驳的重要价值。两宿并存,但同根同源,无论北宿、南宿,都是伏羲嫡系子孙后代。只是由于周人东扩,北宿较早采取了与周人合作的臣服态度,故得以继续在族地生存。而南宿既被周人划归东方叛夷之列,或是在对周立场上,早先宿族内部曾发生过一次严重分裂,一支誓与周人敌对的宿族最后选择远离族地,投奔周人势力覆盖不到、且也与周人分庭抗礼的淮夷地区另行建国,南北两宿由此沿着不同的轨迹各自发展。

至夜乃还(宿从何来)(9)

鲁豫苏皖交汇图

至夜乃还(宿从何来)(10)

古人迁徙图

二、“迁国”确实可行。春秋前后,我国境内有大大小小国家成百上千,数不胜数,大国迁小国之事也屡见不鲜,时有发生。究其缘由,一是出于大国助小国避难,如“齐”迁“邢”于“夷仪”,以避“戎狄”,“吴”迁“蔡”于“州来”,以避“楚”等等;二是因小国妨碍大国扩张而被取地迁民,如齐人迁纪国三邑等等。宋人迁宿,当属后者。另从可行性来看,不论是北宿南迁,还是南宿北迁,因其活动范围均在今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交汇地带,当时这一带城郭密集,人口众多,经贸发达,且有山川河流相连,而无险山恶水阻隔,便于大规模人群沿山之走向、水之流向迁徙,比起后来秦始皇为满野心,迁徙天下富豪人家十二万户到咸阳集中居住;刘邦为尽孝心,迁徙老家丰县全体原居民携鸡鸭猫狗入关,路程可近多了,难度也小多了。而且,据“宿氏正宗”后裔(即宿国宿氏)、对《宿氏族谱》颇有研究的宿春荣老先生向笔者介绍,祖辈流传的说法是:宿氏一族后来在北魏时期又陆续从苏皖一带迁往山西、江西、湖南、四川甚至云南一带,到明代才有一些宿氏望族,寻根问祖,回到山东定居,比如现在山东莱州就有一个宿家村,全村200多户,仅一户外姓,其余全部姓宿。这也是宿迁、宿州两地宿姓并不多见,而西南地区却反而较多的根由。如四川夹江一带多有宿姓,我国足球名将宿茂臻的祖籍就在那里。

至夜乃还(宿从何来)(11)

宿氏族谱

三、“城姓”确有渊源。翻开《辞海》或各种字典,你会发现一个“宿”字竟有sù、xú、xū、xiǔ、xiù五种读音,且释义也大相径庭。从甲骨文“宿”的象形看:一间房屋里,一个人站在一张竹席旁。这个情景告诉我们,人天晚回到家里,来到竹席旁,准备休息,不再走了,进而表示止于屋下,所以它的本义就是过夜、夜晚睡觉,也就是住宿、宿舍、宿营的“宿”。由这个本义,然后延伸为停留、安守、隔夜、隔年,以至于旧的、老的等等意思,比如宿仇、宿命论;再延伸为量词,用于计算夜,但不读sù了,而读xiǔ,一夜为一宿,比如两人谈话谈了大半宿;继续延伸,还和夜有关系,指夜空中某些星的集合体,读xiù,如天上有28星宿。而“宿迁”的“宿”和以上意思都搭配不起来,毕竟我们常说的“一宿(sù)而迁”、“过一宿(xiǔ)就升迁”只是作为笑谈,而非学术语言,不足为考。能搭配起来的只有宿(原音“xū”)的另外一层意思:古姓,古宿国名。而且,古人起地名也讲究个吉祥如意,攀龙附凤:宿迁地处河湖密布地带,为什么不像周边地方那样以三点水旁的字冠名?而偏偏特立独行,用这个“四周不靠”、颇为扎眼的“宿”字?因为既然这里曾是人们广为认知的古宿国所在地,宿族又来自风姓,乃华夏先祖圣王伏羲之后,为人崇仰,那为什么我还要舍贵求贱、舍雅求俗,屈身以所依山、所傍水为姓呢?!

寻根溯源,从姓开始;认清自己,从姓解读——

我是宿迁!我自豪!我的“宿”源自古代华夏族首领暨炎黄二帝的共同祖先伏羲后代之姓,我的骨子里至今流淌着中华民族亘古未变的高贵血统!

(执笔:杨学军、洪 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