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有你的地方就是家(在宝安桥见美好)
新春走基层有你的地方就是家(在宝安桥见美好)13处景观节点:交互时空A、社交中心、城市视角、聚光灯、基础、明日山水、南海潮、信息星空、未来视角、世界枢纽、灵镜、交互时空H、热力地图;除此之外,滨海廊桥还设置了13处景观节点、9大特色区段、8种植物主题、8个下沉广场和6段特色地下街道。山水廊利用下沉广场的高度变化,搭建起浑然一体的植物山林,营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宛如城市中央的湿地山水花园。绿景廊通过立体的种植池,打造特色植物花园,形成立体漂浮景观。同时,提供足够的遮阴休憩设施,打造出绿意盎然的立体社交空间。连接欢乐港湾的艺术廊,将弧形桥身融入多样地形,形成公共艺术走廊,既为艺术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分享的平台,也为艺术主题活动提供展示的舞台。
北起体育场,东联图书馆,南至滨海文化公园,滨海廊桥全长2公里、总面积12.9万平方米,分为地下、地面、地上三层,与地铁11号线、规划28号线相接,与地铁5号线、规划9号线相邻,地面跨越9个地块,空中跨越6条城市主干道。
外似一道桥,内是一座城。滨海廊桥的内部构造也尽显匠心。
在起始端,连接宝安体育馆的绿林廊,桥身采用弧形的标志性设计,桥体应用半透明的金属板网,远看如同穿行于绿海中的白色游龙。
花木廊立意为“城市的花木林地”,通过搭配凤凰木、风铃木等不同植物,形成花树广场,营造出一个永不落幕的“四季花园”。置身桥段观景塔,可俯瞰滨海文化广场景观。
山水廊利用下沉广场的高度变化,搭建起浑然一体的植物山林,营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宛如城市中央的湿地山水花园。
绿景廊通过立体的种植池,打造特色植物花园,形成立体漂浮景观。同时,提供足够的遮阴休憩设施,打造出绿意盎然的立体社交空间。
连接欢乐港湾的艺术廊,将弧形桥身融入多样地形,形成公共艺术走廊,既为艺术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分享的平台,也为艺术主题活动提供展示的舞台。
除此之外,滨海廊桥还设置了13处景观节点、9大特色区段、8种植物主题、8个下沉广场和6段特色地下街道。
13处景观节点:交互时空A、社交中心、城市视角、聚光灯、基础、明日山水、南海潮、信息星空、未来视角、世界枢纽、灵镜、交互时空H、热力地图;
9大特色区段:林廊、翠庭、青山、石洞、花镜、花海、水榭、木院、艺廊;
8种植物主题:林荫廊道、空中花园、阳光草坡、花田景观、花树广场、雨水花园、棕榈风情、花卉广场;
远眺城景,近看繁花。漫步滨海廊桥,沿途凤凰木、风铃木盛放,桥下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交织出春节假期的“序曲”。
“通过对复合公共空间的思考与在地实践,滨海廊桥构建了流畅、多元、立体的城市公共空间。”滨海廊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文化艺术体验上,滨海廊桥项目运用“当代文化 数字艺术”手段,结合生态自然立体复合空间,将文化艺术、数字科技、城市服务、生态自然融为一体,集交通、观景、运动、社交等城市功能于一身,成为深圳先行示范区开放、共享、生态的城市空间新标杆。
碧空如洗、廊桥如练。放眼宝安中心区,“湾区之声”演艺中心、“湾区之光”摩天轮以及亚太卫星总部、中意总部、易尚总部等重大项目和功能组团,在滨海廊桥的连接下正越过地理隔阂,在相互碰撞、融合中诞生出新的城市场景,成为这座“带状公园”上的闪亮节点。
伴随着前海“扩容”,宝安中心区被赋予新高度、新使命,也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宝安区委七届二次全会明了“422133”的主框架,提出以“湾区 CBD、深圳主城区”的标准,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
在“422133”中,第二个“2”为做强两大中心区"主引擎",辐射带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宝安中心区正是“主引擎”之一。
“打造滨海岸线连续步行空间,提升中心区慢行系统的通达性。”根据规划,为提升宝安中心区发展能级,宝安将充分用好前海"扩区"政策赋能,做好规划衔接,提升中心区建设标准,加快打造设施更完善、功能更强大、品质更高端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
【记者】胡百卉
【摄影】何俊
【作者】 胡百卉;何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