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评价倪匡的作品:曾以一人之力撑起七十年代香港影坛

如何评价倪匡的作品:曾以一人之力撑起七十年代香港影坛因为在此之前,香港还从未有人拿过亚洲影帝。姜大卫听后,完全不信,直接认定是假新闻。电影《报仇》在亚洲影展喜得两项大奖,一项是最佳导演奖:张彻。另一项是最佳男主角奖:姜大卫。

同一年夏天,

在《十三太保》的外景片场。

姜大卫身为主演,一身锦帽貂裘,正准备攻打长安城。

忽然传来喜报。

电影《报仇》在亚洲影展喜得两项大奖,

一项是最佳导演奖:张彻。

另一项是最佳男主角奖:姜大卫。

姜大卫听后,完全不信,直接认定是假新闻。

因为在此之前,香港还从未有人拿过亚洲影帝。

光拿影后了。

直到亲手拿到奖杯时,姜大卫才慨然道:

“这下什么仇都报了!”

如何评价倪匡的作品:曾以一人之力撑起七十年代香港影坛(1)

二十三岁的影帝,自然会引来无数迷妹的簇拥。

其中就有一位女初中生,迷关小楼(姜大卫饰)迷到不行。

十几年后,仍能默背《报仇》里关小楼的台词。

后来,这位女生还写了本以“小楼”为主角名字的小说,

名叫《霸王别姬》。

05、《刺马》

如何评价倪匡的作品:曾以一人之力撑起七十年代香港影坛(2)

论香港“武侠片鼻祖”张彻的巅峰之作,

非《刺马》莫属。

这当然也是倪匡编剧的作品。

倪匡曾说过,

所有语焉不详的历史,都是编故事的最佳题材。

这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刺马案”自然难逃倪匡魔掌。

《刺马》的剧本依旧是一个复仇的故事,讲的是兄弟情仇。

故事本已由来已久,曾多次改编成戏曲。

却并不适合拍成电影。

经倪匡之手,加入了人物的情感,性格的矛盾后,

故事才变得精彩起来了。

如何评价倪匡的作品:曾以一人之力撑起七十年代香港影坛(3)

拍《刺马》时,姜大卫和狄龙已是张彻手下最红的两位明星,

另外还有一个新秀,陈观泰。

《刺马》讲的是三兄弟间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是反派。

张彻很公平,让他们三人自己挑角色。

当时还很传统,尤其对小生而言,

谁都不愿意演不讨好的反派角色。

狄龙见陈观泰没有表示,姜大卫更是不会,

于是主动请缨,要演马新贻,

这个为了女人出卖兄弟

“凡是阻挡我去路的人,我都要一脚把他踢开”的角色。

也正是这个角色,让狄龙在亚洲影展首次展露头角,

拿下了优异演技奖。

《刺马》也成了狄龙早期的代表作。

如何评价倪匡的作品:曾以一人之力撑起七十年代香港影坛(4)

“刺马”的故事,后来被重拍了不少次,

最著名的还是李连杰主演的《投名状》。

导演陈可辛为致敬《刺马》,

恶作剧般在电影里安排了三位老奸巨猾的大人:

狄大人、姜大人和陈大人。

06、《十三太保》

如何评价倪匡的作品:曾以一人之力撑起七十年代香港影坛(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