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附近哪里有原始森林(许昌这里的7个传统村落)
许昌附近哪里有原始森林(许昌这里的7个传统村落)从鸠山镇政府西行3公里,村子依山傍水,古韵悠然。魏井村海拔600多米,是禹州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也是中国传统古村落,
8月8日,
记者前往禹州市鸠山镇魏井村采访。
出发时天空还乌云密布,
到了鸠山镇天气转晴,空气清新。
魏井村海拔600多米,
是禹州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
也是中国传统古村落,
村子依山傍水,古韵悠然。
从鸠山镇政府西行3公里,
车辆驶过蜿蜒的盘山公路,
很快到了位于半山腰魏井村的村委会大院。
“中国传统村落”是什么样子?
记者沿着山路行驶20多分钟,
来到了大牡丹坪村。
这是魏井村的7个自然村之一。
“我们这7个自然村全部是传统村落,
古民居保存得比较完整,
这个大牡丹坪村有一定的代表性。”在魏井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安向记者介绍。
放眼望去,这里群山环抱,绿树成荫。
我们走进村子游览,
耳边不时听见鸡鸣、狗吠、黄牛哞哞叫,
举目所见几乎全是石房、石洞、石围墙,
一派别致古朴的田园风光。
“
81岁的村民蔡天照曾是20世纪50年代的“老村长”。看到记者上前,就介绍起了村里的情况。“俺魏井村位于鸠山镇西北部深山中,包括刘家门、大坪、魏寨等7个自然村。相传,明代时,为躲避战乱,魏氏一族迁居到这里,建家立业,垦荒耕织,开挖水井,逐渐形成村落,所以得名魏井。”
蔡天照老人边抽烟边说,“村里的建筑不少是明末清初留下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大多是砖石结构,用青石、红石垒砌,经久耐用,冬暖夏凉。村民保持着原生态的农耕生活,劳动方式还是传统的人耕牲驮,农户几乎家家都养有驴或骡。”
闯王峡是王书记重点推介的地方,
他说,游客来到魏井村,
不但要看石头房子、老井和石磨,
而且还要看美丽的野外风光。
王建安告诉记者,
这条通向闯王峡风景区的水泥路有9公里,
历时4年才修建好,2010年正式通车。
在闯王峡风景区入口处,
是一个游客接待中心,
隶属于村集体企业
“许昌万猴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进山途中,巨石万钧,千层垒垛,
石和尚、石眼睛、石猴子……
种种象形石活灵活现,
摘星楼、樊梨花庙等人文景观点缀其中。
在峡谷间,近3000亩的杜仲林蔚为壮观,
草木丛中,还有多种果树和野山菊。
行走在景区内,记者不时看到前来观光的游客
在悠闲地游玩或拍照。
“近年来,村里依托独特的民俗、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创新旅游产品。2015年,村里成立了许昌万猴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重点打造了闯王峡风景区,使传统生产业态焕然一新。我们还借助天然资源优势,成立了中药保健茶炮制、传统粗布制作等传统文化机构,形成了一条集创作、展览、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王建安说,随着魏井村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旅游接待量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旅游带来的“红利”,旅游扶贫成效显著。
魏井村在此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多种旅游扶贫模式,如以禹州市星乐贝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公司 基地 农户”扶贫发展模式和以许昌万猴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公司 农户 农家乐”扶贫模式。
统计显示,2018年,魏井村共接待来自许昌、郑州、洛阳、平顶山、周口、登封、汝州等地游客15.6万人,销售野生“西山全虫——蝎子”400公斤,杜仲皮、药用牡丹、金银花、药用木瓜、山茱萸以及槐花、菊花、柴鸡蛋等土特产供不应求,全村实现旅游销售收入450万元,安排劳动力200余人,带领9户20名贫困群众脱贫,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统古村落,正在焕发出新的风采和活力。