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剧情最符合原著:从鹿鼎记到书剑恩仇录 武林格局的变动
鹿鼎记剧情最符合原著:从鹿鼎记到书剑恩仇录 武林格局的变动至于吴六奇和连城诀的关系,是新修版新加的剧情。梁元帝埋在荆州的宝藏在康熙年间重见天日,宝藏是被一个天宁寺的高僧发现的,他想交给吴六奇作为反清复明的资金,因怕泄露机密,天宁寺高僧将宝藏所在处用密码(剑诀)注入一本当时流传的《唐诗选辑》之中,送交吴六奇。吴六奇是他师侄,同门相传,都会唐诗剑法,知道剑法的次序。但是密码送到之时,吴六奇被归钟和归二娘所杀。这剑诀密码便流落在外,后来辗转落到了梅念笙手中,梅念笙又是事机不密,被三个徒弟背叛杀害,由此开启了连城诀的故事。陈家洛和乾隆先说鸳鸯刀,在连载版中,很明确的鸳鸯刀发生于雍正十三年,鸳鸯刀本藏于皇宫大内,据传里面有无敌于天下的秘密,在康熙去世前夕,鸳鸯刀不知被谁偷了出来,之后新登基的雍正对于这个无敌于天下的传说也颇为在意,下令十八省督抚大索,终于在十三年后被川陕总督刘于义找到了。后来的三联版和新修版虽然删去了这一段,但刘于义这个角色仍然保留,此人任
鹿鼎记的故事结束于康熙前中期,书剑恩仇录开始于乾隆十八年,期间隔了七八十年,连城诀、鸳鸯刀的故事大概也是在这中间,武林格局也发生了颇大的变化,本文就捋一捋这期间发生过的故事。
一、武林人士逐渐接受大清的统治这是武林格局出现的最大变化,康熙朝效忠于朝廷的江湖人士寥寥无几,十八省杀龟大会,除了首鼠两端的少林寺敷衍了事以外,其余的名门正派几乎都参与了。随着康熙削平内忧外患,开启了康乾盛世,到了乾隆年间,统治已经相当稳固,武林人士也逐渐接受了大清的统治,效忠清廷的武林高手成片出现,诸如武当派的张召重、嵩阳派的白振都成了朝廷的马前卒。到了飞狐外传中的天下掌门人大会,大部分的名门正派都出席了。
康熙
二、开启鸳鸯刀和书剑的雍正、开启连城诀的吴六奇雍正在金庸小说中虽然没有正式出场,却是个隐藏BOSS,可以说鸳鸯刀和书剑恩仇录的故事都是由他开启的。
先说鸳鸯刀,在连载版中,很明确的鸳鸯刀发生于雍正十三年,鸳鸯刀本藏于皇宫大内,据传里面有无敌于天下的秘密,在康熙去世前夕,鸳鸯刀不知被谁偷了出来,之后新登基的雍正对于这个无敌于天下的传说也颇为在意,下令十八省督抚大索,终于在十三年后被川陕总督刘于义找到了。后来的三联版和新修版虽然删去了这一段,但刘于义这个角色仍然保留,此人任总督是在雍正年间。之后便是萧中慧和袁冠南夺回鸳鸯刀的故事了。
雍正
至于书剑恩仇录的故事都很清楚,金庸用了乾隆是汉人的传说,雍正为了夺嫡成功,用一个女儿偷偷换了陈世倌的儿子,此人便是后来的乾隆。这个秘密被红花会总舵主于万亭知晓,他培养了陈世倌小儿子陈家洛为继承人,打算让兄弟合作,让乾隆恢复汉人的江山,整个故事挺中二的。
陈家洛和乾隆
至于吴六奇和连城诀的关系,是新修版新加的剧情。梁元帝埋在荆州的宝藏在康熙年间重见天日,宝藏是被一个天宁寺的高僧发现的,他想交给吴六奇作为反清复明的资金,因怕泄露机密,天宁寺高僧将宝藏所在处用密码(剑诀)注入一本当时流传的《唐诗选辑》之中,送交吴六奇。吴六奇是他师侄,同门相传,都会唐诗剑法,知道剑法的次序。但是密码送到之时,吴六奇被归钟和归二娘所杀。这剑诀密码便流落在外,后来辗转落到了梅念笙手中,梅念笙又是事机不密,被三个徒弟背叛杀害,由此开启了连城诀的故事。
到得大清康熙年间,忽有一位身具高强武功的高僧驻锡荆州天宁寺,无意中发现了宝藏,他将此讯息写成书信,托人送交给当时天地会广东红旗香主吴六奇,请他去发掘出来,作天地会反清复明之用。因怕泄漏机密,他将宝藏所在处用密码(剑诀)注入一本当时流传的《唐诗选辑》之中,送交吴六奇。吴六奇是他师兄的弟子,同门相传,和那高僧都会“唐诗剑法”,知道剑法的次序。不幸密码送到时,吴六奇遭难,为人所害,这剑诀密码便流落在外。送信人辗转将讯息传了出来,讯息若不与《唐诗选辑》连在一起,凑不成一块;得讯之人如不会“唐诗剑法”,虽知剑诀,但不知剑招次序,宝藏也就难以找到。梅念笙是那高僧与吴六奇的同派门人,会使“唐诗剑法”,后来又得了剑诀,事机不密,落得给三个徒弟背叛杀害的下场。
吴六奇
三、反清组织的变化鹿鼎记中江湖两个最大的反清组织,一个是神龙教,一个是天地会,神龙教反清但不复明,洪安通想建立自己的霸业,而陈近南则是矢志反清复明,但这两个教会在鹿鼎记后期,一个被施琅剿灭,一个因内讧而衰落。到了雍正年间,扛起反清大旗的是屠龙帮,武当派的陆菲青是帮中的重要成员,后来,雍正、乾隆两朝厉行镇压,到乾隆七八年时,屠龙帮终于落得瓦解冰消。
原南少林弟子于万亭在乾隆六年创立红花会,从无到有,到了书剑故事开始时,已经发展到了数万之众,甚至江南清军绿营和汉军旗都渗透个遍。红花会与天地会不同,反清不复明,只想恢复汉人江山,但后来由于陈家洛的一顿骚操作,最终落了个豹隐回疆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